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933-936
目的探索和分析湖南省幼儿体质的综合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增强幼儿体质,加强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湖南省13地市的城乡幼儿园,对9 822名3~6岁幼儿进行体质指标监测及幼儿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3~6岁幼儿体质达标率为87.5%。单因素分析发现,城乡、出生身高、出生体重、是否参加体育类特长班、是否参加歌舞类特长班、是否参加绘画书法类特长班、动态活动时间、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对幼儿体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幼儿是否参加歌舞特长班、幼儿出生身长、动态活动时间、是否参加体育特长班四个因子对幼儿体质水平的影响相对大。结论幼儿应适当多参加动态活动,还有歌舞、体育等特长班活动,通过身体活动锻炼以达到提高幼儿身体体质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出生身高等遗传因素也是决定幼儿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出生体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儿童的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情况等内容.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低出生体重组肥胖儿的发生率为7.62%,正常体重组为6.83%,而高出生体重组则高达11.65%.早产低体重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9.80%,明显高于足月儿童5.56%.高出生体重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3.
陈勇 《中国钓鱼》2005,(5):61-61
本人将2004年钓鱼情况以日志(表格)的形式记录在册,内容包括出钓日期、钓点、钓具、鱼获重量、尾数、鱼种、饵料(以密码记之)、支出八大项:现将本人一年来的钓鱼情况向大家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少儿生长发育和体质水平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沿海地区少儿6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定量分析城乡、父母的生育年龄、出生四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以下简称喂养方式)及出生时身长、体重对幼儿体质各单项指标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幼儿武术文化的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遵循幼儿特征、武术特征,本人在幼儿园选取试验班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对文化内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胎龄、喂养方式因素与幼儿体质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3~6岁幼儿(10989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幼儿出生时胎龄、出生后4个月内喂养方式情况,结合幼儿体质测试结果,分析胎龄、喂养方式与幼儿体质水平的关系,以期为指导科学育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胎龄、不同喂养方式的幼儿中,部分身体形态、素质指标测试值存在差异;未发现胎龄、喂养方式因素对幼儿安静时心率指标存在影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出生时胎龄因素与出生时身高、出生时体重、网球掷远、走平衡木方式指标高度相关(P〈0.01);幼儿出生后4个月内喂养方式因素与走平衡木方式、10m折返跑、两脚连续跳时间测试结果以及本次体质状况总体评价结果存在高度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余卿 《新体育》2022,(8):102-103
粗大动作练习作为身体运动基本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先进行练习的一项基本身体运动,它直接影响今后身体活动能力,与幼儿健康状况紧密联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的评分标准对我国5~6岁幼儿粗大动作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究5~6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及特征,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有利于充分挖掘幼儿运动潜力,为今后动作发展和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度,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重与轻两组幼儿。出生体重重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处于领先,出生体重轻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低于其他幼儿;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身高、坐高、克托莱指数、胸围,增长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辽宁省幼儿体育教师岗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我国设置幼儿体育教师岗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幼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参考依据。调查主要结论:(1)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幼儿体育教师成为社会需求新的增长点;(2)幼儿体育教育"早期化"、"专职化"现象将引发幼儿体育教师培养方式的改革;(3)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将联手学前教育搭建幼儿体育教师的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计法等对大连市50家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幼儿基本体操在大连市开展的现状并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本体操内容丰富便于开展,同时为幼儿时期身体素质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靳浩 《体育世界》2012,(5):65-67
