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发展对城市低碳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解决城市道路发展缓慢、车辆增长速度过快这一矛盾最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城市和智能交通概念及内涵,而后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在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低碳发展的智能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低碳化交通是实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战略的关键领域之一。运用低碳经济-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分析框架,以苏州市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苏州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实施低碳交通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苏州市和相关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的存问题,提出其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战略模式,论证其可持续、集约型、低碳化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方法与技术,分析并提出大力推进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技术进步,改善交通环境、提高车辆能源使用效率,着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低碳出行条件、发展低碳出行模式的相关政策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管理》2013,(4):8-20
<正>(接上期)5交通运输与城市组织交通排放受到城市结构的影响很大——城市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都影响交通部门的排放。节能减排在交通部门需要协同土地利用政策和优先的低碳基础设施投资。其他的交通战略,如:交通工具技术、燃料标准、激励措施、出行习惯等,都是由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选择来决定的。优先发展低碳交通模式对于上述提到的所有措施来说,图1072强调了交通模式的低碳发展优先性,该图的结论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而低碳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驱动.文章阐述了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分别就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了典型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国情与现状,总结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交通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与人们生活品质、国家经济等都有重要的关系,交通产业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理念,制定交通产业发展规划。本文主要通过对低碳经济下交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在低碳经济环境大背景下,交通产业发展策略,仅供交流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加强,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低碳农业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背景为依托,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对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低碳技术则是关键。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在不改变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依靠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发展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资源利用技术,已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中国香港发明协会副会长林光自主研发出30余项节能炉具专利项目,不但为国家低碳经济提供了新的支撑,也为社会低碳生活添加了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很多问题,正确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伟庆 《科教文汇》2010,(25):202-203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气候压力。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增长,我国需要有正确的对策措施。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从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低碳财税政策、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方面入手,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低碳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分析已有的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剖析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影响住宅产业绩效的传导机制,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政策强度对技术创新及产业绩效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的低碳住宅调控机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培志 《未来与发展》2011,34(8):2-4,13
低碳生活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应有之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低碳社会之际的一次全新生态反思。在倡导、践行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的进程中,处理好低碳生活与城市生活质量的关系能够为人们的低碳实践提供理论思维和实际指导,而作为城市文化的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也将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变量。  相似文献   

13.
低碳产品设计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被理解为一种环保意识和生活态度。低碳设计,就是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从而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产品是指用料倾向自然、节省能源、不含有害物质、易回收再利用,这种产品有较长的使用周期,以此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效果。设计师应主张"低碳设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引导人们走更正确、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资源与气候环境的变化使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甘肃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构建包含低碳指标的工业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Weaver-Thomas模型,对甘肃省工业产业在低碳约束下的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依此对其工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成渝经济区的责任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 《软科学》2010,24(3):52-55
通过对GDP和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分析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并预测了2009~2020年成渝经济区的GDP、能耗、CO2排放、森林固碳量等,得出走低碳经济是成渝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未来,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实现资源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探索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提出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发展评价,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模式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纺织服装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概述了转型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阐述了中国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不仅是趋势使然,而且是必然的;最后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在宏观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企业间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放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中的锁定效应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深圳市15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部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进程缓慢,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创新困境直接或间接地与现有技术的制约相关。可见,锁定效应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广泛存在。文章在深入分析锁定效应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研结果,剖析锁定效应的各构成要素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并试图寻找打破技术锁定和加快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进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周常春  袁茜  车震宇 《未来与发展》2011,34(8):39-42,51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旅游新理念,是旅游业持续发展追崇的方向。本文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