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赋予“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如“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等。其中,“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十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然而,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选的形式虽然改变了,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回归到学生评价的本真价值上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校一般用“三好生”、“优秀生”、“XX星”来评价一个学生,法、美两国是如何评价呢?  相似文献   

3.
“彩色”评价指内容、形式、主体、方法等的多元化。在课堂实践中.运用此评价可不断调整和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理解、宽容、善待每个学生。“绿色”心理意即健康发展的不曾遭“污染”的心理。“彩色”评价的运用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其可以关注、鼓励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形成互助、竞争的风气和大胆表达,友好建议,善于学习他人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马弘 《广东教育》2003,(2):26-26
编制“档案”的目的是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和成果的有关信息,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物档案袋”主要是逐步收集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种收获。以生物科为例,比如:1.关于生物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方面的资料收集。包括生物的最新科技信息、图片和照片、剪报等;2.对生物学某个领域的探究报告或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知识,如“污染与植被的变化”“昆虫的触角的作用”“青蛙的发育”“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等;3.关于“爱护环境,保护共同家园”“鱼类的新型养殖”等的小文章、小论文;…  相似文献   

5.
宋铁 《考试周刊》2009,(32):197-198
“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教育。在现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多缺乏自信,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6.
“差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那么,“差生”从何而来呢?“差生”是机械的教育评价的牺牲品。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为核心,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差了,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其一个方面不成功,说…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失真”现象,直接导致学生“不会评价”。实际中,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嵌入式评价的功能与价值,合理运用目标嵌入式评价、规则嵌入式评价、量规嵌入式评价等策略,有利于消解学生的评价“失真”现象,引领学生走出评价误区,主动而精准地在嵌入式评价中学会评价,从而走上绿...  相似文献   

8.
陈晓慧 《考试周刊》2012,(82):183-184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更有耐心,更有恒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些做法都因为“爱”。因为“爱”,所以师生间就有了“和谐”。  相似文献   

9.
评选“三好学生”是中国学校的传统项目。人们总是教导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个好学生,最好能评个“三好”。三好学生几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的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几代人的心中。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也该给沿用了几十年的三好评选加点新意了。“三好学生”新概念的推出,是德育工作创新的成功尝试。我区推行的“三好学生”新概念的评选标准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评“三好”的目的不单是选拔出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从中受到教育:怎样做才能当个好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10.
“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小学试卷里出现的题目,答案是“水”。有一个学生作答“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被判错,问及原因,改卷老师说,标准答案就是“水”。  相似文献   

11.
我校于1996年提出“我能行”教育,从学生、教师、家长3个层面,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评价、家校协作等方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评价的作用也日益显出来。在“我能行”教育的探索中,我们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调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2001年,我校申报并独立承担了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全校师生分成“学生成长性评价的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于课题组,对师生发展性评价进行了新的探索。目前,我们推出了《光明小学学生成长手册》(以下简称《学生成长手册》)、《光明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光明小学教师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自控、他控评价表》。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要务本,即守住本分,不夸大或弱化本质属性。在“四新”背景烛照下,中国职教改革发展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依据是学生、学情和学理,基本抓手是“三教”改革,最终落点是课程、课堂和课业。高职院校无论是“双高计划”关键办学能力提升评价,还是“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评价,最核心的观测点都可以归并到从“三教”改革到“三课”重构这条主线上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05,(6):11-11
“新三好”与传统的德、智、体“老三好”不同,更强调其个体发展和社会性,要求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子女”。“新三好”标准今年在武汉市实施。  相似文献   

14.
评价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创办“阳光银行”激励评价系统,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虚拟的“阳光银行”里,以争取“七彩阳光币”为目标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在全校范围融合各学科、各部门,建立共同一致的评价标准,让评价形成合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自主、更全面、更阳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是“延缓评价”的误区。“延缓评价”的理论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中断学生的回答或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当即给以否定的现象提出的。“延缓评价”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把话讲完再作评价,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理解有误还是表述有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尽情地说,这样往往易使课堂教学失控。不敢评价,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解答,甚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纠正,这也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即使是否定性评价,只要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校内学业考试”与“高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考试,从考试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向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后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选拔人才。因此目前很多中学“校内学业考试”中的英语考试完全套用“高考”英语试题的做法是欠妥的。同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即进一步明确“校内学业考试”的目的,加强“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考试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7.
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选择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方法和观点,于是,对学生的“无错评价原则”应运而生。一、何为“无错评价原则”“无错评价原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并不是说做错了也是对的,而是一种无责怪原则。就是说,学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习作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评价往往只见“文”而不见“人”,教师眼中多的是如何找出一些缺点来给习作减分,却少有找到优点给加分的.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的评价也只是瞄上一眼,便将作文本塞进抽屉,造成了教师评价的“劳而少益”甚至“徒劳无益”.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功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10月起,我校“在科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推出了“科学家名片”这种对学生科学学习独特而崭新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微机原理”是一门涉及硬件和软件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难度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以计算机控制车辆的某一项功能作为“微机原理”的教学案例,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微机原理”的学习,激发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微机原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群组问题解决的能力。学生的评价结果证明了针对车辆控制实践的“微机原理”的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完成了车辆工程专业“微机原理”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