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促进自主创新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以及两者间的法律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得出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解决以上法律价值冲突的产物的结论.同时对我国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情况进行梳理,对<关于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若干意见>的特点、预期运行效果与障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普查数据和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现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统计与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广东省自主创新,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卓才  周劲峰 《学会》2008,(11):37-40
该文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内涵出发,以广东省烟草学会为例,分析了目前学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形势提出了广东省烟草学会的重新定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前期和准备阶段。同时,就学会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广东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转型期广东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的现状与成效,归纳广东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四种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讨广东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宁  罗珊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4-6,12
本文介绍了科技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并就广东省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搞好科技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新一轮IC产业国际转移的特征,认为新一轮IC产业转移将给广东省IC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新的机遇,提出广东IC产业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对产品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采购对产品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对政府采购促进产品自主创新的3个企业内部要素和3个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它们对自主创新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并分析出政府采购对产品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然后,用美国的案例详细分析了激励机制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对以促进产品自主创新为目标的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进展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历程,提出了自主创新意志、自主创新资源与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三要素模型,并通过对我国3家汽车企业典型产品自主创新的模式分析,提出了我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政策执行的效果。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政府采购单位对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意识依然非常淡薄,企业对扶持政策的知晓度依然很低,鉴于此应健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监管机制,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扩大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在自主创新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和开发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结合调查数据和理论研究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关联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建议要明确自主创新产品的认证评价标准,制订实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专项资金,建立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快速更新机制,制定国防采购政策细则扶持自主创新,加大补贴型采购的比例,加大对不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惩罚力度,增加对非职务发明自主创新产品技术的政府采购支持,应将本土民族企业作为政策支持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为学者影响力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阐述Ypc_EM类指数和EMM类指数的原理,利用现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及公式进行整合,构造出新的Ypc_EMM指数和Ypc_EMM′指数,并以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SCI引用TOP70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对Ypc_EMM指数和Ypc_EMM′指数的区分性、稳定性和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Ypc_EMM指数和Ypc_EMM′指数的区分能力强于Ypc_EM指数和Ypc_EM′指数,且名次变化明显;Ypc_EM指数、Ypc_EM′指数、Ypc_EMM指数、Ypc_EMM′指数四者与h指数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改进后的Ypc_EMM指数和Ypc_EMM′指数对学者影响力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只是对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强度的衡量,具有较大的失真度。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应是知识产权立法强度指标与执法强度指标的综合。选取司法保护水平、行政保护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众意识以及国际监督等指标以度量知识产权执法强度,综合立法强度指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新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计算我国纵向的时间序列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及横向的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对其可信度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从作者维度和读者维度阐述了作者机构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重要性,提出应将作者机构指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期刊评价体系之中。作者机构指标是一个复合指标,由作者机构数、机构选出率、海外机构比、机构扩散指标和选出机构扩散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指数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的指数基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指数基金的投资风险状况。首先,简要阐述指数基金的风险评估理论。然后,对样本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方差进行分解,分析其风险水平和结构。结果发现:我国的指数基金能够较紧密地跟踪其基准指数;指数基金的风险来源和结构,符合指数化投资的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目录学索引与传统引文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了“链接索引”与“博客链接索引”的概念,并进行博客链接索引的设计。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博客链接索引所具有的内涵、结构及功能,结合博客计量学和链接分析,阐述了博客链接索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指出了博客链接索引实现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ran’s I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昌盛  韦仕川  栾乔林  胡月明 《资源科学》2014,36(10):2066-2074
本文引入Moran's I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广东省广宁县为例,以表征耕地质量的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等别指数为空间变量,以耕地图斑为单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Moran's I值的空间差异特征,以及在县级和乡镇级尺度上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应用。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耕地质量指数在同一空间尺度上,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自然等指数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聚集程度较高,等别指数次之,利用等指数较弱,空间格局上相对较为分散;②不同的空间尺度,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县级尺度空间自相关水平普遍高于镇级平均空间自相关水平;而且从镇级数据来看,大部分乡镇的Moran's I值均低于县级整体水平;③基于Moran's I值的耕地质量类别划分,通过引入空间权重刻画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将其空间关联性作为“第四维”纳入到分区评价因素中,可为耕地保护分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上的索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中青 《情报科学》2000,18(1):68-70
本文从索引的对象、索引的分类、索引的构成、索引的原理和标引词的抽取方法等五个方面对Internet上的索引进行了探讨;另外介绍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信息的索引方法。文章最后又对中文搜索引擎的信息索引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迟国泰  李战江 《科研管理》2014,35(12):137-1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各种评价问题研究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内容,如果最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损失过大,则无论建立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没有意义。通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与信息熵方法相结合,本文建立了最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使用主成分方法与信息熵方法度量指标体系的信息含量,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测算模型,改变了现有研究中只考虑评价指标如何筛选而忽视筛选出的评价指标相对于海选指标的信息贡献,解决了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海选指标体系的信息贡献的测算问题。二是实例计算表明从海选指标中筛选出的评价指标保留了94.4%的海选指标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刘颖 《现代情报》2012,32(8):101-105
通过CSSCI数据库2005-2011年的引文数据,对15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g指数与期刊发文数量、被引用论文数量、h指数逐一比较,分析各评价指标的特点及其评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剔除期刊发文数量影响的新期刊评价指标——相对g指数,对相对g指数和g指数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对g指数在期刊评价中更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赵培标 《预测》1999,18(6):70-72
本文将原有静态L氏(P氏)物价指数模型,推广为动态L氏(P氏)物价指数模型。给出了一种理想物价指数模型,并获得了预期物价指数与真实物价指数之间呈反向等度变化的理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