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时代已经全面开启。作为运营商的一种基础电信服务,5G消息是短信业务的升级,也是5G业务及5G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首先介绍5G消息的起源,探究5G消息目前的产业现状,随后系统性剖析了5G消息领域的专利布局态势,重点对5G消息全局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专利分析,包括全球申请趋势、技术原创国分布和趋势、申请人布局特点,以及P2P和A2P技术分支的专利布局状况,最后对如何加强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5G的行业应用场景,通信运营商在5G时代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台"和运营商的"智慧中台"做了比照分析,从系统层面和营销层面,总结了运营商在5G时代开展智慧运营应当具备的大数据能力,以及如何开展智慧运营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国内外5G研发机构发布的白皮书和科技文献提取出关键词,利用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进行相关专利检索,分别对全球和中国5G专利的年度申请趋势、申请人、技术领域(IPC)和专利权人竞争力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研发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和专利布局等重要信息,从而为中国5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5G技术下图书馆建设的研究背景,分析了5G技术的优势,同时结合当前图书馆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图书馆建设在5G技术下存在的发展机遇,进而对5G时代下的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5G时代,信息产业迅猛扩展、各种通信传媒技术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5G+图书馆”技术的不断融合将给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创新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文章提出5G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升级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并列举了5G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5G技术的发展,提出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两个新合成动能——"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探究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研究发现:5G技术可以通过革新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制造业升级,同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自主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进而显著推动制造业升级;"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大新动能能够显著推动与5G高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而对中、低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启示包括:国家层面应进一步从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和保障以及专利保护等方面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引入并充分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消费升级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2019年6月工信部已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随着5G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验证及组网试验等工作的进行,2020年中国有望进入5G规模建设周期,对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全面拉动。5G技术也将影响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5G技术下的全新智慧应用场景,为5G时代的图书馆变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逻辑视角。图书馆的规划建设有必要面向未来5G愿景,分析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部署应对策略并提前做好引入策略及相关技术跟踪研究,为5G引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随着5G的正式商用,5G技术将会推动新一轮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可以预见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智慧化的新阶段,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也迎来了绝佳的机遇。文章介绍了5G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发展现状,讨论了5G在VR/AR智慧图书馆、智慧阅读、信息精确推送、AI智慧图书馆等方面的应用,强调5G技术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基础上,5G无线通信技术以其速率快、带宽大、时延低、容量大的特点带来了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车联网、无人机、工业互联网和海量的物联网通信,使得通信领域得到全面优化和升级。尽管5G无线通信技术拥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但也面临着个人隐私泄露及数据丢失等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5G时代下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面临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5G网络安全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对5G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时代的发展,5G技术显现的特性也逐步应用于图书馆智慧服务中,推动着新时期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文章运用5W1H分析法,就5G技术推动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有利因素展开分析,从智慧图书馆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服务主体、服务空间、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阐述,将智慧馆员与智慧服务有机结合,提出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树满  原长弘 《科研管理》2022,43(4):103-110
   本文以特变电工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持续的自主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通过持续重组和并购整合行业关键技术和创新资源、汇聚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并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持续引进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以及持续创新等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粤桂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尚显滞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组织机制不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未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粤桂琼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深化科技合作对策措施包括:三地政府建构协调机制、强化制度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行业联盟;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利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和态势分析模型(SWOT),分析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从聚焦重点发展领域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重大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坚持集群式错位化发展打造科技服务业生态圈及突破模式和机制创新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四方面,提出促进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联盟作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联盟组建类型和地域分布进行分析,探索作为联盟构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并对其进一步促进广东区域创新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分析视角,建立2000-2020年全国卫星应用专利数据池,围绕专利态势、技术领域、创新主体三大维度,对比分析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等地卫星应用产业专利情况,以判断广东省在卫星应用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技术布局热点及薄弱环节、创新主体构成及协同创新情况,为产业政策、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卫星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在电通信技术、基本电气元件等领域具有优势,创新主体支柱是企业,但整体创新协作较弱,建议强链补链推动集群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集聚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2001—2016年广东新增认定的省级专业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征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从发展轨迹上分析广东专业镇产业演变和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专业镇发展有着4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农业专业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3)珠三角地区占据工业专业镇半壁江山,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4)第三产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且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明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互动发展的加速器。新时代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统筹优化产业环境、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等要素,进行聚集与融合创新,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与规模效益。文章从科技创新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新时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外延、产业政策着力点、创新主体发展趋势、创新体系建设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光通信产业的专利信息分析,归纳出我国光通信产业现阶段的创新主体特征。针对光通信创新现状,提出构建产业创新网络,并且在此创新网络上实现开放式创新以提高创新产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孵化器的政策支持,在吸收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剖析广东省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