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琳 《军事记者》2009,(5):36-37
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以跨文化传播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对外宣传而言,外语是其最基本的工具。惟有掌握娴熟纯正的外语表达与传播能力,才能顺利达成对外宣传内容的有效传播。从当前的情况看,加强我军的对外宣传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军事外宣人员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宣传概念演变看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新闻世界》2010,(9):147-148
本文从梳理宣传概念的起源、宣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实际应用及西方人对宣传的负面认识、战后学者们对宣传的再研究和现代宣传概念的提出入手,总结现代西方人对宣传的抵制态度,提出中国的对外传播机构必须改变观念,消除对外传播中的宣传色彩,注意平衡报道原则,以彰显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3.
军事对外宣传,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军队或文化体系对世界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历来有重视对外宣传的优良传统,但面对新形势,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如消极被动、零敲碎打、生硬呆板、收效不大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很好地遵循军事对外宣传的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寻求军事对外宣传工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刘涵喆 《军事记者》2010,(12):37-38
军事对外宣传的中心问题是跨文化传播,而我军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较弱、平台较少、人才较缺,需要采取切合中国实际的军事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以消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读,跨越语言差异产生的障碍,解决语境差异带来的问题,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共同空间。  相似文献   

5.
电视军事宣传,既是我国电视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又是我军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本文在借鉴目前国内外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把我国电视军事宣传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专门史来研究,从而将我国电视军事宣传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的研究中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专门的、特定的对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考察,再现我国电视军事宣传从起步、成长壮大到繁荣的全过程,寻找出电视军事宣传发展自身的、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文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讲话,从对内、对外两个角度浅析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处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为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的舆论地位,各大电视台都格外注意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的研究,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农垦电视台正在逐步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加强在传媒系统中的参与和发声,但是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从对外宣传与传播的认识、我们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建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对外宣传与传播的内在规律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10,(11):35-37
为了使我军的跨越式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空间,我们必须立足现有条件,创造军事对外宣传效益的最大值:1、注重议程设置的针对性;2、摸透传播对象的真实心理;3、革除外宣工作中的内宣思维;4、外宣语境必须与世界接轨;5、抓住热点新闻做足外宣文章;6、反驳敌对言论必须击中要害;7、及时堵塞外宣工作中的漏洞;8、扶持对外军事宣传的权威媒体;9、努力扩大官方以外的军事外宣阵地;10、通过文化渗透影响境外受众。  相似文献   

9.
张莲 《新闻窗》2008,(4):62-63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化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一体化的境况下,中国对外传播活动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国际新闻传播,将对外宣传视为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找准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恰当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从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下,必须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对外军事宣传。不断丰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为塑造我军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在国际舆论斗争中,我们应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而不是被塑造,善于搞好传播而不是被传播。有效影响他人而不是被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依靠各种传播形式进行宣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军队媒体和国家的外宣媒体.其中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为主.包括《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军网和华夏经纬网等。国家的外宣媒体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等、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二,非官方的大众媒体.这类传播主要是指非官方的大众传播途径。如通过电视、电影、报刊。以及网络等新媒体进行我军的对外宣传;第三,非大众传播的途径,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了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刘大勇  王林 《军事记者》2009,(12):35-36
军事对外宣传工作一直是军事科学尤其是军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又好又快地发展.世界舆论对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更为关注.军事对外宣传与塑造我军形象、增强我国我军软实力紧密关联.军事对外宣传理论研究(以下简称军事外宣研究)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06年以来,我军的军事外宣研究逐步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姜玮 《军事记者》2008,(11):12-13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的今天,国际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一国认识和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判断依据。而对外军事宣传,则是在国际社会塑造军队良好形象、增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4.
着力塑造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我军的软实力。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以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和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为主要特征的我军战斗精神.是我军良好形象塑造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向国际社会和国外民众大力传播我军战斗精神应该成为我军军事外宣的重要内容。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我军战斗精神的对外传播要做到科学有效。就必须根据跨文化传播的思路.创新传播理念,选准传播的内容和角度。改进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翟桓 《新闻爱好者》2018,(11):25-28
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要求,构建以中国为主题的内容体系,发挥领导人的龙头引领作用,整合对外宣传力量,设置对外话题,搭建对外宣传平台,创新对外表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雷 《今传媒》2015,(2):137-138
驻港部队身处"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最前沿,担负着宣示主权、维稳治乱、抢险救灾、防卫作战等神圣职责,世人尤为关注驻港部队的报道,尤其是驻港部队的敏感军事题材报道。因此,驻港部队敏感军事题材报道对外传播就成了我军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性课题。本文从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议题三个层面对驻港部队敏感军事题材报道对外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准确把握其实质,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为驻港部队良好国际形象对外传播提供客观和全面考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超级大国对我政治军事战略的调整,西方社会的化渗透无孔不入,信息霸权和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日益加剧。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也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权、选择权和互动性,过去单向的、被动的和无选择的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逐渐孤立于大众化的符号环境和全球传播体系之外,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国际非主流或专业化、个性化的传播媒体获得信息。在这种舆论环境和西方传媒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我们如果仍然依赖现有的组织建构和工作机制以及传统的灌输式宣传,传播枯燥单一的内容和符号,将最终在全球传播体系的汪洋大海中失利。因此,我们要正视差距,趋利避害,主动出击,积极改进。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我们将会丧失对外军事宣传的战略机遇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孙健 《军事记者》2008,(6):14-15
实现广播军事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既要把握军事宣传的一般规律,又要认真研究广播军事宣传的特殊规律,做到运用经验和改革创新相结合,尤其是创新和改进传播的手段和形式。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结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勒出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功能结构,是我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次从受众信息消费视角阐释了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所包涵的信息生产力、信息传输力、信息营销力、信息调控力和人力资源5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突出了受众的主体位置,对传播系统要素的传统秩序进行再调整,构建能应对现状、烙有中国印记的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理论新模式。同时,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探索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积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肖潇  王夏妮 《新闻世界》2012,(8):288-289
面对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在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梳理,以期对做好当下对外传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