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78-84
家庭抗逆力研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宏大背景中进行全面考察.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广西民族地区17个残障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抗逆力三层次理论诠释其抗逆进程,通过提取其中蕴含的群体价值与概括意义来划分抗逆水平和家庭类型.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残障儿童家庭,并据其生态系统中保护因素的多寡而生成不同水平的抗逆力,家庭抗逆力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原生城市家庭>传统民族家庭>主动融入城市的家庭>受到冲击的农村家庭.本文所呈现出的民族地区残障儿童家庭抗逆生态图景,有助于家庭在残障儿童的护育过程中识别、传承民族的自然与文化特性,并通过主动拓展资源以获取抵御逆境的自生力.  相似文献   

2.
张玲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78-84
家庭抗逆力研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宏大背景中进行全面考察.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广西民族地区17个残障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抗逆力三层次理论诠释其抗逆进程,通过提取其中蕴含的群体价值与概括意义来划分抗逆水平和家庭类型.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残障儿童家庭,并据其生态系统中保护因素的多寡而生成不同水平的抗逆力,家庭抗逆力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原生城市家庭>传统民族家庭>主动融入城市的家庭>受到冲击的农村家庭.本文所呈现出的民族地区残障儿童家庭抗逆生态图景,有助于家庭在残障儿童的护育过程中识别、传承民族的自然与文化特性,并通过主动拓展资源以获取抵御逆境的自生力.  相似文献   

