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太极拳和篮球运动对老年人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年人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和篮球运动都可以对骨骼系统形成良性刺激,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老年人骨密度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与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但可能是运动强度或是运动年限的影响,篮球运动在骨密度和和骨矿物质的保持方面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忠山 《体育科学》2000,20(1):79-81
采用同位素及生理生化的方法连续多年追踪研究了从事太极拳运动对老人骨矿物质、骨密度、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可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性刺激,可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运动和骨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也是运动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41年Albnight就首先报导缺乏体力活动会影响骨中无机盐沉积,易形成骨质疏松症。以后又有人证明,运动还可以逆转骨质疏松症。缺乏运动、长期卧床,将使尿钙排出量增加,即使减少饮食中含钙量,也不能防止钙的排出量增多。其原因是缺乏重力应力对骨骼系统的作用,使骨的吸收率大于成骨速率。近些年来又发现过量的运动又会使人体内性激素分泌量减少而削弱骨骼系统。长时期持续运动,可以使运动员或健康的非运动员尿钙排出量增加20%—30%。绝  相似文献   

4.
刘瑾彦 《体育学刊》2005,12(6):60-62
从生长期的运动与骨健康的角度来探讨生命早期的体育运动对人类健康作用的长期效应,说明8~18岁对人生后期的骨骼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应更加注重生命早期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m/min)、中等强度(18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端(PTM)及第四腰椎(L4)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骨量由于骨代谢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而补充雌激素后,骨丢失减少。2)单纯运动对骨量的影响:与OVX组比较,OVX+EX1组和OVX+EX2组胫骨的骨吸收减少(P〈0.05)、骨形成增加、骨量增加(EX2比EX1增加更多),OVX+EX3与OVX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种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对腰椎产生有益的作用。3)对于运动和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在胫骨,3个联合组均比雌激素对照组和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骨量增多(P〈0.05)。在腰椎,无此协同作用。结论:去卵巢大鼠骨骼对于运动的反应与该部位是否是载荷直接作用部位和去卵巢大鼠是否补充雌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健身科学》2008,(7):8-8
希望保持骨骼健康的人经常被医生或营养学家告知要补充充足的钙质。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最近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向美国成年人(19岁以上)推荐的充足剂量(英文简称为AI)可能是过量了。营养学家原来的推荐剂量是19-50岁的成年人每日补充1000毫克钙,51岁以上的成年人每日补充1200毫克钙。  相似文献   

7.
老公宠你,从不让你粘手粗活儿?以为这样能有个好身材,其实不然。要想使骨骼挺拔健美,需要做得更多!即使每天都能够摄入足够的钙质——大约800毫克,其实大多数女人做不到如此,但也不能确保50岁后不发生骨质疏松。有些女人从20多岁起就出现了骨质疏松的问题。对大多数女人来说,从30岁开始,骨质流失的过程就在缓慢进行了。骨骼挺拔健美一生,还需要做得更多!维生素D与钙同补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每天大约400μ,身体是很难将钙吸收到骨骼中的。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能够制造出这种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但如果你涂上了一层的厚厚防晒霜…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的建立与训练效果评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林 《体育科学》1999,19(6):72-76
本研究对3月龄SD纯系雌性大鼠行卵巢切除术,成功复制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在对各运动要素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以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为目的的运动模型,并对不同强度运动后骨矿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3个月训练后的研究结果指出:适宜运动对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骨量在适宜运动范围内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研究发现,运动对OVX大鼠和SHAM大鼠的影响机制不同:运动对卵巢切除OVX大鼠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而处于生长期 SHAM大鼠的运动效应则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5—16 岁女子足球运动员体内钙含量和主要身体素质进行了测量, 发现她们体内钙营养不足, 骨钙含量高者身体素质较好, 骨钙含量与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量有关而同运动年限无关。  相似文献   

