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卷首语     
周末,郊外,农舍。友人,品茶,小酌。近处舞,远处歌,左边笑,右边乐。不为遍地花香,不为满园春色———免费开放,终于有了资金依托。西部县馆,即将告别无米之炊的窘迫。延伸服务的脚印,必将翻过群山,走遍大漠,抵达最边远的村落。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由此书写崭新的一页。投入,是压力,是责任,是工作。诸多问题,需要面对;不少难题,等待攻克。免费,涵盖城市之外,服务,不舍  相似文献   

2.
开栏的话奔波,寻觅,观察,访问,思考,体验……采访,是记者的生命。采访,是记者的技能。可以说,世界新闻史上每一个名篇佳作的背后,都必定是一次成功的采访。也可以说,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记者,都必定是采访的行家里手。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财富:关于采访的经验和教训。然而,这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不但需要在浩渺的新闻大海中寻觅。更需要我们去咀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咀嚼了,就会吸收。吸收了,就是营养。而有了充足的营养,我们就会健壮起来。为了健壮,新的一年里,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我们的愿望是,在著名的新闻事件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佳作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记者身上淘金。淘出一个个故事,淘出一点点理性,淘出一个个典型,从而,给记者一点益处。希望我们的愿望不会落空。  相似文献   

3.
结构问题,也就是文章的布局问题。古人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物,是文章的内容,讲的是真知灼见,立意鲜明,论证周密,论据确凿。序,是文章的布局,讲的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波浪叠起,循序渐进。新闻评论的结构,同新闻通讯不同。新闻通讯的结构可以标新立异,千变万化;新闻评论的结构比较古板,不能随心所欲。一般说来,新闻评论的结构由引论、正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在具体布局时会有一些变化,但不管怎么变,总脱不开这三个部分。所以说,相对来讲,新闻评论的结构比较古板。然而,这绝不是说新闻评论结构无需讲究。相反,正因为新闻  相似文献   

4.
广告版面的设计有五个方面应该忌讳。 一忌满。满,密密麻麻。文字把版面全撑满了,拥挤不堪。繁忙时挤点时间赶快看报的读者,对这样的广告肯定不屑一顾。正确的处理是:版面要疏密相间,广告标题和广告的主要信息应该突出,并且与正文有一定的间空。广告全是文字,效果并不太好,最好配有形象性的插图或照片,以增加直观感。 二忌板。板,呆板。版面布局不要太呆板,要力求变化。如标题的字号、字体,不要像新闻标题那样,从头到尾一个样,字号可大小不一,字体可前后各异。再如照片的处理,可方可圆,作几何处理。广告口号排列也不见得都是水平线的,有一定角度倾斜也可。总之,广告版面要活跃,要给人一定的美感。 三忌散。散,散乱。有的广告信息块多,小标题多,因版面未处理好,而显得零零碎碎,到处都是空档。设计者可能以为这就是疏密相间,是空白美,其实不然。空档不等于空白美,空间多,并不等于疏密相间,疏密相间和空白美,是对比的作用。在一个广告版面里,到处是空档、空块,不是对比。避免版面零零  相似文献   

