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买建军 《武当》2023,(1):29-30
<正>(接上期)第四节白蛇吐芯虚步亮掌:身体左转90°,左脚向前迈出脚尖点地成虚步,左臂稍弯,两掌成蛇形掌向上亮掌,左掌在上,高于头部,右掌在左肘下,两掌掌心朝下,掌指朝前,目视前方。(图31)虚步亮掌:保持原动作不变。(同图31)弓步插掌: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右掌、左掌依次向前插掌,掌指朝前,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2-图33)  相似文献   

2.
简化太极拳     
【学习内容】简化太极拳第二组动作(4~6动)。太极拳的步法要领和虚步规格。【动作提要】四、搂膝拗步——连续上步,左右搂膝弓步推掌。五、手挥琵琶——后脚跟步,虚步错手合抱。六、倒卷肱——连续退步,左右虚步推掌。【动作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动作名称第一段预备式:并步对拳 1、轮臂马步拉打 2、左弓步双冲拳 3、弓步压肘弹踢 4、腾空撩踢 5、腾空飞脚 6、右弓步冲拳 7、马步拉打 8、里合弓步推掌 9、弓步插掌 10、弓步挑拳第二段 1、轮臂转身箭蹬 2、搂手弓步冲拳 3、丁步下栽拳 4、轮臂旋风脚一劈挑掌 5、仆步拍地 6、腾空飞脚 7、腾空转身摆莲 8、仆步穿手亮掌 9、虚步冲拳 10、并步按掌收势 (二)动作说明第一段预备式:  相似文献   

4.
初级长拳第三路因其刚柔相济,攻防兼备,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学生因得不到其中动作的攻防变化内涵,练习了很长时间也不能完全掌握动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现将三路长拳部分动作的攻防涵义分析如下。1预备势“虚步亮掌”这是个攻守兼备的动作。具有进攻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少年拳第一套由武术基本的冲拳、推掌以及弓、马步、虚步组成,全套共八个动作,是初级入门拳术。它属于闭合性运动项目,是一项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性、爆发力和柔韧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难度小,学生能较容易掌握。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包括弓步撩掌、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等四个动作在内的少年拳第一套的5-8动,要求学生能将动作较高规格呈现,并且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及攻防技击内涵。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柔韧和动作规格的关系可以说是无柔韧之规矩难以成动作之方圆,这足以看出柔韧在动作规格的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肩部、腕部良好柔韧性的运动员能体现出上盘功夫如马步架打、高虚步亮掌等动作的势正招圆,筋骨遒劲;占有腰部柔韧优势的选手则反映出中盘的功夫如插步翻腰、翻腰穿剑以及出其不意的“回马枪”等动作的灵活多变,身似游龙;  相似文献   

7.
一 、动作名称 预备势 第一段 1.虚步双勾手 2.翘脚步右格肘 3.戳脚步右崩拳 4.戳脚步双勾手 5.翘脚步双采手 6.戳脚步左刁右推掌 7.进步左挑拳 8.提膝左冲拳 9.戳脚步左崩拳 10.弓步右劈拳 11.提膝右叠肘 12.戳脚步右反击掌 第二段 13.戳脚步右贯拳 14.翘脚步双秘肘 15.戳脚步双帮肘16.弓步左推掌17.戳脚步右秘肘18.戳脚步下冲拳19.半马步左扑掌第三段20.虚步顿肘左冲拳21.戳脚步右冲拳22.提膝右反击拳23.翘脚步左架右推掌24.右上搂勾踢25.左上搂勾踢26.进步双采右贯…  相似文献   

8.
第十七掌: 1.动作之名称:进步团撞 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老僧托钵),左足活步后撤,右足随即撤回成右丁虚步,右脚尖点地。在撤步的同  相似文献   

9.
【学习内容】 简化太极拳第五、六组动作(12~17动) 拳型、独立步及贯耳、穿掌、挑掌、蹬脚的规格。 【动作提要】 十二、高探马——后脚跟步,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左脚上步,穿手分抱,分手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落脚上步,弓步双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转身分抱,分手左蹬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角度探讨分析了散手运动员协调性的组成结构与分类模式。理论分析表明:散手运动员协调性是机体平衡能力、视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本体感知能力、控制上肢和下肢动作能力的5大能力的综合表现。按照完成具体散手动作时肢体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全身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动作协调;左-右上肢间动作协调,左-右下肢间动作协调;按照完成散手动作时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联系划分为:平衡-身体动作协调,视觉-身体动作协调,本体感觉-身体动作协调,听觉-身体动作协调、上肢和下肢-身体动作协调。  相似文献   

