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学院加大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校内实训基地按照旅游行业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设置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加深理论知识掌握,并提高实践技能。同时,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现代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在实践氛围中养成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学院加大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校内实训基地按照旅游行业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需求设置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加深理论知识掌握,并提高实践技能。同时,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现代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在实践氛围中养成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条件普遍不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没有,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结果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扎实,但商务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和澳大利亚“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双师工作室”,将学校、企业二元合一,建立起企业环境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不再仅依赖于校外企业,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资格教育相结合,构建了复合型理论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系统性的实践课程体系: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无差异的职业能力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同时,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维一体”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5.
谭波 《高教论坛》2009,(10):116-119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个环节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旨在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习是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的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该新型实习模式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植物保护》课程实践教学中,构建了由实验室、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级配套,并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称建环专业)在生产实习环节近年来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针对性的改革。采取了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综合性实验室等措施。经过三年的实践,这些改进措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工厂实习基地建立"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以"软饮料工艺学"实践教学为例,尝试了实验室研究性实践教学、校内生产性实习和校外参观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果认为,作为边缘地方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该模式能够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较宽松的空间里活动和思考,激发认知欲望和主动意识。认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注重技能性,而仅仅依靠校内实训平台强化上述能力远远不够,尤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离不开工作岗位的训练。因此,强化技能性必须充分利用校外平台,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学生实践训练环节采取校内工程实践训练和校外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校内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说、能干、善写”的能力,要求指导教师要做好训练前讲解、训练中指导、训练后总结三项工作。校内实践训练基地要实现“双元”教学,并向产学研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仲丛友  郭奇  李薇 《职教论坛》2012,(27):72-75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整合职业能力观为依据,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校内实践课程体系、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学生职业技能与关键能力的整合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注重技能性,而仅仅依靠校内实训平台强化上述能力远远不够,尤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离不开工作岗位的训练.因此,强化技能性必须充分利用校外平台,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给出了具体规划设计,从专业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专项综合实践、校内专业综合实践、校外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及课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几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薇薇 《辽宁高职学报》2004,6(5):106-107,114
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针对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和职业能力,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皖西学院英语教师教育专业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建了一套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全程性导向和阶段性训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全程渗透”实践教学体系,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新时代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提出由学生、学校、行业(企业)之间有机联动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产学研"为衔接手段,校内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为载体,根据地质工程专业的特色,构成独特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库的建设是实践教学计划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步骤,其中酒店管理专业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为学生提供模拟平台,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正式的职场环境。近来,各大高校都纷纷加入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的大军之中,但仍然存在很多客观和主观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按照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求,结合东华大学电气信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电气信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旨在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形成一个突出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电气信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形成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系列化实践教学模式,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电气信息专业工程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的实习现状,分析了校外实习面临的困境和校内实习的局限性,介绍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校内校外实践过程和结果。实践表明,根据专业特色合理组织和安排实习过程和内容,实现校内拆装实习和校外跟班实习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