5.
六月。芒种时节。北京:微风细雨,凉意宜人。坐在窗前,我整理着采访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笔记,脑际却不时闪现出一些并不相关的记忆。——北戴河滩头。晨光熹微,拾海人纷纷。——静夜景山。北京城,万家灯火,透亮通明。——初夏。青草池塘。入夜,蛙鼓虫鸣。的确,有如富饶的海滩、辉煌的夜景、活泼的精灵,华君武的答记者问,思想深邃,妙语连珠,丰富多彩,非一题可以囊括,非数语可以道出,只好漫笔记之。华君武是从“新闻漫画”这个词谈起的:“新闻漫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叫法,以前,我们叫时事漫画。时事就是新闻,不是历史,因此,还是称时事漫画好。当然,我们不一定要为这个定义争来争去。漫画家的任务,最根本的是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答案 一、时事政治填空: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4.丹麦,哥本哈根,国际消灭贫困年。 5.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哲学填空: 1.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联系、发展、全面;孤立、静止、片面。3、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扬弃。度。规律。5、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6.概念、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7.
热写与冷改     
要想文章成佳作,“热写与冷改”不可少。热写,就是将采访到的材料,想好的路子,新鲜的感受,抓紧时间,趁热打铁,用连续作战的饿劲头,一气呵成。从而保持了思维逻辑的连贯性,也可使当时的饱满感情,在文稿中得到充分发挥。热写,能够争取时间,符合新闻的时效性。还可以锻炼作者大脑的反应。擅长新闻写作的记者、通讯员,人人应该具备热写的特点。这样,才能跟上形式。热写,并不是盲目的轻率,毫无把握地瞎写。而是在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8.
爱如佛法     
你退远了,像潮水一样退去,退到夜的深处,无声无息。你依旧是海,瘦的海。除了楼阑安在,月光如昨,什么都是新的,虚无而真切,抵触而陌生。微笑,是你留给我的最后的表情。潮水去了,你的微笑如沙。因果是所有过程的借口,繁华是对于苍凉的慈悲。我们小心翼翼,最终又欲说还休。那时,我们不懂,慈悲在先,因果在后。曾有的欢欣与忧伤都是真的,像镌字的碑,清晰却无从临摹。途经的路上,埋着那些风景与青春,供我们回忆,却不必回忆。现在的我,像你一样,无所恋恋。  相似文献   

9.
散文重要     
我们写信、写日记、笔记、报告、评论以及小说、话剧,都用散文。我们的刊物(除了诗歌专刊)和报纸上的文字绝大多数是散文。我们的书籍,用散文写的不知比用韵文写的要多多少倍。看起来,散文实在重要。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天也离不开散文。我们都有写好散文的责任。据说“诗有别才”。这个说法正确与否,且不去管它。诗比散文难写,却是事实。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接近我们口中的语言。可以说,散文是加过工的口语。我们都会说话,而且说的是散文,不是韵文。在日常交谈的时候,我们的话语难免层次不大分明,用字未尽妥当,因为随想随说,来不及好好思索,细细推敲,也就是欠加工。那么,我们既会说话,如果再会加工,就会写出较好的散文来。我想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文化普遍提高,人人都能出口成章,把口中说的写下来就是好散文。是的,说话和散文原是“一家人”。我听过好几位劳动模范的发言。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很高,发言也没有稿子。可是,他们说的有思想,有感情,语言生动,十分感人。我相信,他们若能提高文化,不久一定会成为写散文的好手。我非常爱听我们的中央广播电台每晚的全国各地联播节目,在这个广播节目里,说的都是国家和国际的大事。正因为是大事,所以必须使人人能够听...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03,(5):6-16
三月二十九日星期二晨六时许起。写给箴[1]的信。沐浴。九时许,客人来的不少。十一时半,午餐。十二时半,到东车站。送行者甚多,宝[2]也同来。一时二十分,开车。近四时,到天津,欢迎的队伍甚为壮大,遇到徐伯昕等从香港北上的友人们不少。伯昕交给我上海的来信好几封,皆是一个月以前发的。箴和嗣群、辰生、微等都有信。微的信殊为凄恻,读了,心里很难过。在津,约停半个小时,即开车。山海关在夜中经过。过唐山时,则是暮色苍茫、灯火万家的时候。晚饭后,闲谈至十时,睡。三月三十日星期三六时许,起床。兴城、锦西、锦州等地,均陆续经过。下午四时许…  相似文献   

11.
开车,要把握住方向盘,见到岔路,要认准大方向。否则,一个闪失,就会拐到另一条道上。结果是,越走离目标越远。 搞新闻宣传,理儿是一样的。不能把握住大方向,新闻宣传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还会因此引起严重后果。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更是如此。 经济活动是很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在这众多的因素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健康的,也有丑恶的。在这众多现象交织面前,做到激浊扬清,扶优匡正,正确引导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看法,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如今,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拓展,方方面面的思想异常活跃,由此必然引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振颤。在这一  相似文献   

