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世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并非李白所作。这是因为:(一)被目为今云南彝族先民的“天菩萨”,并非为唐玄宗时期的女蛮国人“菩萨蛮”;(二)《湘山野录》的记载不可相信;(三)魏夫人的《菩萨蛮》三首与传为李白之作的《菩萨蛮》毫不相关;(四)词的平仄声律在盛唐时期尚未建立起来,至中唐才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传世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并非李白所作。这是因为:(一)被目为今云南彝族先民的“天菩萨”,并非为唐玄宗时期的女蛮国人“菩萨蛮”;(二)《湘山野录》的记载不可相信;(三)魏夫人的《菩萨蛮》三首与传为李白之作的《菩萨蛮》毫不相关;(四)词的平仄声律在盛唐时期尚未建立起来,至中唐才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菩萨蛮》是《后宫·甄嬛传》的插曲,由姚贝娜演唱,歌词选自唐代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姚贝娜温婉的音色与此词完美融合,将听众带入凄凉、寂寥的意境当中。  相似文献   

4.
《菩萨蛮》是《后宫·甄嬛传》的插曲,由姚贝娜演唱,歌词选自唐代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的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和包括从王维到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五首推荐诗词。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中,金、翠、绿等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意象中。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把握温庭筠词的特色。通过对文本的精细分析,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结论: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中,色彩与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强了意象的表意功能,增加了他词作的特色。这对于精确地理解、把握我国最早的词作流派花间词的主要人物温庭筠的创作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饮水诗词》研究拾零马乃骝水驿《菩萨蛮》“荒鸡再咽”,在《瑶华集》中有副题为“水驿”,从词的三四句看:“毡幕绕牛羊.敲冰饮酪浆。”写的是北方景象.而且应是少数民族的牧区.容若赴东北是在康熙二十一年春.不会是“星榆落尽秋将老”的。只有在当年秋赴西域才会...  相似文献   

9.
《菩萨蛮》是自盛唐以来就风靡一时的曲调。曲名于唐开、天间早列入崔令钦《教坊记》中,敦煌曲子词也表明此曲至迟于开、天时已广泛在民间流传。中唐以后,官苑至于文坛倾倒于此曲的记载更不少见。《花间集》录晚唐温庭筠《菩萨蛮》词作十四首:(《全唐诗》录十五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还记得有关这个曲调的轶事一则:“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令狐綯)假其新撰(温作)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把握]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的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和包括从王维到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五首推荐诗词。  相似文献   

11.
<正>“菩萨”和“蛮”搭配,一边是柔肠悲悯,一边是刁蛮任性,好像少女才兼而有之。我这是乱解一气。据说唐宣宗时,女蛮国来唐朝进贡,其国人梳高高的发髻,戴金冠,璎珞遍身,袅袅婷婷,远远望去如神仙菩萨。这才有了伶官制曲、文士填词的《菩萨蛮》。  相似文献   

12.
贠娟 《文教资料》2013,(15):9-10
花间词"鼻祖"温庭筠词风深美闳约,精艳绝人。与之齐名的韦庄除花间词所共有的婉媚、柔丽、轻艳外,以其清疏的笔法和显直明朗的抒情,异于温等人,开辟新的写词意境。本文就《花间集》中所录温词《菩萨蛮》调十四首,韦词《菩萨蛮》调五首,再度探索温、韦词中的意象、内容、意境。  相似文献   

13.
黄冬红 《文教资料》2006,(29):83-84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历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称赞,然其作者的真伪,学界至今无定论。若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文献资料,考虑到词体的形成时间及《菩萨蛮》一调的流传情况,此词当属中晚唐人所托。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47):114-115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表达,然后以李煜著名的诗词《虞美人》为例,探讨了进行英语诗词英译的前提条件,并对《虞美人》一词中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列举了翻译实例,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传达问题,希望能为相关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中的细节描写,则往往如影视作品中的特写镜头,或随意点染,或浓墨重彩,但都意蕴丰富,令人回味。如五代词人韦庄的《菩萨蛮》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句,"皓腕凝霜雪"就如同特写镜头,聚焦于女子手腕的白皙,将江南的人物之美体现得既真切,又含蓄;读者如目见其人,又生出无限想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古诗词教学的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对古典诗词这种特殊文化载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仅满足于学生会背、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较浅的层次。那么如何利用好古典诗词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情不自禁走向传统、走进经典,如何教出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清平乐·村居》则给了我们较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出版后,艾治平同志在繁忙的教务之余,对我国的古典诗词艺术继续进行探幽抉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勤笔耕,撰著成《诗词抉微》一书,交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是最能代表其词风的作品。自晚唐以来,受到众多词家的重视,并多有论述,观点虽不尽相同,但影响至今不减。近年来,研究者关于《菩萨蛮》词十四首的研究工作大体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从阐释学层面,论析这组词是否存在寄托;二是从审美风格方面,论述这组词的意境、意象;三是从考证学的角度,对这组词中的一些不确指物象进行分析考辨;四是从人物形象方面,考察分析这组词中的主人公身份及形象;五是对《菩萨蛮》词牌的研究。文章拟从这五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作系统的梳理,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赏析]《菩萨蛮》是一首怀人思妇之作。黄诳《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玉阶怨》属《相和歌·楚曲调》,一般专写宫怨。《菩萨蛮》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苍穹,凝望天际,不觉日暮。写诗中主人公伫立楼头,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离愁。"烟如织"是说暮霭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