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利用乌拉特后旗气象站观测资料,对乌拉特后旗迁站前后1974年—2020年近47 a的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特后旗新站较旧站年平均气温偏高4.1℃,其中春季升幅最大,冬季升幅最小,3月升幅最大,1月升幅最小,年平均最高气温对年平均气温升幅的贡献最大。(2)新站较旧站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0.6 mm,年降水日数偏少16.4 d,降水强度新站强于旧站;平均降水量四季均增加,降水日数相反;新旧站降水量最多分别出现在6月、7月,降水日数均在7月最多。(3)旧站出现最多的风向为WSW,新站为NE;旧站风速明显大于新站,西风风速的贡献最大,春季旧站的风速偏大最明显。(4)新、旧站其余要素差异较大,其中,暴雨日数、雾日数新站较旧站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站址迁移对比期)普兰县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旧站)和普兰县国家基准气候拟迁站的对比站(简称:新站)的各站的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周围探测环境地形等影响,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旧站偏低,其中最低气温偏低较为明显;新站相对湿度比旧站偏大;新站风速比旧站略偏大。分析认为,探测环境、地理位置和人类活动是造成各类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3年1、4、7月海宁国家一般气象站新、旧站址同期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新旧站各气象要素存在较大差异。新站址气温普遍低于旧址,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均高于旧站址。并从拔海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发现不同探测环境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遭到破化的探测环境使得观测资料缺少了准确性和代表性,而拔海高度的不同和下垫面性质的差异也使得各要素产生不同的差异。研究为海宁国家一般气象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订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近46年(1961~2006年)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近46年来气温和降水呈上升、径流量呈减小趋势;气温变幅大,降水、径流量变幅小;气温升高、降水少、蒸发量加大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4.1-12全市7个国家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差值、差值平均值、差值标准差、雨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数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分析自动代替人工观测后,气温、相对湿度、风和降水等四大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全市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等四个要素的自动观测值大于人工观测值;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二个要素的自动观测值小于人工观测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西藏地区主要的6个地面观测站1955年至2000年逐日的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西藏高原的主要地区及整个区域近45年的气温变化及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分析了西藏地区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6个地面观测站的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藏近几十年平均地面气温变化主要是以增暖为主,增暖趋势基本与全球温度变化同步,而且近10年西藏地区地面气温升高非常明显。从增暖的幅度看,冬季的增暖最明显,而夏季的很小。而近几十年区域地面平均气温的主要变化特征是:各地区的平均地面气温变化主要是增暖为主,但各地区增暖幅度有较大差异。拉萨市和那曲地区的增暖最为明显,而昌都和日喀则地区虽有增暖的趋势,但增幅没拉萨和那曲地区大,增暖不是很明显。在这些地区中那曲地区的地面平均气温较其他地区很小。而且年平均地面气温多年都在零度以下。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6个站的降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西藏近几十年的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跟地面平均气温一致。降水的主要变化是逐年增多,且近十年的增幅比较大,降水量增多的比较明显。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降水最多,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冬季除了个别年有少量的降雪其余多年无降水。区域降水的主要变化特征是各地区的降水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那曲地区最为明显。拉萨地区较不明显。但各地区的近10年来的降水量的变化都很大。降水的变化趋势没地面平均气温那么明显。主要还存在年际振荡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日照国家基本气象站(54945)新、旧站址2014年1~12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地温、风等气象观测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期新站本站气压、平均地温和月平均最高地温低于旧站,平均最高地温、风速大于旧站,气温、相对湿度差异不明显。分析引起日照站新、旧站址气象要素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地理位置、拔海高度、地形和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12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对年内水热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翀  任志远  韦振锋 《资源科学》2013,35(10):2017-2023
基于1999-2010年SPOT-VEGETATION旬值NDVI数据,通过经改进的时滞偏相关等方法,并结合该地区降水量和气温数据,解释植被覆盖年内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 ①年内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的变化较为一致,气温较降水对年内植被生长影响强烈;②植被覆盖低、降水量小、气温低的地区与降水量的年内相关强,滞后时间集中于0旬~3旬;③植被覆盖与气温的年内相关程度不受降水量与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滞后时间集中于2~3旬与8~9旬;④水热组合较好的植被覆盖高的地区,植被覆盖均对降水量与气温的年内响应敏感,相反则敏感程度降低,气温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年内影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态区与山地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年内变化主要受气温的影响,降水影响不明显;⑤黄土高原西北部和西南部降水或气温的单独影响不利于植被生长,黄土高原西北部,环境干旱,植被稀疏,其植被覆盖与降水量的年内相关较强,但是植被生长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迟缓;黄土高原西部,植被覆盖与气温的年内相关程度相对不明显且迟缓.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和西部,降水或气温远低于黄土高原平均水平,而在单气候因素影响下植被生长会受到抑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巴丹吉林、雅布赖(1988-2017年)、阿朝、曼德拉、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站(2014-2018年)五个气象观测站点降水、气温、湿度、风速等要素为基本资料,着重针对阿拉善右旗旅游与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仪器构造差异、数据处理差异、观测时间和空间差异、数据对比差异(包括数据年变化、日变化、季节变化、最高最低数值分析、差异区间频次等)、天气环境对气温观测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云南省香格里拉气象站55a(1958-2012)的逐年气温、降水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资料,引入多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多元OLS)、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多元VAR)和结构方程模型,基于Morlet连续复小波(Cmor)变换的主周期数据,探索未来50a香格里拉气温等气候环境要素的定量预估模型、变化趋势及5个主要气候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未来50a内香格里拉的气温以0.44℃/10a的速率升高,50a后气温将升高2℃左右;降水以围绕平均值做周期振荡为主,并以14.7mm/10a的速率增多;绝对湿度以0.06 mg/L/10a的速率增大,并有明显的周期振荡;相对湿度以-0.96%/10a的速率减小,并有周期振荡;年霜日数以-2.8d/10a的速率减少,并有周期振荡。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显著相关,气温变化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气温的持续升高是除降水外其他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怒江流域降水与气温变化及其对跨境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姚治君  段瑞  刘兆飞 《资源科学》2012,34(2):202-210