1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相似文献   

13.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理念的指导。做新闻工作,最大的理念是创新。创新,从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新闻,贵在于新,无新之新闻,一钱不值。新闻工作者的全部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求“新”。创新,永远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当务之急。放眼当今传媒业,竞争中明显良莠不齐,良者之共性,无不生机勃勃,不断创新;莠者之共性,无不死气沉沉,缺乏新意。没有了创新的机制,没有了创新的激情,不战而自败,是所谓哀莫大于“新”死也。  相似文献   

14.
口语化,即以日常说话的语言写散文;虽然口语见诸于文字,却自然朴实。平易近人,亲切如闲谈。口语化有明显的地方特点,诸如津味的,京味的,等等。写散文能做到口语化,也很见驾驭语言艺术的功力。近读画家关增铸同志的散文(见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关增铸文集》),对于他所运用的语言,我觉得很有嚼头。他用老北京的口语写起文章,如同面对朋友聊天,见到的,听到的,悟到的,聊得随意,聊得风趣。聊得无拘束。但,这个聊,是用文字写出的。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年盘点时。关于改革,关于我们的发展前景,不由得要想一想。那么,看看邻近行业的变化情状,也是一种比照和思量。最显眼的是报业。年末两月,恰是报纸年度征订期,各家报社,宣传攻势热烈,竞争激烈。竞争引起的变化是,大报越办越杂,小报越办越厚,读者群更加细分,广告更为分散,报人们争奇斗妍各显神通。据说,广州人不大看电视,很大的原因是那里的平面媒体活跃精彩。这应当使报业的竞争劲头更为振奋。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真理的基础。失实,写得再漂亮,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它可恶,可恼,甚至可怕,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给新闻界带来的烦恼和教训,实可谓不小。有意制造“客里空”的人不多,明知事实真相,却偏要指鹿为马的人不多。这是基本品质问题。但是,失实报道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许多是出在采访环节上。采访的漏洞,要以改进采访来织补。求真访实,以信取民,太重要了。要采访事实本源,不能轻信传闻、途说,是防  相似文献   

17.
有一年的年休假,是在家里度过的。本来也打算出去旅行的,不知怎么的,就蹉跎下来了。假也请好了,那么,就休息吧。 睡到自然醒的早晨,有点不可置信。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神经,突然,没来由的放松了。非年非节,我就成闲人了,顿觉好奢侈。我决定,要好好善待自己这非同寻常的自由状态。两周的时间,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满足。我比平时迟一点起床,天气晴朗的时候,会好好地晾晒被褥枕头以及鞋子,  相似文献   

18.
杂谈衬托     
在写作上,有一种所谓“烘云托月”的手法。例如在旧社会里流行着一首民歌,中间有这样一段: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编凉席的睡光床。当奶妈的卖儿郞。这首民歌的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旧社会中最突出的矛盾现象,来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这样,不用太着力的描写,便具体而微地写出了剥削制度的不合理。这就是衬托。俗语说的“牡丹虽好,但要绿叶扶持”,正好道破衬托的道理。因为  相似文献   

19.
强化受众观念。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要由导向正确和引导有效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新闻宣传,首先要让人民群众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然后才谈得上效果。 反映时代精神。一篇好的典型报道,主题很重要。主题的提炼,应当着眼当前大局,反映时代精神。 谋篇布局要巧。现在不少记者都习惯于用纵向叙述的方法,把人物写成一个编年史和履历表,贪大求全,重心不突出,枯燥而无味。其实,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素质应选择最恰当的结构,并尽可能新颖。  相似文献   

20.
18年前,中国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邀请3000名日本民间人士访问中国。18年后的今天,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还在为中日友好工作着。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现在,又有1.3万名日本民间人士来到中国。有理由相信,他们同样会对中日的进一步友好做出贡献。 无法否认,中日之间虽然邦交正常,但,摩擦常有。横亘在中日之间的,既有现实的政治经济问题,更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心结。 自贞观以降,日本有遣唐使,遣唐使的使命是学习。今天,这些日本民间人士也是一种“遣唐使”,不过,他们的目的是了解中国。 友好的前提是了解,而民众间的了解更为重要。因为,外交是国家的,而国家,是人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