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近年来,鼓励企业举办、参与职业教育的呼声又高。在国家积极颁布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同时,统计数据显示,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数连续12年下降;企业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拨款数也连年下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所上升。总体上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势尚不乐观,如何通过具体分析企业需求,找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兴奋点,并形成体制机制,是目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立法工作是校企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从而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文章阐述了在我国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内涵及意义,从立法原则模糊、立法沟通机制缺位、立法的有效表达机制匮乏、立法的程序刚性不足等方面揭示了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诸多问题,并从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原则、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沟通机能、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表达机制、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程序刚性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参与不足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企业是否参与职业教育以及积极与否,取决于参与行为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的切实需要,整合各种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来源,形成高效率的动力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企业的需求视角,从动力机制的激励与约束方面提出原则性的建议,以期构建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之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的不二选择.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境遇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实难以让人乐观,利益的分化,政策、法规缺乏操作性,影响了其应然功能的彰显;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导致了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体现了“惰性”的特点.针对此而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补偿机制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的重要分享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其应当履行的专项社会责任。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有其特定的价值意涵。为此,企业应自觉履行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主体责任,政府应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吸引机制,促进企业切实履行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重要利益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我国110家500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文本分析,针对当前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主体意识不突出、参与方式有待丰富和参与程度有待深化等问题,并基于经济动力:建立利益内驱和补偿机制;制度动力: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度建设;道德动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并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社会责任报告。  相似文献   

7.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就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从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个层面上提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必然要求。当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收效不大。本文阐释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基于成本收益考量后的决策行为,本文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参与成本与收益分析基础上,比较分析德国、澳大利亚与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提出要提高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规范参与成本、提高参与收益,密切校企合作双方关系,建立多方共赢的企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进程滞后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发展步伐,校企合作法缺位阻碍企业正常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文章阐述立法机构应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的内涵及意义,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缺位、立法程序紊乱、立法权责规定失范及立法表达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揭示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问题所在,从立法理念保障、立法程序保障、内容规范保障及表达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体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积极性及满意度,找出积极因素,分析不利因素,通过对辽宁地区农业相关企业调查,得到的结果:企业对职业教育有强烈的认同感,愿意与职业学校合作,允许学生顶岗实习并愿意接收高职应届毕业生;认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职教集团的成立充满期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调控作用;继续推进校企两者间的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能否获得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对现状中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的建议:政府应加大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从税收方面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职业院校提升自身实力,吸引行业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真正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关键,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本。重点阐述高职教育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重要性,介绍依托企业、校企深度融合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共同承担培养责任,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来共同培育新一代产业技术人员。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多层面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现产业文化育人优势,突出产业文化育人的效果,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育人本质,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企业参与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关于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认知、态度、方式、时间、效果等方面的调研显示,由于经济利益的缺乏、法律权利的缺位、人才资源的短缺、个体条件的难为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参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企业与学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计划是针对认证培训职业的培训安排,是针对企业实践培训的培训框架方案,它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以过程和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职业培训,企业与学校相互协调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理查德学徒制评论》发布以来,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英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一系列激励企业参与的改革举措:健全法律法规,构建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良好制度环境;开展宣传活动,提升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和认可度;满足企业需求,发挥企业在学徒培训中的重要主导作用;简化实施流程,减少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企业的交易费用;进行经费资助,弥补企业由于"外部偷猎"造成的损失;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学徒培训中介推动企业参与的作用。英国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在法律法规保障和宣传制度支持下,内部需求激励和外部物质激励为主、第三方激励为辅的企业参与激励机制,以此推进企业参与学徒培训。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已经从试点走向全面推进阶段,应通过将现代学徒制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发挥职业教育宣传制度的作用、落实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搭建现代学徒制网络平台、完善现代学徒制的经费资助体系等方式,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试论职业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需要立足于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从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三方面加以探讨;职业教育主要有学校本位、企业本位、社会本位和学校—企业综合四种模式;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学徒制、学校、学校—企业混合和企业导向的多种机构共同参与等四种形态;现代职业教育机构具有自身经营机制,它的教育生产活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于整合学术知识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国内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增长。目前高职外贸专业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原因既有外贸企业的,更主要的是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高职院校外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采取企业专家进课堂、学校教师下企业、学生参加外贸实践、企业和学校合办外贸办公室等措施,来提高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和人才市场脱节,企业不能作为主体参与人才评价。文章分析了企业作为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参与评价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给出了企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确立了企业作为主体参与评价的机制,以机电类专业为例构建了学校主导企业主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