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的各数并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来自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一册第14页-16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重点:知道1-5的数序,能读写1-5的各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教具、学具:课件、1-5的数字卡片、挂图、学具等.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第69-71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P38例1、例2、例3、“做一做”和P39练习九1~5题。教学过程:一、铺垫、设疑、定向1.报数游戏。师任意报一组接近整十、整百的数,让学生报出相应的整十、整百数,并说出两数相差多少,教师随机板书成两组数,并引导学生说说两组数分别是什么数。板书:整十、整百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2.口算练习。(课件1。逐一出示成一行,指名回答。)156 9074 200132-100 376-2003.设疑揭题。(课件2。逐一出示成一行,与上行口算题相对应。)出示尝试题:156 8774 198 132-98 376-199引导学生比…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0-41页。 【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技能和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1.从数字特征中探索规律例1 观察下面一列数的规律并填空:0,3,8,15,24,…,则它的第2002个数是__. 分析首先从题中所给的一组数中发现第n个数为n2-1这一规律,然后求出当n=2002时n2-1的值. 答案:4008003.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初一学生在刚刚学习代数时会遇到一定困难.笔者认为,灵活地进行数与字母的互相转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一、将数转化为字母例1(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要用减法计算。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学会读、写小数。2.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在数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初步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谈话:这根彩带大约有多长?老师的身高大约有多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3页第四单元“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安林 《数学教学》2009,(12):35-36
《数学教学》2009年第6期数学问题与解答第768题:已知a、b、c是满足a2+b2+c2=1的正数,求证:1/a2+b+1/b2+c+1/c2+a≥9/2(/3-1).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4页-第85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初步了解十是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按顺序从第一数到第五,并能找到5以内序数的位置。2.复习1-10的顺数和1-5的阿拉伯数字。二、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火车、小公鸡、小兔子、猴子、松鼠、猫及1至5的数字卡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老师拍手,幼儿数数(1-10)。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如: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7.
巧用二进制     
二进制:以2为计数制度的基数(逢二进一)第二位的1表示2个1,第三位的1表示4个1,依此类推,它所用的符号最少,只有0、1两个且在运算上更为方便.因为二进位数只用二个符号来表示数,只要获知相应位置是否有1,便可知道这个数. 如:(10)(2)311=在第一位第二位都有1; (10)(2)91001=在第一位第四位有1. 1 做游戏 我们把l~15的数建立四张卡; 把第一位有1的数写入卡A 1、3、5、7、9、11、13、15 ; 把第二位有1的数写入卡B 2、3、6、7、10、11、14、15 ; 把第三位有1的数写入卡C 4、5、6、7、12、13、14、15 ; 把第四位有1的数写入卡D 8、9、10…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并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8-109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中,发现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内有1、2、3枚钉子的多边形的面积与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之间的关系,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发现的规律,激发进一步探索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与钉子数的关系的兴趣。2.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归纳思想,感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