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静 《记者摇篮》2009,(12):78-78
地方电视台作为中国电视网中覆盖面积最小的一级电视媒体,处在新闻宣传事业最基层,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设施以及办台经验等许多方面都难以与大台相比,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地方广播电视台应充分利用本土优势,以丰富充实、鲜活特色的节目内容争取本地受众,  相似文献   

2.
法国国际电视频道———电视 5台 (TV5) 9月 1 3日发布新闻说 ,最近该台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节目覆盖率大大增加。法国电视 5台 (TV5) ,是法国、瑞士、比利时和加拿大合办的国际法语电视频道 ,主要播出电视剧、电影、教育节目和时事节目。今年 7月 ,法国电视 5台与哥伦比亚电视运营商Superview达成协议 ,从此“通过有线电视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 3 0 .6万电视家庭都可以收看到法国电视 5台的电视节目”。该台人士欣然坦言 ,目前“在哥伦比亚全国有 66万多电视用户在收看法国电视 5台的节目 ,占哥全国付费电视市场的 60 %”。8月 ,法…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现代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也是三大广告媒介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收视率在各台节目的编排、广告销售上的影响与口俱增。但是,对电视节目的评价,任何一种办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它应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工程。一个电视栏目或节目办得如何,有多种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分析的结果。单纯的一种评价方法不  相似文献   

4.
韩涛 《记者摇篮》2008,(3):40-41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家愈来愈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各台都想凭自己的看家本领、以自己的特色立足市场,抓人眼球。于是,有的大打定位牌,"快乐中国"、"人文中国"、"故事中国"、"幽默中国"等各种概念纷纷出炉;有的以人才立台,不惜重金网罗各种优秀电视人才;有的侧重自办节目,有的则以电视  相似文献   

5.
邓艳昕 《东南传播》2012,(8):171-172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愈加明显,特别是最近电视婚介节目的热播,其娱乐化的节目形态,引起热议不断。本文试从中国电视婚介节目娱乐化倾向的现状、表现、存在问题及其如何正确引导电视婚介节目走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面对着雄厚的国际资本和强势的跨国传媒集团的进入,必然会对电视行业本身及其从业人员带来严峻挑战,作为电视台“门面”和形象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如何迎接挑战,与之相适应的新标高是什么呢? 一、世界眼光和民族情结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竞争的最终  相似文献   

7.
海外传媒     
《传媒》2008,(2):77
俄即将开播“中国”频道播报有关中国新闻;法国电视一台一节目制片人因制作辱华节目而丢职;微软牵手两大巨头企业进军韩国IPTV市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八.杨伟光教授从世界电视发展的前沿入手,分析了中国电视与世界一流大台的现实差距,确立了经典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并就此展开了对中国电视艺术价值实现和内容生产的理论考察,着重分析了中国电视艺术生产战略中的优秀节目为王、精品意识、大制作等一系列论题,进而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电视在理论、机制、组织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大视野,寻找差距,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了解国际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走向,进一步开创我国电视社教节目的新局面,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日中媒介交流中心于4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日电视社教节目研讨会”。如何评估电视社教节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办好电视社教节目特别是语言教学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提高对新技术手段的综合利用?这些都是进一步提高电视社教节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继光  曹军 《新闻天地》2002,(11):40-41
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开始走向国际化。面对内部同业之间的竞争和境外强势媒体的介入,地方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应对,才能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办台思路,准确把握频道定位,不断创新节目内容,以"地方化、专业化、异质化"来了强化地方电视媒体的特色和竞争力。办台思路:地方化相对于抢滩我国电视传播领域的国际传媒业巨头而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的不断落实,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站迅猛发展,每一台、站的每套节目都要有它的覆盖网。随着事业建设的发展,这些覆盖网会越来越大,要使各台、站的节目都能经济有效地覆盖,就必须有一良好的覆盖规划,否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的优化是广播电视软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起步至今,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日趋成熟,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比重越来越大,电视新闻评论员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在电视新闻节目这一话语场中,电视新闻评论员已成为一个深刻的影响因素,考察其从缺席到出现、从成熟到专业化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介入与否、如何介入、以何种立场介入,有助于廓清我们对电视新闻评论员所担当角色的认知,也有助于我们观察电视新闻话语的流变.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电视台是新闻立台文艺兴台,一台综合性、主题性的电视晚会或庆典节目,投资大,动用人员多,影响范围广泛,是很多电视编导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良好舞台。但是如何创作出一台质量上乘,集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于一体的节目,是节目导演最需要仔细斟酌、考虑的。下面就从导演的创意性方面谈谈一部分节目的观感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电视,无论是受众还是创新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威胁与挑战。相对于党的喉舌——央视和办台经验丰富的省级卫视而言,地方电视台生存空间受到的挤压不言而喻。然而地方电视媒体的资金实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办台经验等诸多方面较央视和省级卫视都比较匮乏,最终出现节目市场占有率低、受众面窄等一些列问题。如何发挥地方电视台的区域优势,如何在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中抢夺市场,已经成为地方电视媒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新媒体语境下的地方电视台发展路径初探不仅仅是各大地方台突破自我的发展以寻求发展,更是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市场占有率的"再次分配"。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12,(5):6
泰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台)是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新媒体、大剧院于一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近年来,为了有效应对新挑战,集团(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事业产业稳步发展。节目创新在挖掘草根感人故事的同时,注重节目的实用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的回顾———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和电视屏幕空前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从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建立开播到1978年20年的时间里,中国只建立了35座电视台。并且,每个电视台的节目播出量和覆盖范围都非常有限,一周平均只有两三次自办节目,每次也就是二三十分钟,其余都是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能收到一两个电视台的节目,广大乡村收到的节目信号很差,偏远地区甚至一个电视台都收不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电视事业…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电视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那么,无论是大台还是小台;无论是有线台还是无线台;无论是老牌台还是新建台,面对竞争都将要考虑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何以“立台”,靠什么去赢得观众,争得收视率,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更多的经济效益。既然大家都关注着同一个“焦点”,要想实现理想中的“良性循环”就更加不容易。 作为河南电视台节目的延伸与补充,都市频道以新闻节目为“龙头”,影视剧、文艺娱乐及经济服务类节目为“主干”,力求贴近百姓生活,服务都市民众。正是有了这样的“立台”思路,才在短短的时间里使影响力、收视率、亲和力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都市频道成功的“立台”除了有准确的定位、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格的管理体制和内部凝聚力等诸多因素外,节目的精品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一、精品意识是促进节目质量提高的潜在动力 “精品”从商业领域借用到电视节目的评价当中,有它的特指性。按照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张君昌同志  相似文献   

18.
品牌创造与栏目化操作的基本元素和规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丹 《声屏世界》2002,(2):15-17
中国电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节目化阶段、栏目化阶段、频道化阶段。电视的栏目化操作是时下一个大的趋势,而栏目化操作其实只是一个中期阶段。大家都在做栏目,可是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突破它?有关栏目操作的规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运作形态基本上是节目化阶段,还不存在栏目操作的概念,如《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都是节目,不是栏目。节目化操作时期,是以制作人为核心的时期,适合中国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到整齐划一,有固定时长播出的栏…  相似文献   

19.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