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本学校教育十分重视两种职能:一是以教材为媒介,使学生掌握将来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能力和态度,即学习指导;二是培养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素质和所处环境条件,谋求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态度,即生活指导。生活指导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教学、道德教育及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发展起自己的解决未来人生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引发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师的角色大致有以下几种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学习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生活指导,教会学生与人相处,有责任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生涯指导,帮助学生作出发展规划,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思维的培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作为“指导者”和“培育者”的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教育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即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3.
何艳菊 《南昌教育》2006,(12):16-1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我国21世纪学生提出了6个方面的“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一是信息获取能力;二是信息分析能力;三是信息加工能力;四是信息创新能力;五是信息利用能力;六是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而养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对于成长在新世纪的孩子,社会的急速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全面的素质。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以外,我们还应该充分挖掘一切教育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间,课余生活指导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面。为了使课余生活更好地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我们于2001年5月,就当前城市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社会大众传媒、电脑信息网络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子女课余生活的态度,对广东地区三地(广州市、深圳市、中山市)五校(广州市中星小学、小北路小学、华南师大附小;深圳市深圳小学及中山市杨仙逸小学)二、四、五年级…  相似文献   

5.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应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学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使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相结合。二是学做。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四是学会发展,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 …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的理论,是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发展起来的。情感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智力教育而言的,它是智力教育的平行面,是对智力教育的补充与发展。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感受、信念及情绪等,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情感教育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对学生提供及时的支持与指导;二是把情感和认知相互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高校要培养符合2l世纪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二是加强个性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进步;三是加强能力训练,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开拓发展空间;四是注重健康教育,培养健康习惯,重视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从智力方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育,一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二是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非智力方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育,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二是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是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上所述,虽然是对整个小学数学教育而言的,但由于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小学数学习题又是解决问题的载体,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完全可以通过解答小学数学习题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董琼 《学语文》2006,(5):16-16
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1)认为学生是素质的承担者与体现者,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要求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2)提高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得遗漏一个学生,也不允许对各种素质采取重此轻彼的态度,各层次素质无优劣、好坏之分,都必须加以培养和提高;(3)要求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强调:“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无外乎两种:一是现实生活,通过自我的感受,体悟自身存在的世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虚拟生活,即书籍,通过与智者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变革中的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关键核心技能的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提出了核心技能、关键技能的概念及其内涵,并把其作为社会智能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攻内容与方向。例如:英国新职业主义提出了核心技能理论,即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其特征是:共同的知识与理解(工业社会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价值观(鼓励对工作负责和积极的态度);可迁移的学习内容(使青年在工作中有弹性);共同的经验学习(包括理论教育和工作环境中真实的和模拟的经验学习)。英国人力资源服务委…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都有健康教育的任务.它们旨在改善学生的卫生态度、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维护和增进自我健康与社会、民族健康的能力.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健康教学和健康指导两个主要途径.健康教育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按卫生学原理维护和增进身体的健康,还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情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     
《西宁教研》2000,(3):18-18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是: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三、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成分包括:(1)态度(attirude)。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2)能力(capacity)。学习者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3)环境(environment)。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测测你的观察能力刘坚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是学校教育应为培养和发展人的观察能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下面提供一组观察力的测试题,目的在于:(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观察力的发展水平;(2)使学生认识到观察能力不仅...  相似文献   

16.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会对各种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分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地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发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实践的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到学校各个层面后,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相应的角色转换。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指导者教师成为指导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导者。指导内容包括:注重学习指导,以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注重生活指导,教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负责,学会做人,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注重生涯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一生如何发展作出规划,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教…  相似文献   

18.
学习卡片     
学习卡片教师的权利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友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  相似文献   

19.
为正义高歌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小学教育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小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一、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正确评价自我。中小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片面性,即不能全面地以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他们有时夸大自己的成绩,过于自信地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有时又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缺乏上进的动力。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导学生:(1)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