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4~7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35~3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估测能力。【教学准备】台秤、1千克重的物品(水、木块、铁、毛线、苹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93~9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纸片(没有圆心)、多媒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106页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认识圆环,初步了解圆环的特征,探索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猜想、推算、验证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2.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充分感知和认识周长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交往、合作与探究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使学生通过围、量、拼、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相似文献   

11.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13.
【活动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世博的活动,了解世博会的历史和我国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为学生实际参观世博会提供帮助,并在这一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颜婷婷 《儿童音乐》2013,(10):74-81
<正>【教学年级】花城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授课类型】欣赏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歌剧的艺术魅力,并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和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2、初步认识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国际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第49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单位厘米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1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有序地开展调查活动,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获得统计结果。2.使学生在读表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普及率的含义,领悟普及率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8页例1。【学情分析】一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从物体的一个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从不同的方位辨认物体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