11.
3.动作形态对美的体现 武术运动兼有艺术之美。可分为动造型和静造型艺术两个组成部分。武术很讲究手型、眼神、身法、步法、精神、气力和功力的变化和统一。各种手法与眼神的配合,以及各种不同的身法变化和一系列的步型变换都属于身体的动态艺术造型。如“燕子抄水”“鲤鱼打挺”等都是动造型,而瞬间静止不动的定式如“仆步亮掌”“金鸡独立”“望月平衡”等则属于静造型。特别是武术套路中的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这五种主要步型是武术造型艺术的核心,而各种手法与眼神的配合是否做得恰到好处,不同的身法以及步法的变  相似文献   

12.
第六趟:(41~48)式→第四十一掌: 1.动作之名称:千斤坠地 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左脚向后活步,右脚向后撤一步,左脚随撤,仰尖点地,成左虚步式。在撤步的阿卜J,间掌内旋向下向回牵拽,右手握拳,停于左掌心,两掌心均向上,目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拳种林立,流派众多。虽然风格不同,技法各异,但是构成拳械套路的数十个动作皆紧密衔接而又相对独立,且各有其名称,这就是势名。因武术各拳种套路名目繁多,所含动作结构千差万别,故势名不计其数,但按势名构成特征可分为两类,即术语组合势名和形象化势名。一、术语组合势名术语组合势名多用于长拳类拳械和部分传统项目。如长拳中弓步推掌、弹踢冲拳、刀术中虚步藏刀、马步劈刀、剑术中丁步下截、提膝下点,形意拳中进步崩拳、退步横拳等势名均属此类。其中冲拳、推掌为手法术语,弓、马、虚步为步型术语,提膝、弹踢为腿法术语,进步、退步为步法术语,藏刀、劈刀为器械方法术语。武术术语则是采用专门请言确切表达武术动作方法的特定用语,用字简炼,含意精确。譬如手法术语“冲拳”专指由腰间旋臂直向迅猛击出力达拳面之拳法,别的术语不能替代,也不允许有第二种解释。诸如拳术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2,(5):18-19
第三段 (十八)虚步推掌 左脚尖里扣,上身右转,右脚从右侧方移于左脚前方,以脚前掌虚点地面,身体重量落于左腿,两腿均屈膝略蹲,成左实右虚之虚步;右掌于上身右转之同时,从左肩外侧向下、  相似文献   

15.
五步拳     
【动作名称】预备势1并步抱拳2.弓步冲拳3.弹腿冲拳4.马步架打5.歇步盖打6.仆步穿掌7.虚步挑掌8、并步抱拳[动作说明]身体直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大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1.并步抱拳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要点】挺胸塌腰,沉肩垂财,两拳抱紧,两肘贴靠肋部。2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接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直冲成平拳,拳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要点]蹬地转腰与接手冲拳要连贯协调,快速有力。3.弹瞄冲举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出,…  相似文献   

16.
第四趟(25~32式):→第二十五掌: 1.动作之名称:走马回头 2.动作之要领:继上式(老僧托钵),左脚向后撤一步,右脚随势撤至左脚内侧,成右虚步,在撤左步的同时,左转身左掌顺势向左后方勒带,  相似文献   

17.
关海峰 《精武》2002,(3):33-35
空手道的使用部位大多分布于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肘、腕、掌、手背、指、指关节等;下肢包括腿、脚、脚背、脚心、脚趾等。这些部位分为攻击部位和使用部位,也有两者兼有的,无论哪一部位都是在技术熟练的状态下使用,所以要有意识的进行锻炼,很多技术正是在锻炼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简单来讲,全身的损伤可以大致分为上肢损伤和下肢损伤。上肢过度训练容易造成背部疼痛。大多数的背部损伤又都是由于技术动作的不正确造成的。上肢损伤又常常是由于某些部位的过度使用或者训练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关海峰 《精武》2003,(2):33-35
一、空手道的使用部位 空手道的使用部位大多分布于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肘、腕、掌、手背、指、指关节等;下肢包括腿、脚、脚背、脚心、脚趾等。这些部位分为攻击部位和使用部位,也有两者兼有的,无论哪一部位都是在技术熟练的状态下使用,所以要有意识的进行锻炼,很多技术正是在锻炼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张凯 《精武》2006,(8):18-20
九、劈山炮(劈山掌冲拳) 1.功架(虚步双挂掌):右腿屈膝半蹲,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腿屈膝,左脚虚点于右脚前,成左虚步;两掌置于两肋问,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24)。2.搭手外挂(掸手掌):甲右乙左。甲方向前上右步,同时用右掌进攻乙方头部,力点在掌背,掌心朝上;左手置于体前,目视进攻手。乙方成左虚步,左掌自下向上、由左向右拦截甲方掸手掌,目视拦截手;右掌置于右肋间,掌心朝上(图25)。3.抓面掌(抓脸):乙方左手腕内旋,自右向左将甲方进攻手向外挂开,同时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