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实验是指运用计算机软件求解数学模型.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可以提升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及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及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0):59-60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构建数学模型,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数学模型思想是利用数学语言构建相应的模型,从而解决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模型思想能够使得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不断地强化学生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本文就模型思想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数学模型化方法是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数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创造性思维和数学的应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使用数学模型化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应该了解,而数学模型作为解决应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中学生更应该掌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建模思想,而且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阶梯,它能有效地把数学知识和能力整合.研究数学模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的作用,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学习数学应用性问题,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数学应用性问题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建模、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文以近年来的中考、高考、竞赛题中以"台风"为问题背景的应用性问题为例,浅谈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应用数学课的特点,高职应用数学课的教学更应着力凸显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观意识和初步能力。要用数学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首先要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描述问题,建立其数学模型,并用数学和计算机知识求解模型,最后将所求结果回归实际,看能不能有效地回答原先提出的问题。基于数学模型的高职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从数学模型的设计、数学模型的求解、利用数学模型和数学软件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指向模型思想和建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基于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提升建模能力,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解决一道题从而解决一类题。结合课例展开建模教学的策略论述,唤醒教师的数学建模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中写道:“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高考的能力要求,近几年应用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应用题的教学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未来社会公民的数学素养在创造能力层面至少应做到:能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提炼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能...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为何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闯 《考试周刊》2010,(32):89-89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方面,是中考热点之一.数学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关键性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需要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而更大量的是需要在各部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大量的实际问题,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加强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也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我国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出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或几何模型、统计模型等,我们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强化数学建模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 ,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阶梯 ,它能有效地把数学知识和能力整合 .研究数学模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的作用 ,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而 ,学习数学应用性问题 ,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数学应用性问题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建模、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体现 .本文以近年来的中考、高考、竞赛题中以“台风”为问题背景的应用性问题为例 ,浅谈知识与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影响 ,过于偏重数学理论的教学 ,而对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却涉及甚少 ,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为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必须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对数学模型概念、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和方法作出简单阐述的基础上 ,试图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作一些探讨。一、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在用数学模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建立数学模型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学生学习困难所在。它需要运用数…  相似文献   

20.
《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迅速进人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一切领域,而建构数学模型正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