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园区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其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本文在一个产业集聚的视野范围内,循着产业集聚理论逻辑,探讨其发展的多维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俞立平  王冰 《科研管理》2022,43(7):144-153
协同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意义重大,基于Roth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对宏观视角产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的提高促使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的成果更加丰富、市场交易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在分析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对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与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厚度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厚度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果;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显著;协同创新对市场流畅度的反馈效果大于市场厚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创新增长与空间整合理论,通过构建包含“创新投入+空间分割→创新收益/增长”机制的内生创新增长模型,从综合视角探讨了创新投入、空间分割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理论机制。理论结果表明:较高的创新成本阻碍创新增长;较低的产品空间分割程度、较高的技术空间溢出程度有利于创新增长。实证研究发现:创新的积累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成本对于创新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全国层面,产品市场分割程度制约创新增长,本地市场规模对于创新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层面,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本地市场规模对于东部和西部区域创新增长的影响呈现分化现象,实证分析有效验证了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制度创新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人才、资金的推动作用和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利用2012—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技术引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地区国外技术引进额、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区域间有较大差距;对外技术引进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在对外技术引进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整合集聚经济理论、资源观理论和制度理论三种理论视角,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21个样本,对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集聚程度下,产业集聚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别:集聚程度较低时,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抑制创新;相反,集聚程度较高时,专业化集聚不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促进创新。此外,企业开放式的创新战略能够有效提高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斯塔克博格模型,建立了产业集聚、专利保护和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并采用门槛模型分别验证了在创新模式不同的地区,专利保护这一制度因素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这两者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对于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程度较为接近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始终对创新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促进作用较大;对于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低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8.
治理模式转型是高技术产业突破技术锁定的关键。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以衡量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量的变化;基于技术交易市场顺差或者逆差,衡量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质的变化,由此可将高技术产业技术演进划分为技术追赶、技术升级、技术引领和技术退出4个阶段,并在多元治理视角下研究政府和企业角色互动的协同治理模式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化明显,整体研发效率偏低;(2)在高技术产业从技术追赶向技术升级演进过程中,企业应用和实验研究投入激励不足是技术锁定的主要原因;在高技术产业从技术升级向技术引领演进过程中,政府基础研究投入职能发挥不足是技术锁定的主要原因;(3)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上处于技术升级向技术引领过渡的阶段,应着重发挥政府创新治理职能,加强政府基础研究投入,突破技术锁定并推动高技术企业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经济增长、双轮驱动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关系、理论演进以及中国的实践。综合国内外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理论演进历程分析,逐渐凸显微观创新筑基、中观制度赋能和宏观战略驱动的多层次协同趋势。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双体系支撑协同于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创新发展模式,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深化创新驱动强战略支撑"和"深化全面改革促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和实践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技术经济范式与制度体系优势协同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技术经济环境,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成为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多主体参与、多层级互动、多中心、网络式的创新治理格局以及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型的失灵现象综合治理模式亦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为深入推进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提供保障,也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10.
唐更华 《软科学》2001,15(2):89-92
硅谷高技术产业成功的根源既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技术创新,亦不能单纯地归纳为制度创新,而应归结为高技术与创新制度的完美结合。硅谷的技术优势已被广泛认同,本文着重从生产结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产学关系”三个角度概括硅谷的主要制度优势。硅谷模式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培育风险资本市场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邱宁环 《科教文汇》2008,(27):188-188
本文认为,要使地方政府走出制度创新的困境,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地方政府应履行自己的产权职能,以制度创新促进产权的多元化,并通过产权保护,解决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问题;以制度化约束规蔑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创新关系;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如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和放松管制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环境约束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RD投入强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Super-SBM模型度量的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符合实际,八大经济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地域差异;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RD投入强度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市场环境、政府资助、产业集聚均与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劳动者素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作为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工具与手段,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国,由于制度设计的局限和运作经验的缺乏,政府采购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政府采购作为一种财政支出手段和风险投资方式对促进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并针对目前我国在政府采购高技术产业中自主创新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采购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技术制造业的延伸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度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水平,本文从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基于加权马氏距离改进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在产业规模、基础条件与创新环境方面差异明显。据此将我国31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梯队,并分别从政府、各梯队区域内和区域间三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会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无论是基于静态效率视角还是基于动态生产率视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确判别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Lotka-Volterr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7-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水平、研发创新活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协同关系两方面,给出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 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总体态势较好,不同类型省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活动效率,并促进研发创新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发展,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作为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工具与手段,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国,由于制度设计的局限和运作经验的缺乏,政府采购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为薄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政府采购作为一种财政支出手段和风险投资方式对促进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并针对目前我国在政府采购高技术产业中自主创新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采购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运生  张利飞 《科研管理》2007,28(6):93-97,129
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模式的选择包括治理结构的设计与治理机制的确定。本文以AVS联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契约型治理结构,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存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等角度系统地分析和解释技术标准联盟选择契约型治理结构的优越性。然后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机制,包括谈判协商机制、决策机制、声誉信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军  李廉水  王忠 《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摘要: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关于产业政策执行策略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策略形成路径不清晰,以及缺乏区域间横向比较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在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探究区域政策执行策略差异问题,以包含医药行业、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医疗行业等4个子行业的高技术产业为例,将国内29个省份执行党中央有关推动产业发展政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增长率、新增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子行业中的集中度、产业相对优势行业及产业效果进行测算分析,并基于资源拼凑、编排等理论,将不同地区执行中央产业政策所选择的行动策略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各地区执行中央产业政策后其高技术产业发展效果不尽相同,这与各地区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引进创新人才、鼓励科研创新,及其政策执行策略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将政策执行策略划分为4类,即重视扩充资源规模、集中引进外部资源,重视扩充资源规模、集中增加内部创新投入,增加内部创新投入、减少外部资源引进,以及增加外部资源引进、减少内部创新投入;将依据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以及支持产业中相对优势子行业等合理进行的政策执行策略选择定义为产业策略逻辑,单纯追求政策回应与政绩、盲目扶持产业的政策执行策略定义为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