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线阅读不是图书馆"读者流失"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线阅读是图书馆读者流失的主要原因.然而,阅读方式不等同于阅渎习惯,在线阅渎只足读者用户选择的一种阅读方式,真正改变读者阅读习惯的是电视.造成图书馆读者流失的主要原因,除了电视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外,其关键在于图书馆基础建设和服务的滞后以及图书馆公益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董甜甜  刘冉 《中国出版》2023,(12):25-29
在数字图像“狂飙”的眼球经济时代,真正的阅读应是“以我观书”,即阅读中充分发挥读者的主动价值,并产生对话。读者价值的产生建立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而纸质阅读对于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数字阅读无法替代的。文章提倡以纸书为载体的深度阅读培养,并依据读者价值供给能力将其分层为资深、普通及徘徊三种类型。下一步,要以发挥资深读者的引领作用、培育普通读者快速进阶、吸引徘徊读者真正入门三个方面精准服务,真正以读者价值来挖掘大众阅读的内驱力,以良性循环促进纸质阅读的振兴,不断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全民阅读水平高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推广,普遍将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起跑线.信息时代全民阅读网服务模式的创建,为儿童阅读推广奠定了现实基础.发挥全民阅读网的优势,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儿童阅读推广体系,实现实体空间推广与虚拟网络推广有效结合的全方位立体推广模式,开展儿童特色阅读服务,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少儿阅读的终极目标,需放逐经济利益的动机,摆脱功利主义;相关部门、出版界、阅读者等阅读价值链上的各种力量要协调发展,使少儿阅读真正回归自我状态下的生态阅读.  相似文献   

5.
在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图书产品供给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关系.全民阅读不同于经典阅读,大众有独特的阅读需求和行为特征.作为供给方的创作者和出版者,应该在兼顾迎合与引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大众阅读有的放矢地突破供给中的理念和实践困境.为此,创作者和出版者就必须大力提升优质畅销书的供给能力,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和出版宗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董莉莉 《出版广角》2015,(12):110-111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碎片化阅读有利也有弊,有关部门要加以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给读者创造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而不是让各种垃圾信息泛滥.在我们关注碎片化阅读利弊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怎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是阅读本身而不是如何阅读.  相似文献   

7.
不合时宜的分级阅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各界热议和关注儿童分级阅读的当下,我们也试图能厘清分级阅读涉及的方方面面,试图找到一条通往理想目标的最佳路径,但是愿望是好的,现实是,分级阅读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我们要探讨和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引进概念的本土化还有很长的一个过程要去摸索,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分级阅读体系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去探索。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毕竟在这条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和关注到这样一个话题。对于分级阅读,各方观点不一,众说纷纭,肯定的,否定的都有,只因各方站的角度和关注重点不一样。我们欢迎这种百家争鸣的态度,这也是一个新生事物要真正被接受和认可必然要走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此,仅希望提供一个观点的平台,以期在这些不同的观点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思考,在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在思考和感悟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在分级阅读的这条路上让我们能走得更扎实、更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民阅读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如何丰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建设书香社会,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是我们遇到的新课题.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阅读史的文明古国,虽然随着时代变迁、文本变革,人们阅读的习惯在改变,但阅读的体验,阅读的感悟,古今中外都是一脉相承的.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我们首先要重视中国阅读史的研究,从古代阅读传统和文化中汲取养分,使之服务于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功利性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倾向,大部分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图书馆等阅读推广机构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肯定并积极引导。功利性阅读源于实用主义、动机理论及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阅读推广的首要工作是满足读者功利性阅读需求,进而通过道德教育以及对全民阅读理念的倡导,完成功利性阅读向非功利性阅读的转变,实现真正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周国清  陈暖 《出版广角》2017,(24):35-37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阅读这样一件传统、私密的事情,也正在因媒介技术的更迭而变化,越来越呈现碎片化、娱乐化的特征.当下,在智能化浪潮之中,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未来的我们是否还需要阅读;智能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沉思.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阅读对学术研究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对学术研究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又有较深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数字化阅读这一日益普遍的阅读方式,在数字化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依然提倡进行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2.
功利性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倾向,大部分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图书馆等阅读推广机构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肯定并积极引导。功利性阅读源于实用主义、动机理论及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阅读推广的首要工作是满足读者功利性阅读需求,进而通过道德教育以及对全民阅读理念的倡导,完成功利性阅读向非功利性阅读的转变,实现真正的阅读。  相似文献   

13.
闫德权 《大观周刊》2013,(7):225-226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阅读可以是学生的英语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很多英语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教学的作用。如果想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首先需要注意英语阅读材料的选取,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和受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近些年来,视听媒介的变革、应用和普及,拓展了民众的阅读方式,丰富了民众的阅读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在“爱读书”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推动“读好书”,强调个体的深入阅读体验,真正使他们做到“开卷有益”,这在数字化阅读语境中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读者阅读文献主要是为了获取系统的知识,为将来或深造或职业做智力准备,本文基于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的职业角色,探讨西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阅读机制,同时又能打破狭小专业界限限制,树立大阅读的阅读促进与服务观念,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阅读推广人朱永新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长期秉持“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的观点。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阅读的诸多现实问题,他提出大学教育亟需一场阅读革命。“分校阅读”理念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徐雁带领其门下弟子提出的阅读文化学原理之一,这一理念在朱永新先生的大学生经典阅读观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通过细化高校阅读推广对象,精准定位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阅读需求,反映了高校阅读推广的精细化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促进城市阅读 构建和谐广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市各个层次、各种类型读者阅读倾向、阅读需求的深入问卷调查,对广州市的阅读环境、阅读现状和阅读趋势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就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如何贴近社会、贴近读者,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延伸服务广度与深度,真正成为倡导全民阅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进行阐述,提出图书馆促进广州城市阅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珞珈 《出版科学》2010,18(3):1-1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传媒特别是互联网向人们展示着铺天盖地的知识和信息.全民阅读并不缺少阅读内容,问题在于需要提倡、鼓励阅读什么内容. 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阅读内容因人因事因兴趣爱好因环境变化而异,阅读内容的多样性是阅读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要真正让全民阅读蔚成风气并落到实处,需要社会各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其中,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文章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必要性和创新、深化等问题提出思考,以期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能力是学业和职业成功的重要前提.阅读教育是德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德国各级组织机构尝试通过多元化的阅读项目、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多层级的阅读组织管理来挖掘和培养德国儿童以及青少年的阅读动机、阅读乐趣、阅读能力以及媒体信息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德国在促进青少年阅读能力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