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反复”是英语常用的修辞格,从形式上看,它有同一词语反复和同义词语反复等;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等。作为修辞格,“反复”往往用来强调感情,突出主题,因此,它可用于多种形式的作品中。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较系统地对英语“反复”的修辞意义作了考察,从而对英语“反复”的理解和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parallelism和antithesis,汉语中的“排比”和“对偶”两种修辞格都各自具有结构匀称、语句贯通的特点,极富有表现力。英语演说辞与汉语演说辞经常使用这两种修辞格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举出大量实例分析这两种辞格的特点及在英汉演说辞中的运用,并对英汉演说辞中的这两种辞格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句法修辞格是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对其掌握分析欣赏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深度。在教学中,师生对其重视不够,本文分析常用的反复、反问、排比、对偶等句法修辞格在综合英语中的具体使用,以引起师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排比结构在英语演说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排比的功能着手,探讨排比结构在英语演说中的构成形式、特点,分析排比结构在英语演说中三个方面的运用效果,即描述、论说和抒情.排比结构修辞形式极大地体现了演讲语体的魅力,是语言的形式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5.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联系因素即“篇章纽带”,修辞便是多种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本文以英汉语中的排比、反复、省略为例作了初步论析,发现英汉语中的这部分修辞格在美言美语的同时,都还起着极其重要的篇章衔接或连贯作用,其原因在于表层结构的重复性和深层语义或功能关系上的话题同一明确与意义多重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建君 《海外英语》2011,(7):272-273
在英语政治演说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试从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所作演说为例,分析antithesis辞格在其中的作用和特点。通过分析和比较,奥巴马的演说在antithesis运用上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使用频率高、语言单位多样,常与其它修辞格并用。  相似文献   

7.
丘吉尔被誉为自从古罗马时代的西塞罗以来西方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演说家,他因演说的非凡成就而荣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演说辞以严谨执著的质朴型风格而闻名世界。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注重叙述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事雕琢和粉饰,朴实无华,实事求是;语言通俗流畅,自然明朗,简练生动,内蕴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经常使用英语的排比、设问、对照和提喻等修辞格,以增强语势,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赏析:这首诗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排比修辞格的使用。诗章第一小节,作者以同一句式结构的十行诗句,组成了“阵容庞大”的排比,句式整齐,一气贯注,将一段故园情渲染得酣畅淋漓。充沛深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丘吉尔的演讲词"Blood,Toil,Tears and Sweat"进行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及语篇五方面的文体风格分析。分析表明,音韵上的爆破音、头韵、反复与修辞上排比、设问、层进、比喻等手段的运用是形成丘吉尔简短强悍的演说风格的两大基础。在此基础上,丘吉尔的政治演说充分发挥了英语语言的力量,达到了语言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彰显了他本人的个性和英伦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演说与修辞素有渊源,英语演说辞常借助“平行结构”、“反复”、“比喻”、“对比”、“层递”、“头韵”等修辞方式创造其语言艺术性、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增加表现力。演说辞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在对其各种修辞手法进行翻译时,应在汉语中寻找与之对等的修辞方式进行直译或改换修辞,利用汉语的四字格、排比、对偶等优势进行改译,做到意义、形式、文体的一致等值。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辞格相比,复辞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自先秦开始到现在,这种辞格的应用一直非常广泛。多种修辞格如转类、拈连、对偶、同异、排比、双关、顶针、回文等均可以形成复辞,显示了复辞形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修辞与演讲素有渊源,演讲者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段使得演讲有强烈说服力、表现力、感染力。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使用了比喻、平行结构、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显示出其杰出的语言驾驭能力,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邱玉冰 《培训与研究》2009,26(6):126-129
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辞借助排比、反复、对照、层进、音韵、隐喻等各种修辞手段,使观点鲜明突出,表达形象生动,语言铿锵有韵,给听众以强烈的感召力。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辞原文的修辞运用与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塞林格巧妙运用明喻、隐喻、平行结构和夸张四种修辞格,以此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并使文章取得极强的艺术效果,也充分显示出了修辞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流行歌曲中的辞格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量流行歌曲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认为歌词创作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反复、对偶、顶真、排比、借代、比喻等,并探讨了这些修辞格之所以受青睐的部分原委.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广告中,常常使用多种修辞手段:明喻、暗喻、拟人、双关、重复、排比、对比、头韵、尾韵、提喻、换喻、仿拟、对偶等。广告,需要修辞,修辞可增加广告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马丁.路德.金在其著名的政治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十分注意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使他的演讲语言生动,说理透彻,情感丰富,音韵和谐。本文分析了演讲中的词语选择,句式变换和仿拟、对比、比喻、排比及反复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修辞评价总标准“题旨情境”说的不足,在分析人们对修辞认识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标准加以整合,分离出“话语目的”,把它作为和“语境”相对的上位范畴进行考察。认为“合目的性”是修辞的根本要求,一切的修辞现象都是围绕“话语目的”展开的,“合目的性”理应成为修辞评价的总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老子》八十一章,几乎每章都涉及到修辞格,书中很多篇目,还体现了综合运用辞格的特点。《老子》的辞格运用,既给我们展示了上古修辞实践的范例,又有利于主体哲学观念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