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确定图书印数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图书印数及出版社库存规模,恐怕是摆在每个出版社管理者面前的最捉摸不定的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出版社某个业务员发错一笔书导致货款无法收回受到行政的或经济的处罚,而某种图书因过量生产,造成大量积压则不闻不问。有的出版社一年利润不过100万元,库存码洋却达1OOO万元以上。造成库存过大的直接原因在于图书的过量生产,主要表现为品种的过量和印数的过量。另一原因就是某些图书的印数极不合理。 图书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编辑加工费、排版、校对费、制版费、稿酬、管理费用等。可变成本包括印刷工本费、材料费等。一般而言,固定成本是平均摊入印数中的,印数越大,每本书摊入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因而出版社获利越大;印数越少,每册书摊入固定成本越高,出版社获利也就越少,甚至出现亏损。 印数过少导致出版社无利或亏损,印数过大导致库存积压,也会  相似文献   

2.
解决库存图书必须标本兼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有效的库存图书,是出版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多数出版社的库存图书已超过图书的年总销售量。据分析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出版社库存图书已经  相似文献   

3.
张涛 《中国编辑》2005,(5):41-43
图书市场的繁荣,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随之也带来了库存图书暴涨的现状。最近,据一次出版研讨会上透出的信息,中国库存图书码洋达到300亿元,若往全国560多家出版社头上平摊,每家达数千万元。就这个数字,业内人士还认为是保守的,它不包括在途商品,以及未能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集体、个体书店等社会发行渠道的库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山西科技出版社沿用旧的管理模式,依靠课本过日子,吃大锅饭,本版书不挣钱,有时还赔钱,库存严重积压,出版社的发展举步维艰。具体表现在出书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策划,缺少“拳头产品”,没有定位、没有特色。山西科技出版社的主要矛盾是在选题与图书结构上,因而优化结构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保证。出版社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必须针对社里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调整和优化结构。调整结构包括调整出书结构、人员结构和机构调整。出书结构的调整是主要的,是根本,人员结构和机构的调整都是随着出书结构的调整而进行的,它…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转企改制,资产清理工作必须要做。据统计,我国出版社现有图书库存码洋基本接近全年生产总码洋。事实上,这个数字包括库内和库外两大部分。库内为"显库存",因随时可清可点而自知家底;而许多既未结账又未退书入库的一大批图书,也属库存产品,这些库外的库存产品情况复杂,不易盘清,不妨叫做"隐库存"。转企改制,相当多的"显库存"图书报废处理的周期缩短,盘活、继续销售的工作也在逐步加快节奏。作为"隐库存"的图书,亟须及时梳理,寻求处理良方。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出版业5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出版社出版图书结构不合理,部分书店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图书库存积压,书店退货量大,从而导致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互指责,意见分歧。如何冷静分析,理顺社店关系,加强社店联合,降低退货率,使社店真正按市场调节的规则来运作,互惠互利,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这已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研究的焦点。笔者在此谈点个人意见。出版社造成库存积压和退货率上升的原因出版社的领导、编辑…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转企改制,资产清理工作必须要做。据统计,我国出版社现有图书库存码洋基本接近全年生产总码洋。事实上,这个数字包括库内和库外两大部分。库内为“显库存”,因随时可清可点而自知家底;而许多既未结账又未退书入库的一大批图书,也属库存产品,这些库外的库存产品情况复杂,不易盘清,不妨叫做“隐库存”。转企改制,相当多的“显库存”图书报废处理的周期缩短,盘活、继续销售的工作也在逐步加快节奏。  相似文献   

8.
高库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图书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以某出版社为例,分析库存加剧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2008年,某出版社全部库存图书2145种,占全国约24.5万种的0.8%,库存图书码洋4 493万元,占全国出版社总库存约500亿元的0.9%,说明该出版社的库存量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图书库存规模浅析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黎隆安对于图书的库存,是出版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出版社在发行工作中如何把握本版图书的库存规模问题,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测算方法。本文将尝试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初版...  相似文献   

10.
据2005年《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5家),2004年图书库存册数为41.64亿册,库存金额为449.13亿元,2003年的图书库存册数为38.54亿册,库存金额401.38亿元,2002年的图书库存册数为36.89亿册,库存金额为343.48亿元.  相似文献   

11.
出版社除了印制图书外,还有管理商品的职能。业务部必须安排图书的储存,并把书发给客户。大多数独立的出版社指派一名发货督导员协调这方面的工作,他直接对业务经理负责。如果业务经理或财务管理员也兼印制承办人,发货督导员就成为出版社商品流通的主要管理人。调查表...  相似文献   

12.
图书经销商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图书经销商构成复杂,有信誉好坏、规模大小、销售能力强弱等差异;图书经销商还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对出版社的经营效益、竞争实力和经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就要求出版社细化营销工作,强化对图书经销商的管理,不断优化图书经销商的结构,以建立优质的销售网络,降低经营风险。图书分销市场对外资的开放,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要求出版社加强对图书经销商的管理。出版社对图书经销商的管理,主要包括图书经销商的选择、分类分级管理、对图书经销商的激励、发行折扣管理、库存管理、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库存图书是出版社国有资产的主要部分,是支撑出版社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在出版社经营活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资料统计,2001年上海出版社的存货(下同)近4.1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292.3%,其中库存图书占存货72.7%.库存图书的积存,不仅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而且隐匿着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图书出版业进一步发展,应引起出版经营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图书积压是多年来造成的一种顽症,令出版发行界大伤脑筋。究其病因,十分复杂。有渠道不畅,宣传不力,盲目印造,哄抢选题,脱期出版,等等。 图书积压的病源在出版,病体在发行,受害者发行也。但是,在出版界议论图书积压时,人们的目光往往射向出版社,××出版社库存书有几十万元,××出版社库存书几百万元,××出版社库存书达千万元以上等等。这种议论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图书积压的担子在新华书店的肩上更重。据笔者了解,1993年全国新华书店库存书总计达30亿元,1994年全国新华书店库存书总计仍达24亿多元。我国最大的图书发行机构——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1993年库存图书3741万元,1994年库存图书高达9297万元,库存上升了148.55%。仅以93、94年为例,北京发行所每年内部报废图书金额均在200万元以上。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图书积压的担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极大隐患。在出版界,图书库存积压过重已经成为出版社经营风险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库存,激活出版经营,增进出版社效益,已是出版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引进精益生产方式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用以指导图书生产,以期从基础环节上解决出版社图书库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出版社图书库存控制现状 在计划经济年代,图书是按计划生产、销售,库存被作为资产,不存在销不出去的问题,因此,一般不考虑库存控制.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一词,与商流相对称,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实体运动的经济活动.所谓出版社物流组织,是指出版社按照图书商品交易的要求组织相应的图书实体运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18.
姚德海 《出版经济》2001,(10):30-3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图书市场的不确定性,图书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出版社大量图书库存的积压。这不仅占用了出版社的资金,而且带来了出版社的经营风险,阻碍了出版社稳定、持续的发展。为减少图书的库存,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库存管理是出版社和书店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制约了图书销售量.而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库存管理特别适合科技出版社与各零售书店间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论图书库存     
图书库存是图书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暂时停滞。由于图书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步,流通环节中就必须有一定量的储备来弥补这个差异。所以,图书库存是书店维持正常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