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六堡茶产业的逐步壮大,对六堡茶的各项化学指标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改进六堡茶的加工工艺,有利于加快六堡茶的标准化发展步伐,确保六堡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化学成分,贮存环境、贮存时间、发酵方式等对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六堡茶化学成分的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六堡茶成分变化的机理研究、功能性和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淑梅 《大众科技》2013,(6):198-199
研究认为优越的天然环境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良好条件,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关键。据此三个主要因素,开发人员设计和实现了六堡茶发酵罐与精制机械联装。六堡茶发酵罐的实现,实现了六堡茶精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程控化。  相似文献   

3.
何梅珍 《大众科技》2013,(5):157-158,123
当前六堡茶需要较长的陈化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水平,因此探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于提升六堡茶的质量有着较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六堡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六堡茶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茶叶,该茶具有特有的保健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广泛的应用于六堡茶虫害的药剂,该药物用量少,杀虫效果好,为了避免农药残留对六堡茶茶品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的方式对六堡茶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检测,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回收率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欢  滕建文  韦保耀  夏宁  黄丽  尹世磊 《大众科技》2022,24(2):40-44,21
以六堡成品茶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不同极性部分进行胆汁酸结合能力测试,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化学成分测定.最后用相关性分析找出具有胆汁酸结合能力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胆汁酸结合能力与特征物质、多酚与多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六堡茶中具有结合胆汁酸能力的主要为酚类成分,除酯型儿茶素外,没食子酸(GA)与总酚含量也...  相似文献   

6.
六堡种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现主要分布于广西苍梧、贺州、八步、蒙山、昭平等地,由于该品种属地方有性系群体种,性状混杂,产量偏低,从中选育出发芽期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超过原种的株系,并培育成新的优良品种,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从而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茶之为饮,衣食百姓”。种茶、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云南的白族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所产的下关沱茶、苍山雪绿、感通茶等都是优质名茶。特别是下关沱茶,被称为“云南三宝”之一,远销世界各地。喝茶时,白族人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在茶中加入不同的配料,使之风味各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茶礼“三道茶”。可以说,三道茶是白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泾阳茯茶如何面向新丝路沿线法语国家推广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法国为例,介绍了茶在法国的传播历史,详述了泾阳茯茶的历史传承及产品价值,总结了对法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应对策略,旨在帮助泾阳茯茶扩大国际知名度,推动茯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利用率低、茶产业效益偏低等突出问题,依据少数民族生产和食用酸茶的传统,以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开展新型生物茶产品――泡制型酸茶发酵工艺技术研究,为夏秋茶树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同时丰富了生物茶产品的种类,提高茶产品价值,满足人们的保健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资源丰富,本底较好。新时期,茶旅一体化处于提升阶段,激活茶经济是提升茶旅一体化的前提。根据国内外茶经济的发展大局,结合茶经济的现状及茶资源概况,从空间上可将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局势分为"优化区域、重点区域、一般区域和补充区域"等4种区域类型。为促进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要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规划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喝茶的历史很久了,据古书上的记载,我国在公元前三百五十年左右就栽培了茶树,比起任何国家都早。喝茶在我国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且还拿它来作为礼品或招待宾客,我国古诗上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茶叶最主要的成分是单宁,它的含量约是百分之十至二十四。单宁味涩,有杀菌的作用,还能把饮料中不干净的漂浮物带着沉淀下去。茶叶中还含有约占百分之七至十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及百分之六至十的果胶。在药物上很重要的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在茶叶里约含有百分之二至四。所以在古时候也拿茶叶当药来煎饮,就是现在也有时拿它当药用。茶叶中最宝贵的成分是维生素,鲜茶叶中所含的丙种  相似文献   

12.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内江科技》2002,(2):24-25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经常有价无货。在自然界中,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茶柄)中约含有2.4-2.8%。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收率较高,成本低廉,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云南科技管理》2020,(2):43-45
我国普洱茶分布在云南省,云南省是世界普洱茶茶树的原产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历史驰名中外。随着普洱茶接受度越来越高,普洱茶产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目前,由于欧美、日本的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微生物的限量值要求较国标更严格,给普洱茶出口带来一定影响。通过探讨普洱茶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借以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他钻研茶道多年,在总结和挖掘历代学者对茶食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六堡茶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茶叶产业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几年保持在8%~10%的逐年增长率,在东盟经济贸易区中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优势,但广西茶叶也面临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挑战,且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对广西茶叶质量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川芎、西芎、茶芎由于药名相近,且地方性药材标准收录各有不同,历史溯源也曾有混用的情况,故临床上常有混淆茶芎与川芎、西芎的情况发生。川芎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等,是如今方药配伍中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并广泛应用在如川芎茶调颗粒、速效救心丸等制剂中。川芎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至《山海经》中提到的“芎藭”,《神农本草经》中也以“芎藭”收录。川芎原本是芎藭中的一种,因为产地在蜀川,故称为川芎。历史上,芎藭的产地众多、各品种来源混杂,甚至在历史上还存在和藁本或同属近似植物混用的可能,所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8.
蔡巧玉 《科学中国人》2009,(11):104-105
茶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已经流传千年,而今,仍未被历史遗忘,反而散发出更为浓郁的幽香。随着科技的发展,优质茶叶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茶提取物制品同样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湖南农业大学的刘仲华教授,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与茶相关的岗位上,种茶、讲茶。提取茶,用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把对茶的研究发挥到极致,对科研的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区六安瓜片名茶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名茶在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大别山区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 ,具有优质的茶生地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论文在六安瓜片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指出 :六安瓜片历史品牌流失严重 ,茶生地环境面临恶化 ,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制约了瓜片产业化发展 ,瓜片扶持资金存在问题较多 ,茶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论文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 ,促进瓜片产业化发展。引入招投标机制 ,确保茶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优质高效。以GAP制度为标准建设茶叶生产基地 ,实现六安瓜片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恢复和发展六安瓜片  相似文献   

20.
<正>盐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成立于1998年,是盐津县的茶叶龙头企业,公司依托盐津县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悠久的茶历史、茶文化,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盐津的茶产业,主营绿茶、花茶、苦丁茶生产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