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关的守恒律是动力学基本定理,它们的综合应用是求解质点系运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两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可以求解每一个质点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1 引言质点组的动量矩定理包括两种形式,亦即惯性系中对某一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质心系中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通常是这样推导的。1.1 对固定点O的动量矩定理设由n个质点所组成的质点组,p_i为质点组中任一质点,其质量为m_i,某一时刻的速度为(?),作用在p_i质点上的外力之和为(?),内力之和为(?),(?)为P_i质点对固点O的  相似文献   

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等基本定理,只能适用于惯性系。本在非惯性系中,考虑了每个质点所受到的惯性力,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推导出了适用于非惯性系的质点系动力学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4.
力学中的三条运动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和功能原理,是由牛顿力学三定律直接推导出来的。这三条运动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转化为三条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定理、定律的应用,对于力学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于一个力学系统,若在某个惯性系内动量守恒,则在另一个惯性系内动量也守恒;若在某个惯性系时角动量守恒,则在另一个惯性系内角动量也守恒。但机械能则不然,一个力学系统,在某一个惯性系内机械能守恒,在另一个惯性系内却未必守恒,这是否违背了力学相对性原理呢?下面先从动能定理谈起。 在惯性系S内,质点组微分形式的动能定理如下:d sum from i=1 to n((1/2)m_1v_1~2=sum from i=1 to n(?)(e)F_1·(?) sum from i=1 to n(?)F_1(i)·(?)…………(1) (1)式中,(?)表示外力,(?)表示内力。右边第一项表示各外所做元功的代数和,第二项表示各内力所做元功的代数和,分别用d_(w外),d_(w内)表示,则有 d sum from i=1 to n((1/2)m_1v_1~2)=d_(w外) d_(w内)……………………………(2) 通常将内力的功,分为保守内力所作的功和非保守内力所作的功。即 d_(w内)=d_(w内保) d_(w内非)………………………………………………………………(3)故有  相似文献   

5.
对物体间的碰撞做了简化分析,给出了质点的和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及动量矩定理,并用恢复系数对碰撞类型作了归类。  相似文献   

6.
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情况下,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然而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我们会遇到许多变质量物体运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由此推导出的三条基本定理将要做一定的修改,其表达式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一、例析动量、能量守恒定律例1对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1)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2)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3)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下列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1)是正确的B.(1)、(2)是正确的C.(1)、(3)是正确的D.(2)、(3)是正确的解析在质点组中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一对内力的冲量和恒为零,故内力不会改变质点组的总动量.但由于相互有作用力的两个质点的位移大小以及位移与力的夹角一般不同,故一对内力所作功之和不一定为零,应作具体分析,如一对弹性内力的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是理论力学教与学的难点,通过分析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等动力学普遍定理的推导过程,发现质点系的质心坐标公式在多处得到应用,将这一知识点应用到理论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为便于讨论现重书如下:A=(1/2smv_2~2)-(1/2mv_1~2)=d(1/2mv~2)=E_(k2)-E_(k1)即:系统所受力的合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量.它反映了力的空间累积作用效果,这个作用效果是用系统动能的改变量来度量的,而不是用系统动量的改变量或加速度来度量,这就是它同动量定理和牛顿定律的区别.如何讲授这个定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定理解决实际的力学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定理能否正确理解,而这个问题又主要表现为对定理表达式左端功(A)的理解.本文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鲁同文 《时代教育》2007,(8Z):37-37
在高职物理定理中,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学生在理解时往往混淆两个定理的同异,在应用两个定理解答问题时也常常不知所措。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于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同异进行了粗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但是,当我们引入在非惯性参照系中的惯性力这个概念后,对非惯性参照系仍然能够在方法上使用牛顿运动定律。质点及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以及功能原理是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所以,这些定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力学中,在牛顿运动学公式之后,升华出两个定理和两个守恒定律,即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1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适用于研究单个物体A,机  相似文献   

13.
在一类具有切割运动的电磁感应问题中,常常要用到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由于这类问题中的运动都是变加速运动,加上学生对两定理的应用条件理解不到位,往往滥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导致错解.为此,举例谈谈解电磁感应问题中如何使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单个质点的约束运动问题时,总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求出质点受到的约束反力,并注意到很多情况下质点运动对约束反力会产生影响。对于质点组的约束问题,因约束反力是质点组受到的外力.所以常用质心运动定理来求,这是一般方法。另外,根据具体问题还可用其它方法,如动量定理,变质量物体的运动方程等。将牛顿第二定律推广到质点组可得质点组的动量定理,而质心运动定理、变质量物体运动方程都是由质点组动量  相似文献   

15.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时,可应用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必须明确下述两点。 一、定理仅适用于质点 通常认为动能定理仅适用于单个物体。从课本中对动能定理的推证过程看,定理中所说的“物体”系指质点而言,不能视为质点的物体,不能应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16.
解力学问题通常有三种途径:用力的观点; 用能的观点;用动量的观点.一般地,有关时间的问题常用动量定理来解,有关位移(距离)的问题常用动能定理来解.但有时则需将这两个定理换位应用. 1.用动量定理求位移在电磁感应问题中,如果安培力是变力,则无法用求功的公式求出它所做的功,也就不能应用动能定理.这时可用动量定理和求电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与柯尼希定理相一致的质点组动量、动量矩与质心关系规律问题,提出质点组动量、动量矩与质心关系定理,并结合实例对定理做说明。  相似文献   

18.
刚体定轴转动是普物力学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刚体定轴转动的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与质点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相类似、解决这类问题的几种常用的基本方法是,(1)转动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对应);(2)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相对应);(3)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对质点也适用)。然而,学生学习时往往感到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刚体这一研究对象不大熟悉,另外,不能  相似文献   

19.
刚体作平面运动有3个自由度,因此求解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问题需要3个独立的动力学方程.由于动量定理(含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参照系可以是惯性系,也可以是非惯性系,所以刚体平面运动3个独立的动力学方程就有不同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申探禄 《物理教师》2003,24(1):60-61
1 关于动量定理的推论动量定理的内容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I =Δp .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为I1和I2 ,动量的变化分别为Δp1和Δp2 ,则由I1=Δp1、I2 =Δp2 可推得 :I2 -I1=Δp2 -Δp1,意即物体在两次不同运动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之差等于其两次动量的变化之差 .2 关于动能定理的推论动能定理的内容是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W =ΔEk.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对它所做的总功分别为W1和W2 ,动能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