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一所新学校,第二天就遇到一件麻烦事。那天我到教室门口,就见一个学生和一个中年人在撕打。中年人一手扯住这个学生的衣领,一手握住小柳棍不停地抽。我急忙上前,询问才知,该生早就想退学了,在父亲的逼迫下才勉强来两天。这天,他决定不来上学了,即使被打死也不来!所以,被他爸爸一路揪打,一路拖拽,好不容易才到了学校。可这个学生怎么也不进教室,只要一松手,他就逃走。我站在他的面前,要求家长松开手,可家长不敢,伯他趁机跑掉,再也揪不到了。我稳住他后,叫这位家长先回去。于是,我和这名学生有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2.
李世淼 《中国德育》2007,2(5):68-68
那是一次期中语文考试。考试时间过半时,我再次巡视考场,检查学生是否都在考卷上写上了考号。当我检查到一个学生时,发现他的试卷下藏着一叠作业纸,写满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并且抄得很入迷。当我按住他的试卷时,他才发现我的不期而至。他条件反射似地双手紧紧摁住试卷,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  相似文献   

3.
宽容     
生物课上,我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谁先准备好就上黑板去写。谢星同学很快举手了,我示意他上去写,他却说:“我还没准备好。”“那你继续准备吧!”我说。接着就有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他急了:“老师,我准备好了。”于是我让他上去了,可他在讲台上磨磨蹭蹭,老是下不了笔。我又提示他,他才动手了。下边的学生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不是这样写。”“那里错了。”……我正要制止其他学生的议论,他猛一转身,双手擂在讲桌上,  相似文献   

4.
陈坚 《贵州教育》2014,(16):14-15
上次在电视上,看刮四川省的一位年轻中学教师,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下课后在操场上,他完全像个学生一样和一群学生嬉戏,几个学生压在他的身上,被当时的电视台录制并大加赞赏,以为这就是完美的师牛关系。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中国的现状,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王飞飞,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人很聪明。最近他设计了一个神奇滑板,还准备申请专利呢。你瞧他,把滑板往地上一放,左脚踩在滑板上,右脚在地上蹭几下助跑动作,滑板刷地一声,就载着他跑起来了。王飞飞想去哪里,滑板就能把他带到哪里,够神奇的吧。  相似文献   

6.
我曾读过一篇名叫《从李叔同的“三鞠躬”说起》的文章,它写道,李叔同先生在上音乐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看别的书,他没有立即点破。等到下课后,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对这位同学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完,微微一鞠躬,表示拜托。又一次,一个学生上音乐课时,趁先生不注意,把痰吐在地板上。李叔同看到了,暂不作声。下课了,他把这位学生叫住,单独对他说:“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又是微微一鞠躬。还有一次,下音乐课时,最后出去的一位学生无心中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响声。李叔同走出门来,满脸和气地把他叫回去,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上门。”说完又一鞠躬,然后把学生送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相似文献   

7.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做一个测验。”专家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的石块,把它们一一放进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在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们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满。”一位学生应道。“很好!”学者伸手从桌子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地倒进玻璃瓶。…  相似文献   

8.
紧张的考场上,学生在静静地答题,忽然,一位学生偷偷拿出课本,奋笔疾书;讲台上,教师的课正酣,讲台下,学生的觉也正酣;一位学生原本十分聪明,但他甘做思维懒汉,作业总抄别人的;学生明知早恋不允许,但他仍然控制不了自己……你是教师,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制止他,大声叫醒他,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错了。你这样做,效果怎么样?你可曾想过,你这种“明目张胆”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一方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致当事人于众目…  相似文献   

9.
我曾听过某老师的两节作文评讲课,很受启发。他是这样做的:评讲前,印了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给学生;上课时,教师先简要地评述这次作文的一般优缺点,接着就叫学生批改这篇作文,他巡回辅导。然后,叫同学以四人为一组交换各人批改的意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使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这个环节。这样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  相似文献   

10.
彭林 《教书育人》2007,(7):44-44
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教师潘某,因一名学生向他反映该班何某背后指名骂他,潘某便让学生一次打何某1000棍子,何某表示愿意让同学打,可他只忍受了200多棍,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无奈,只得哀求吃苍蝇。潘当即叫人捉来10只苍蝇,让何某吞下去。何某边哭边吞下3只,后来在何某的苦苦哀求下方才作罢。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他谆谆善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好文化,学会做人。课堂下,他以“大哥哥”般的慈爱,无微不至呵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同一个蓝天下的温暖。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乐为教育献青春的临城镇大波小学教导主任王川。  相似文献   

12.
在班上,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不苟言笑,形单影只地坐在座位上。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相似文献   

13.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一天,有5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什么也不说,把学生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5个学生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动着毒蛇,有几十条,包括一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吱吱”地吐着芯子。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埃里希·…  相似文献   

14.
宽容的台阶     
一位教师面对尴尬表现出了他的教育机智: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正说得兴起,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学生哄堂大笑。他极为难堪,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生呀。”巧妙地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  相似文献   

15.
在班上,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不苟言笑,形单影只地坐在座位上。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相似文献   

16.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有5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什么也不说,把学生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5个学生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动着毒蛇,有几十条,包括一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埃里…  相似文献   

17.
所谓“学生角色体认”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应该做出的相关行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他对所在环境整体认识后的反应,是依据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每个个体都会有团体角色意识和个体角色意识两种角色意识。学生个体有什么样的角色体认便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8.
雪浴     
我奉命去代郑老师的课。郑老师五十多岁,和学生的关系很僵。据说昨天上午最后一节课因学生在课堂上玩雪,他和学生“开了火”,生了一肚子气。在回家的路上,天冷路滑,摔了一跤,腿受了伤。领导看他时,他说他心中憋的气比腿伤更厉害、更难受,但他还是执意要来上课。在领导的再三劝说下,他决定休息几天。领导派我给他临时代课,并嘱我妥善处理好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班有一位因视残随班就读的学生。开学初我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高个子,身体胖胖的他,坐在了第一个。学生们都在抄课程表,他却愣在那里。我一问才知道他矫正视力仅有0.06。放学后我找到他的父母,询问他的情况,但学生的父母说的并不具体,只说他视力不好,请老师照顾。第二天,我把他排在靠窗的第一个,我觉得靠窗亮些,对他会有些帮助。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地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很踏实,老师留的作业完成得很认真,但很慢。别的学生一节课写完的作业,他会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们读课文,他从不跟着读。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20.
先学后教就是调动资源的简单易行的办法。当教师把一个任务交给学生,就是对他极大的信任,这本身就会带来开拓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学生资源并不是我们荣封的称号,而是实实在在地由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经验、既有知识等等构成的。学生自己是这一资源的主人。只有他自己在一种充分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通过他自己的"思维的感觉"或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安排,把资源发挥和利用得最合理。"先导后学",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