正本文通过对我省体育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体育教育专家、学者、体育部(系)主任和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进行咨询和访谈及利用本人设计的(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资源利用现状情况调查问卷》和《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认识情况调查问卷》对23名体育系(部)主任、109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创编一套6男6女12人团体幼儿基本体操成套动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创编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知识,还应有一定人音乐、舞蹈、美术等知识。1创编的意义在评定一套团体幼儿基本体操的成套动作时,规则规定包括两大方面,即编排情况和完成情况,最高分为2...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省幼儿体质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浩  李森 《体育与科学》2008,29(1):73-75
本文利用2005年江苏省幼儿体质监测的体质测试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运用二项逻辑回 归分析法在江苏省幼儿体质总体状况和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主要询问指标间建立统计学联系,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幼儿体质的影响作用.研究对象:参加2005年江苏幼儿体质监测的3-6岁幼儿8628名,其中男孩4318人,女孩4310人.研究方法与研究层次: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法.第一步,分别对各自变量因素下的分类等级的迭标状况进行X2检验,检验其显著性效果.第二步,选用X2检验p值小于0.05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运用向后逐步剔除方法建立逻辑回归模型.结论:较为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背景、幼儿家庭的城乡身份差异仍然是决定幼儿体质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婴儿期的体格基础、幼儿的自主锻炼和娱乐因素也相当重要,相对来说,父母亲的体育态度虽然对幼儿的体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年龄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系统了解掌握上海城郊区幼儿营养与健康体质状况、变化趋势,为制订相关的公共健康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研究发现上海市幼儿的出生体重和身长平均分别为3365g和50.2cm。性别差异显著(P〈0.01),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比例以及早产率分别为1.9%、6.0%及10.4%;其中幼儿4个月内采用基本钝母乳喂养的占55.8%,郊区显著高于城区(P〈0.001),不同喂养方式对幼儿身体形态发育有一定影响。上海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良好,有较好的新生儿保健水平,但新生儿出生后喂养方式仍存在较多的不合理问题,母乳喂养率有降低的趋势,与需要实现的目标有进一步扩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幼儿体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幼儿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幼儿体育的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野外生存"活动课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宁夏大学2002年国庆期间,选修“野外生存”活动课的全体同学进行了14项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选课动机、消费情况、课的难度、遇到的困难及对该课的要求和建议等,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分析所获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体育心理学及新时期的体育价值观等基本理论,阐述了“野外生存”活动作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及其开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武术基础训练三个时期内容结构组成,为构建科学化的武术基础训练内容结构模式提供重要数据参考。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特尔菲法,以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两方面调查为切入点,针对110项研究指标,提出武术基础训练三个年龄段(启蒙期、基础期及初级期)内容结构组成和重要程度比较。  相似文献   

18.
赵芳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60-36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幼儿体育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幼儿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幼儿园的师资学历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调,幼儿教师参与体育教育的培训不多;另外,专门从事幼儿体育教育的培训机构不多,场地设施不足,活动内容单一,幼儿课外活动多以娱乐性和民俗性项目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幼儿体质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关系。方法:募集学龄前儿童4621名(36~83月龄)。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进行体质测试与综合评级(合格、不合格);问卷调查幼儿出生信息、育儿方式、静坐与身体活动、膳食营养、睡眠、父母情况6个一级指标下分的59个二级指标变量信息;采用IBM SPSS modeler创建CHAID决策树模型。结果:幼儿体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周末身体活动(PA)、周末静坐行为(SB)、性别、周末中-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上学日PA、钙、上学日SB。决策树模型显示,根节点变量周末PA“>3 h/天”(95.35%)的幼儿体质合格率与“1~3 h/天”(91.43%)、“≤0.5 h/天”(85.43%)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周末PA“>3 h/天”的第2、3层叶节点变量分别为周末SB、上学日PA,“1~3 h/天”“≤0.5 h/天”的第2层叶节点变量均为性别。其中,“1~3 h/天”的3~5层叶节点变量包括周末与上学日MVPA、上学日SB、钙等。结论:周末PA是影响幼儿体质的最关键因素。幼儿周末PA应超过3 h/天的国际推荐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减少周末SB时间、增加上学日PA时间。身体活动与静坐行为、性别、钙摄入等对不同层次类型幼儿的体质促进具有决策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考,体育考试内容为3项,即总成绩100分=体育课成绩(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成绩)60分+体质健康测试20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20分。体质健康测试主要有3类内容:第一类为身体形态测试,即身高、标准体重;第二类为身体机能测试,即台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