3.
张玲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78-84
家庭抗逆力研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宏大背景中进行全面考察.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广西民族地区17个残障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抗逆力三层次理论诠释其抗逆进程,通过提取其中蕴含的群体价值与概括意义来划分抗逆水平和家庭类型.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残障儿童家庭,并据其生态系统中保护因素的多寡而生成不同水平的抗逆力,家庭抗逆力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原生城市家庭>传统民族家庭>主动融入城市的家庭>受到冲击的农村家庭.本文所呈现出的民族地区残障儿童家庭抗逆生态图景,有助于家庭在残障儿童的护育过程中识别、传承民族的自然与文化特性,并通过主动拓展资源以获取抵御逆境的自生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上海市3662名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小学生面对的应激性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多数中小学生能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策略来处理面对的困难;大部分中小学生是具体有一定程度的抗逆力的,除了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外,其中2%的学生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39%的具有中等程度抗逆力水平的学生还有很大抗逆力提升的空间。研究认为,抗逆力是中小学生有效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潜在能力;提升中小学生的外部保护性因子和内部保护性因子是提高其抗逆力水平的切实途径;应激性生活事件如果得到重视,并有效应对,可以成为抗逆力提升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中小学生抗逆力实验研究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有2%的学生抗逆力水平较低,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有39%的抗逆力中等程度学生还存在较大的抗逆力提升空间。对于抗逆力某一个因子有效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逆力水平对中职生学业倦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方法:以H市某中等职业学校一到三年级4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职生抗逆力、家庭支持、学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中职生的抗逆力水平和家庭支持与学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都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抗逆力水平与家庭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在中职生抗逆力和学业倦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中职生抗逆力水平能够通过提升家庭支持,进而降低子女学业倦怠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亟需重视学生面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加强心理韧性,同时家长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降低学生学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家庭抗逆力影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福祉。本研究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四省市860名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社区、机构和学校/幼儿园应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政策保障、干预服务、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家长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家庭信念,主动寻求多方面支持,提升家庭抗逆力。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22,(1):68-78
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摆脱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促使其更加健康地学习、成长和发展。以L村为例,运用抗逆力理论分析框架和个案研究法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现状,借鉴孔普弗(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抗逆力模型分析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五种风险因素和六种保护因素。同时将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结合,运用鲁特(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重构,促使其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正确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9.
蒋帆  姚昊 《中学教育》2022,19(1):43-53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对家庭背景、学校氛围与学生抗逆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标OECD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四省市抗逆力表现略低于国际水平;家庭背景层面,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学生抗逆力提升更有效,而家庭社会资本则无显著影响;学校层面,学校氛围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抗逆力;学校氛围和家庭背景对学生抗...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内高班学生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应对生活、学习等问题的,他们的抗逆力水平如何,本课题拟在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调查》(上海市教科院沈之菲主编)来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内高班学生抗逆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借助家庭抗逆力理论探究寒门大学生家庭抗逆力的建构情况和实现学业逆袭的动态机制。发现寒门学子在学业逆袭过程中并不一定具有一致的家庭正向性支持,相反,这个过程呈现曲折性和多样化的样态:对于始终具有强家庭抗逆力的寒门学子来说,家庭信念、组织以及沟通系统中父母与子女的合力有利于提升个人奋斗力从而实现学业逆袭;弱抗逆力的家庭普遍缺乏正向情绪的积累,部分家庭通过和解与转变也能增强抗逆力,而消极应对的家庭最终在重要他人介入和自身韧性的支撑下达到积极结果。家庭物质支持和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可是实现学业逆袭的必要条件;正向沟通和积极情感积累是实现强抗逆力的重要支撑,这是寒门家庭容易忽视却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12.
从2000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其目的是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将来为祖国服务。内高班学生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应对生活、学习等问题的,他们的抗逆力水平如何。课题拟在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内高班学生抗逆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9,(9):19-26
社会风险叠加与家庭观念嬗变引发处在危机旋涡之中的"高风险家庭"频现。基于家庭抗逆力理论视角,应对高风险家庭问题的基本模式经历了从"危机外在干预"向"内生动力培育"的转变。在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中,为有效应对高风险家庭危机,培育该类家庭之抗逆力,应重塑以正向增能为目标的家庭内部保护因素,建构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内外部协同的方式,恢复该类家庭的社会功能,进而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北京市青少年抗逆力问卷调查,对266名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抗逆力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对应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困生面临学业困境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风险,而其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相对较弱,无力平衡。文章提出要积极提升学困生的抗逆力,帮助他们通过激发自身内在保护因素,发掘身边外在保护因素,找到应对学业困境、获得积极成长的力量与资源,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承受力太差、经不起挫折的报道常见报端。被教师或家长批评、考试成绩不好、被同学欺负等,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引发中小学生的极端行为。于是,“挫折教育”被提上日程,“吃苦夏令营”应运而生。但是,挫折承受能力是不是通过人为创设一些挫折或艰苦的情境就能提高?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心理学中关于抗逆力的研究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抗逆力”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抗逆力,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使个人遇到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发挥健康的应时策略。如何提高学生的抗逆力?心理学家这样告诉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学生以正向的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第二期"抗逆力:当代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首都图书馆开讲。来自北京市家庭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及关注家庭教育的家长等200余人参加。什么是抗逆力?抗逆力培养对儿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具有抗逆力的儿童有哪些特征?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抗逆力研究的先行者田国秀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对家长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抗逆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所高校的320名职业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1)在性别变量上,男生的抗逆力水平高于女生;(2)抗逆力与积极的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3)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积极...  相似文献   

18.
拟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工具对大学生的抗逆力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大学生总体抗逆力的发展水平及状况,进而,针对大学生总体抗逆力发展水平及状况提出加强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措施,即:在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广泛开展抗逆力学习;对抗逆力较弱的大学生积极开办抗逆力相关小组;对抗逆力很低的大学生需要重构其个体精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宏志中学是一所专门招收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学校。很多宏志生来自单亲家庭,家庭成员身患重大疾病家庭,突遭家庭变故的家庭。这些学生成长过程中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抗逆能力。如何激活宏志生的抗逆力,培养他们"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宏志中学从当前宏志生的现状调查入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始了课题实验研究。联袂科研,创建特色预防和干预网络我校与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一起参加了"抗逆力的途径:青少年抗逆力国际比较研究"课题,并借鉴国际研究成果,把我校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14个研究基地、1500多名青少年的混合研究,验证了在文化和环境基础上人们对抗逆力涵义理解的四种命题:(1)除了全球性,青少年身处的文化性、环境性因素都会对其抗逆力的形成产生影响;(2)抗逆力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形成该抗逆力的具体文化和环境;(3)影响青少年抗逆力形成的因素与能够反映青少年的文化背景显著相关;(4)个人与其所处文化环境之间张力(tension)的解决方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体与抗逆力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