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式摔跤是竞技双方运动员身体上进行直接对抗的重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运动员掌握技术、提高成绩的基础。力量训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结果,所以摔跤运动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摔跤的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密切结合摔跤的力量训练;对于摔跤的力量训练并不只是的增大力量,而应在训练运动员最大力量的同时训练力量的爆发性与速度性;力量训练的方法对于运动员力量的增加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训练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训练成果,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爆发力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肌肉输出功率的大小,从外观上看就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表现出来的跑、跳的速度和幅度。这一能力取决于运动员肌肉的力量、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功率输出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运动的具体表现。这里所说的肌肉力量主要包括肌肉的最大抗负荷能力、肌肉力量的最大输出速率等;速度是指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速度;而动作速度的配合则需要身体协调运动,身体协调运动指  相似文献   

3.
探索我国优秀男子帆板运动员在专项力量训练中的评价指标和相关因素,对帆板项目的上肢向心力量训练及其监控与评 价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国帆板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帆板力量训练应该以提高功率为核心,而提高功率的 关键是提高动作速度.最大上拉速度可以作为评价卧拉峰值功率的敏感指标.较大卧拉重量对于提高帆板运动成绩没有显著贡 献,建议减少在卧拉训练时大重量杠铃的训练,加强中小重量的力量速度和力量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运动训练学和一些有关阐述力量的文章中,经常采用“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的概念,如,1983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第41页提到,绝对力量(也称极限力量),是指运动员用最大力量去克服阻力的能力。相对力量是表示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绝对力量。1984~1985全国运动训练学讲习班  相似文献   

5.
加长性收缩这个术语是近年新出现的一个训练术语.现有的来自前苏联的大部分文献似乎表明,他们在训练中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加长性收缩练习,而这种练习能使爆发力显著地改善.爆发性能力或爆发力的定义为力量除以时间.它的改善表现为力量的增加(力)和时间的缩短(速度).一般来说,爆发性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是紧密相连的.一、加长性收缩爆发力训练的目的之一,加长性收缩在一个快速的爆发性收缩中募集数目尽量多的运动单位(肌肉纤维).肌肉研究表明,在一次正常的最大随意性收缩中只使用相当少的一部分运动单位.田径各个项目几乎都在使用的心理准备,就是一种为募集较多数目运动单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浅析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即为:赛艇运动员在完成划浆技术动作过程中,神经肌肉克服内外阻力的活动能力,由此可知,专项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的重要性.它是影响赛艇运动成绩的基本因素.所以,专项力量的训练,受到国内外教练的普遍重视.虽然他们的训练方法各有不同,但其训练原理是一致的.即发展肌肉克服外界对船的阻力而产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力量素质是人体或者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外部阻力的能力,是运动员快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所在。从古至今,力量素质训练都是运动训练的首要任务。有关研究表明:田径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跟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与耐力呈正相关。高考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SAQ训练是一种集速度、灵敏性及灵活性、快速反应、爆发性反应的综合训练。SAQ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并能发挥他们最大能力;使阶段性训练平台提升,通过少年儿童运动员的SAQ训练提高了他们的专项成绩和专门素质、专门力量。并在文中介绍了少年儿童运动员SAQ训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系统,根据测试评估结果,确定合适个体的训练阻力和动作速度,并要求运动员以准确的节奏、力量控制进行训练。分析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特征和效果,创新训练手段,探讨理想的训练方案,更好的提高运动员下肢肌肉运动能力。福建击剑、跆拳道、足球、女子排球运动员应用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系统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后下肢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跆拳道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巧。弹震式阻力训练是利用弹性阻力训练的方法,通过在肌肉收缩时产生震动波,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力量的增强,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能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稳定能力。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弹震式阻力训练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能提高运动员的参与度,更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因此,在跆拳道训练中引入弹震式阻力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30 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无氧能力与其它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  相似文献   

12.
刘维 《体育风尚》2021,(5):73-74
短跑运动是一项十分激烈的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短时间内的稳定性和爆发性有较高的要求。提升核心力量对于运动员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国军  巍魏 《游泳》2013,(4):78-79
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绩大多依赖于肌肉力量,游泳作为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项目,由于水对人体的阻力及对胸腔的压力,力量是游泳运动员的关键素质之一,因此,力量训练是提高游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SRM功率自行车模拟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SRM功率自行车使用不同档住无氧测试结果的比较,并与场地原地起动训练结果对比,对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能力的实验室测试、评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使用SRM功率自行车9~13档进行15s起动测试和场地166m原地起动训练,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SRM功率自行车在选择不同档住进行测试时,Pmax除了在9~10、10~11、11~12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各档住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SRM功率自行车11档测出的TPmax、TCmax、Cmax结果与场地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运动员最大功率和总功率输出水平是运动能力的基础,专项最大功率的出现取决于环境阻力和选取与环境阻力相匹配的最佳传动比,阻力或频率的改变都会使人体输出功率改变。2)使用SRM功率自行车进行测试时,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同,选取合适的档住,在实验室模拟场地原地起动166m训练,11档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刘耀荣 《体育世界》2013,(4):102-103
在专项技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力量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力量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是如何选择适宜的训练工具和手段,有效提高运动员力量和快速用力能力,是所有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杠铃这种传统阻力练习方式的分析,从生物力学方面揭示杠铃训练的特征,为正确认识和应用杠铃阻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少儿的力量和运动成绩反复地克服阻力提高力量的训练被认为是抗阻力量训练(RST),它是大多数运动员训练的一部分。“抗阻力量训练”这一术语指的是力量训练的一般形式,例如:举重训练,健美训练,电阻力等等。抗阻力量训练已被证明能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各个项目中最主要的素质。力量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展以及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因为任何素质和技术的掌握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从现代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来看,人们不再是盲目地追求单一的大力量训练。把力量训练与专项的要求紧密地结合,已成为有效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训练方向之一。一、跳远、三级跳远的专项力量素质的确定按力量的训练学特征来看,力量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了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在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实验法对中国矿业大学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运动员通过一段时间的以增加游进阻力为主的水上力量训练后,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比以增加推进阻力为主的水上力量训练后的成绩提升幅度大,并且呈显著性差异,建议教练员在进行水上力量训练安排时,重视运用游进阻力训练方法来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短跑是短时间、爆发性的极限运动。因此,需要运动员有非常强的力量。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功能,即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将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身体素质在完成动作中表现出来。功能性训练体系中,“Olympiclifting”提高运动员功率输出能力,“Plymetrictraining”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能力,核心区力量练习、稳定性训练保证训练高效。在运用时,功能性训练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要遵循“力量分期训练”理论,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要注意动作模式难度和功能性进阶,选择好适合运动员实际水平的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