10.
Cochrane评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运动干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或锻炼)"为协作网提供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20篇,全部文献均为低质量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下降均有一定疗效;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方面,对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而对血清钙磷水平、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试验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有肯定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与骨质形成,而对降低骨质吸收的作用较弱.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较低,难以提供循证医学所需的最佳证据.因此,对于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的判断仍需更多质量高、内在真实性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
补钙必须长期进行,因为骨量的丢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补钙也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就一劳永逸。由于人体不能储存过量的钙,所以应该每日均衡补钙。空腹服钙吸收比率低,应该  相似文献   

12.
液体补充: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见解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关键点:1.最近的科学研究强调,在进行体力活动前、中、后保持机体良好的水合状态对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具有有益作用。2.保持正常水合状态需要对运动员在整个训练日改善饮水行为作出具体努力。3.体力活动中,自愿饮水量受饮料的口味、组成成分,以及饮料使用是否方便的影响。在为运动员设计补液方案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4.运动中补液量应能完全补充汗液丢失的量。其生理效益和对运动能力的有效作用已有很好的证明。5.运动后迅速完全的补液需要摄入氯化钠以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盐,补液量要大于汗液丢失量。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03 …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使骨骼年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一般将面部出现皱纹、头发变白作为衰老的象征。其实人体衰老最早的是骨组织。 医学研究证明:人在二十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衰老。骨衰老的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严重的骨质脱钙就形成了骨质疏松症。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是在50~7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脱钙现象逐渐加重,致使骨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骼的韧性和弹性降低,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骨丧失的骨骼最容易导致骨折,且骨折后常常不易愈合或影响关节的功能,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游泳与年老性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红星 《游泳》2001,(5):29-30
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提高及老年人的不断增加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及老年医学工作者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骨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年龄增长 ,骨量持续增长 ,皮质骨约在35~40岁达到峰值 ,松质骨略早。当成人骨量达到峰值并经历一段骨量相对恒定的时期后 ,随即伴随增龄开始发生骨丢失。不论男女 ,就皮质骨而言 ,大约在40岁左右开始丢失 ,松质骨丢失的时间则相对较早 (为35岁 ) ,其丢失速率亦高于皮质骨。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使发生骨丢失、骨…  相似文献   

15.
习太极拳人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清钙磷等指标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连续两年为28名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子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脂、骨钙磷代谢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明显改善以血粘度为代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2.可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血脂,增加HDL-C及HDL-C/TC比值,3.有效地减少机体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改善骨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16.
加强抗阻力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加强抗阻力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3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普通锻炼组(实验A组)、增加力量锻炼组(实验B组)和非锻炼组(对照C组),进行1年的实验.结果表明,C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锻炼A、B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B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增加力量锻炼组优于普通锻炼组(P<0.01).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在锻炼中加强抗阻力练习对防止绝经女性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有更积极的作用,它是一种促进骨量较全面增加的更有效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更好的运动疗法,其效果明显优于无力量练习的普通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峰值骨量(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其中,体育锻炼是提高峰值骨量的重要方式。少儿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对提高峰值骨量起到关键作用,但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峰值骨量的作用效果不同。目前研究认为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机制主要是力学控制,其次是生物因素,但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具体信号转导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量的影响与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十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m/min)、中等强度(18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端(PTM)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骨量由于骨代谢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而补充雌激素后骨丢失减少。(2)单纯运动对骨量的影响:与OVX组比较,OVX+EX1组和OVX+EX2组胫骨的骨吸收减少(P〈0.05)、骨形成增加、骨量增加(EX2比EX1增加更多),OVX+EX3与OVX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3个联合组均比雌激素对照组和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骨量增多(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胫骨对运动的反应与是否补充雌激素有关,激素和运动在减少骨量丢失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本文对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男性少年进行跟骨骨骼质量测试,结果显示: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少年在骨密度、骨强度和骨折风险指数上与非训练少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足球训练对提高少年的骨骼质量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成年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20.
宋来  谭虹 《冰雪运动》2011,33(2):42-45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等4种,其中维生素A与要求视力的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有关;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对运动员非常有益;维生素K与凝血有关。冰上运动员容易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运动能力降低,但过多摄入维生素并不能相应提高运动成绩。关键词:脂溶性;维生素;冰上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