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南京五所普通高校500名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时间短,达到体育锻炼习惯标准的只有20.5%,而且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的积极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有机会参与率高于男生。本文调查结果可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多数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闲暇体育锻炼项目,男女生闲暇体育锻炼项目存在差异;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频次男生高于女生;由同学陪同一起锻炼是主要锻炼形式。影响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心理情感、体育环境、个人体质和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就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等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商贸学院、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泉州中营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高专大一、大二、大三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高职高专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有54.9%高职高专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喜欢体育锻炼,其中男生的比例为64.4%,女生45.5%。在体育课的态度选择上,有54.4%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其中男生的比例为64%,女生则只有44.2%,有近1/3的男生和…  相似文献   

4.
对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远航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66-69,8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就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场所、频度、形式和项目等体育行为,对泉州地区7所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高职高专有近1/3的男生和近一半的女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态度较为一般,男女学生呈显著性的差异;体育健身、放松身心和休闲娱乐是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高于女生,锻炼的动机正确,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锻炼的项目有性别的差异,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免费场地为主;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均低,体育消费主要是在购买体育服饰。文章旨在深入了解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体育锻炼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和普及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及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向都不强,参加锻炼的积极性都不高,但经过坚持"长廊"锻炼后都有明显提高.经常性地参加"长廊"锻炼对男女生的锻炼行为习惯影响最为突出,"长廊"锻炼对男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要大于女生.基于"长廊"的锻炼管理办法可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进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在休闲娱乐、教育、爱国和社会交往价值观因素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健身价值观因素上的得分高于男生;理科大学生在所有因素上的得分高于文科大学生;高中学生在健身、休闲娱乐和交往价值观因素上的得分要高于初中学生,而初中学生则在教育和爱国价值观因素上的得分要高于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所用时间差距较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男生体育锻炼的项目以篮球为主,女生以健美操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男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比例偏差大。针对大学生锻炼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以及对大学生和学院领导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作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暑期体育活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小学生暑期体育锻炼行为总体采讲较好,大多数小学生喜欢体育,尤其男生在暑期体育锻炼频度比女生高,与男生比较,更多的女生暑期体育锻炼是为了放松心情.家长更多要求男生参加暑期体育锻炼比女生多一些.但有近1/5的同学暑期体育锻炼行为状况不理想.家长的态度是影响上海市小学生暑期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上海市大部分小学生暑期生活质量较好,且他们的暑期生活质量与体育活动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和特质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著性差异。所调查的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留英学生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国内学生明显高于留英学生。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rd and fourth grade boys (n = 422) and girls (n = 390) in four Texas elementary schools reporte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ies (MVPAs) over a 3-day period. Students were surveyed during class on successive days. On a subsample (n = 44), the agreement between reported and observed physical activities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or recess was 86.3%. Running, walking fast, games and sports, and bicycling accounted for 70% of Total MVPAs. Of Total MVPAs reported, 47.0% for boys and 44.6% for girls were 10 min or longer in duration (LMVPA). The average number of LMVPAs per day was 1.7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Student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more occurrences of LMVPAs out of school than during school.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grade and gender indicated that third grade boys reported more Total MVPAs and LMVPAs than third grade girls, but fourth grade boys reported fewer Total MVPAs and LMVPAs than fourth grade girls. During the 3-day reporting period, 12.3% of boys and 13.3% of girls reported no LMVPAs, and 35.6% of boys and girls reported fewer than one LMVPAs per day. While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reported obtaining at least some activity daily,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children in this sample reported fewer than one LMVPA daily, indicating that many children may not be obtaining adequate amou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女生各90名进行中等强度的力量和有氧耐力练习实验,采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18周后,大学生生命质量因子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性别,相同体育锻炼类型力量练习除生理功能和活力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显;有氧耐力练习除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相同性别,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男生在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女子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在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氧耐力练习比力量练习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和特质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个月健美操练习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能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并显著地降低他们的特质焦虑,除身体状况之外,其他均为中度效果量。研究结果还显示,健美操对女生身体自我和特质焦虑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中学生体育课中晕厥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方法:问卷调查法、跟踪考察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结果:发生晕厥的女生多于男生,女生多发于15.1-17岁,男生多发于13-15岁;上课练习(比赛)时发生率最高;以血管迷走性和低血糖性晕厥发生率最高;晕厥发生时有26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其它损伤;66人预后良好,只有1人反复发作。结论:中学生体育课中发生晕厥与体质差、情绪紧张、减肥或饮食营养不当、长时间站立、高温高湿天气和末及时补水补盐、运动方式不当和本身有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在体育课的练习和比赛中发生晕厥同时可能合并有其它损伤,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身心影响;应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加强体育课中的体育保健和医务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构建最小二乘线性(OLS)回归模型、系数集束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同伴群体对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青少年体育锻炼中存在很强的同伴效应,该效应约为个体影响的80%,并大大超过家庭、班级和学校的影响;②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男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最强影响因素,但对女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弱于个体、班级和学校效应;③异性好友对青少年、特别是男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提升作用更大,对女生而言,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的体育锻炼时间显著增加。提出:相关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计划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通过对同伴群体的干预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的健心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发挥健美操课的健心作用,需适当调整教学重点,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在健美操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表现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强调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健心作用的健美操课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但在身体素质上得到了有效锻炼,在心理素质上也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主要采用修订的"蒙汉"双语文字的《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蒙古族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1 000名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实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锻炼行为有阶段性的特点,基本呈"橄榄球"型的分布特点。在体育锻炼行为上,自我释放和自我管理与5个变化阶段高度相关,意识控制因素与后3个变化阶段高度相关,并在准备阶段出现了影响因素重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健美操社会化的优势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查阅文献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论述健美操的功能及运动特点,指出健美操具有社会化发展的优势。从主管部门加大支持力度、调动社会积极性、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三个方面.阐述健美操社会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身体锻炼活动量与初中生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会昌县两所中学的36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男生与女生的健康适应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身体锻炼与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及生活事件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