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数的意义"的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应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会说"就等于"理解"了吗?小组合作、操作体验该如何设计?如何才能为教学服务而不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体现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与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抨击丑恶还是褒扬美好,似乎总是迂回曲折,初中学生很难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关键语句巧设支点问题,就可以打造高效课堂,顺利地启发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对散文诗《雪》的教学,紧紧扣住"坐"和"撒"两个字,设计两个语境中的词语辨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领悟,鲁迅先生对朔方雪战斗精神的赞颂之情和对壮丽斗争的向往之情,就会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的理解中。  相似文献   

3.
提问在教学中对刺激学生思考和学习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提问是一项重要的加强师生互动的策略。问题有助于"可理解性输入",同时学生必须根据所提问题做出相关回答,实现"可理解性输入"到"可理解性输出"的转变过程,所以课堂提问是二语习得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在对于英语专业精读课提问的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阐释各种问题形式在课堂教学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两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乙酸"为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为标本,从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和课堂小结设计对两位教师不同的设计理念进行比较,提出化学教学的两种理念:感受化学与理解化学。最后提出"教学设计的理念促进思维发展"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进步"两个角度在实践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分层教学目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琳  刘文霞 《文教资料》2009,(23):136-137
目前,有关分层教学的目标,认识上似乎存在着"长善"与"救失"二种分歧,在分层教学实践中也似乎相应地存在着"英才"和"补差"二种教学目标.对这两种观点及目标的片面理解,容易造成教师在意识和行为上不自觉地对学生分等级观念的形成,从而带来教学中新的不平等,桎梏分层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否定了学生个性和个体的独立价值.事实上,分层教学提倡或"长善"或"救失",其实质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针对的问题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着眼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理解教学视野下的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以评促教"的教学模式,以"和朋友在一起"一课为例,将理解教学理念下的逆向教学设计应用在课堂实践中,遵循问题式教学方法,围绕着基本问题,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认清自己的交友期待,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理解朋友与友谊的异同,树立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和结交益友的憧憬。  相似文献   

7.
张习禹 《考试周刊》2014,(62):72-72
"画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画数学",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题目和数学思想用画图的形式重新表达,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教会学生"画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进行理解、帮助解决。"画数学"的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该种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丰富数学教学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一、类比变式,提升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能力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许多数学概念概括性比较强,学生理解非常困难;有些知识包含了隐性内容,仅仅依靠老师的情景创设和知识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全面理解数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素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并处理好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学和思的两个问题,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涉及的概念,也是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但对于"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分歧,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与困惑,学生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或判断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提问形式,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解开这些困惑。一、主导因素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主导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形成或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1.
在惯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非常突出的难点问题:(1)关于惯性是一切物体自身所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中"物体自身"这个关键词,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在解答惯性问题时,他们经常不假思索地说:"物体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以及"惯性使物体继续向前运动"等。因此纠正学生将惯性与物体割裂开的错误想法,是中学物理教  相似文献   

12.
器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还较弱,往往仅凭感官的感受来理解音乐。因此,在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有效参与聆听成为音乐教师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目前的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因缺乏探索及挑战的体验而对聆听音乐失去兴趣。第二种倾向是,教师缺乏有效地引领,学生因听不懂而对聆听音乐失去信心。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因此,在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理解是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它既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核,也是传统教学理念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把帮助学生"理解"和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放在学习的目标层面上来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物理概念的习得、物理规律的掌握,还是物理问题的解决,"理解"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物理教师引导学生为理解而学习,学会帮助学生理解,不仅从教师师德上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情怀,也是教师师能的一种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所习得的物理知识对学生个体才不会是拒斥和异化的,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知识和方法才是活生生的,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没有理解便没有物理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讲授练习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了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教师要注重物理概念的构建。文章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三种层层递进的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认识理解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实践来认识、理解、感悟、验证知识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从"情境创设"和"品味语言"两个角度探讨了高中文言文体验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育方式中,"画数学"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学生通过画的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题目和思想形象地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题目。掌握"画数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研究此种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丰富和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数学较为抽象,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思维。为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问题引导"教学方法应运而生。"问题引导"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够有效发挥"能力导向"的作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讨"问题引导"的概念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初中数学实施"问题引导"教学方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佟梅 《文教资料》2007,(35):136-137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习惯成为现代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时至今日,很多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及其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心存疑议。本文欲探讨两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习惯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学生面对同一课文内容形成了褒贬不一的两种意见,教师借助这种"不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起评课教师的争议。本文借助这堂课的实际效应,提出"尊重学生个性理解,提升语文素养"的观点。主张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以教学的创造性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判断、思辨遇到的问题和现象。  相似文献   

20.
促进学生理解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怎样促进学生理解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题。然而这一问题在国内的研究明显滞后,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卫.珀金斯的理解性教学思想是在"零点项目"中历经十多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理解性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的系统的归理。"理解"就是能够展开各种各样关于主题特征的思维活动,学生应该被给予充分的机会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一种长期的以思考为中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强有力的讲述来支持学习,同时要留意发展性因素,设计持续的学习评估,并教会学生广泛地应用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