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诗学理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齐己谈论诗歌技法的《风骚旨格》并不能代表齐己诗学理论的成就,而代表他诗学成就的理论是在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富有创意的理论。齐已在《白莲集》诗歌中主要谈论了“诗兴”,“诗魔”,“骚雅”,“诗境”,“趣味”,“风格”“知音”等方面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唐初著名的诗文改革家,陈子昂以其鲜明的文学理论和出色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遗产。虽然,后人对其诗歌及诗歌理论研究非常详尽,对其散文的研究却寥寥可数,这与其散文创作成就极不相称。本文试图从陈文形式、内容表现及艺术风格方面探讨陈子昂散文的创作特色,以期对其散文研究作些许努力。  相似文献   

3.
郑珍是清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学者、诗人,其在经学与诗歌方面的重要成就自古受到学术界与文学界的嘉许推重。其精深的经学根基为他的诗歌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明显的学问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林纾除在翻译、古文等方面成就斐然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较深造诣。综观林纾主要的诗作及诗论,可以发现,在对古典诗歌的传承、借鉴方面,杜甫对其影响甚深。这种影响,贯穿于林纾一生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具体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共通、诗歌写作手法上的学习及诗歌理论的形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 (2 )讲授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 ,重点在于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 ,我们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再明确一下。1 重点1)王维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王维诗歌的题材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品2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表现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李白的代表作品3)杜甫的生平 杜甫的儒家思想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表现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杜甫的代表作品4 )新乐府及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 (2 )讲授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 ,重点在于唐代文学和宋代文学。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 ,我们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再明确一下。1 重点1)王维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王维诗歌的题材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品2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表现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李白的代表作品3 )杜甫的生平 杜甫的儒家思想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表现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杜甫的代表作品4)新乐府及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小说做为一种文体,其发展、兴盛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都远逊于诗歌,有关诗歌创作及规律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空前成就.而小说创作及其理论的研究却几乎处于文化发展的边缘.  相似文献   

8.
新文学运动 ,是对西方文学艺术成就吸收、借鉴 ,使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国作家通过对西方文艺的吸纳 ,完成了文学体裁、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革新。本文结合五四时代背景 ,探讨郭沫若诗歌早期创作与未来主义的关系 ,从作家创作意图、作品主旨、表现手段等方面分析郭沫若诗歌的未来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有宋一代,各种艺术形式得到全面发展,尤其在诗歌与方面取得了有别于前人的开创生成就。苏轼作为当时最伟大的人,除了在诗歌与书法上取得极高的创作成就外,还提出了许多见解独到的理论,这些理论在追求神韵之美、讲究简淡风格和提倡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契合。本将对这些理论的内在契合之处及其成因作些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苏轼不仅在诗、词、散创作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而且其诗歌理论亦自成体系,且多真知灼见。仅就其诗歌创作论来说,主要有:倡“有为而作”,重“以意为主”,贵有感而发,重“博观”、“多为”的创作准备,追求“辞达”“自然”的艺术表现。内容丰富,论述精辟。  相似文献   

11.
顾况是中唐的杰出诗人,而且精通绘画,是新画法泼墨山水的传人.其诗歌常常以画家的眼光来取境,融画理于诗歌,诗画交融,自由挥洒其非凡才情,表现其狂狷的个性,并且以取境奇特、色彩艳丽、意韵丰满之杰特诗艺,给贞元、元和文学以强烈的影响.在李贺尚未出世、韩愈尚未独具风格成名成家之时,顾况就已经创造出了如此风格相近、成就巨大的诗歌艺术,对韩、孟一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他的讽喻现实之作又是白居易等新乐府运动的先导.此外,他学习民歌未能完全消融吸收所造成的古体、乐府诗歌中粗率、放肆的不良倾向,也同样存在于元、白的同类诗歌中.顾况这一长寿而成就卓著的诗人,以他奇特的经历以及颇具个性特色的人品、诗风,在其时文坛上无异于一股清新之风,既清爽其时诗人的耳目,也湛溉了正在成长的元和文人,可以说是元和“尚怪”风气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古今诗学观的特色,一日贯通,一日超越。他多方面的学养,使其诗学研究,将诗歌创作、阐释和诗学理论绾合,将古代与现代合而论之,在历史变迁的维度中,阐扬古今诗歌的通质与异质,体现了“贯通”的精神。他早年接受进化论和人道主义,重视文学启蒙,但历经长期探索,他终于从为人生走向为人民。在文学观上,他从一般的进化论和人道启蒙,转向了文学的人民性,实现了诗学观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古典精神与现代特质,共存于卞之琳1930年-1937年的诗歌创作中.古典作为其内核,或隐或现,一以贯之;现代则在观念层面,停留纠缠.两者对立统一,并最终以古典的突围结束了这一交锋.  相似文献   

14.
杜甫长安十年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活之困苦、遭遇之艰辛,使得诗人能够深入生活,奠定了日后成为诗圣的坚实的生活基础;对诗歌艺术的刻苦锤炼,则使得诗艺日益精醇,积淀集大成的艺术素养。这一时期的生活积累、诗歌创作,既是对前期的继承,也是对后来的开启。因此关注此时杜甫诗歌创作,对于理解杜甫及其创作诗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张守富诗歌《纤夫的背影》由于拥有了思想的现代性与眼光的平民性而获得了情感的深沉性与趣味的健康性以及立场的民间性与读者的大众性,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其在诗歌艺术上现代的手法与新诗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李白诗水意象的审美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水的意象,不仅对其作了形态万端的精彩描绘,同时在对它们的审 美中注入了自我生命感受的诗情体验,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丰厚审美底蕴。水在李白的诗 歌中是具有很强的整合力的意象、与月、山等组合成复合意象群,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审 美系统。对流水意象、清水意象的分析,可探寻到李白诗水意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韩愈以其奇险的诗风成为唐代诗坛第二次新变的代表之一."奇"语和"丑"语的大量运用,一方面形成了韩诗奇崛瑰怪的诗风,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新路;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奇险,流于文字游戏,又降低了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代女性诗歌在自我书写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下陷入两难的发展境遇,并进行着艰难的突围。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虽继承了中国传统旧体诗词的韵律节奏,但却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观照现代人的人生体验。这种处于旧诗与新诗之间相互包容中的渐变,正是毛泽东诗词现代性的表现。也是毛泽东诗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诗歌抒情艺术可谓婉转多变,在章法上表现出深厚的功力。其诗往往于末联命意,并且翻转一层,宕开一笔,推出一个新的境界,透过常态,达到一般人不能达到的高度,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这种翻转之法,在李商隐那里得到了圆熟运用,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