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怒江流域降水、平均气温及径流等要素的单调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基于各要素时、空变化特点,分析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径流变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怒江流域在1958年-2009年呈增温增湿的趋势。尽管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在最近20年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流域增温幅度越来越大,最近20年增幅达0.5℃/10a;②道街坝站径流量在1958年-2000年间检测到了显著的增加趋势,且增幅越来越大;③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加速了道街坝站径流量的增加趋势;④由于径流量补给来源及其比例的不同,各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受冰雪融水径流补给的嘉玉桥和道街坝站,径流量的增加由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引起的冰雪融水径流量增加共同影响,而气温升高对径流量的影响与冰雪融水径流所占比例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沙坪坝库区气象站观测1956-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累积距平统计量与信噪比检验方法,对62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沙坪坝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都出现减小的趋势,不考虑量纲差异,其降低速率具有相关性,大致年平均气温每下降1℃,年降水量减少171mm。四季气温变化趋势为春、夏两季平均气温基本稳定,秋、冬两季平均气温增加,四季降水量变化表现为春、夏两季降水量有所增加,秋、冬两季降水量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宽甸基准站2003至2004年地面站自动数据与人工平行观测期间的数据,对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了数据差异分析,分析结果为:自动气象观测与人工观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同时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包括观测方法和时间不一致以及仪器本身存在问题等;自动站的气温及相对湿度与历史资料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与社会服务,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人民长期观测太阳的运行,气温变化,降水变化,物候变化,自然景观的变化而逐步完成的。而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着本质的联系,水的物态变化又是诸多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云南省香格里拉气象站55a(1958-2012)的逐年气温、降水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资料,引入多元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多元OLS)、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多元VAR)和结构方程模型,基于Morlet连续复小波(Cmor)变换的主周期数据,探索未来50a香格里拉气温等气候环境要素的定量预估模型、变化趋势及5个主要气候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未来50a内香格里拉的气温以0.44℃/10a的速率升高,50a后气温将升高2℃左右;降水以围绕平均值做周期振荡为主,并以14.7mm/10a的速率增多;绝对湿度以0.06 mg/L/10a的速率增大,并有明显的周期振荡;相对湿度以-0.96%/10a的速率减小,并有周期振荡;年霜日数以-2.8d/10a的速率减少,并有周期振荡。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显著相关,气温变化对湿度和霜日数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气温的持续升高是除降水外其他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1991-2000年,十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数据,分析索伦镇四季气温状况、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大小及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索伦镇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约431.9mm,属于降水量较少的地带,且雨热同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1~2010年那曲地区西部班戈县和申扎县的气温、降水等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区气候要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那曲地区西部初夏干旱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80年代次之,21世纪最少,显然,那曲地区西部初夏出现干旱频率进入21世纪以后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中旱和重旱出现频率越来越少。而2010年5~6月那曲地区西部两站降水总量仅为62.9mm,较历史同期(149.5mm)偏少6成。其中,申扎县雨量之少位居历史第1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数据,分析了2020年4月22日至23日和2020年4月23日至25日拉萨两次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月内出现的天气过程从环流特征、影响系统、各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以及地面要素的相应变化特征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环流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结果表明,2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均为低涡切变和北部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的结果。中高纬槽脊、低涡切变、高空急流以及低纬度两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不同,造成了2场过程降水强度、影响落区以及持续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青藏高原南缘地理环境状况及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过渡地带,是西风带、南亚季风的交汇区域,对于气候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文章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等手段,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南缘的土地利用/覆盖、植被、降水、温度、人口和夜间灯光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状况及其变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南缘土地利用覆盖以森林为主(48.62%);植被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区和东部,东部植被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区域降水集中在每年6—9月南亚夏季风时段,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之势;气温北低南高,空间差异大;除南部边缘外,人口密度整体偏低,夜间灯光覆盖率2013年仅为10%左右。近30年来,青藏高原南缘区域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区域内气温显著升高,高海拔区域、夜间的温度升高更快;中东部降水显著减少,西部部分区域降水增加;在气温和降水变化影响下,中西部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普遍增大,东部则略有减小。人文环境方面,近年来区域中南部人类活动有所加强,区域内居民点增多,中部和南部的印度、尼泊尔境内人口密度增大;1992—2013年夜间灯光覆盖面积扩张了2.5倍,其中85%以上的扩张区域位于印度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