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2.
诵读经典美文,可启迪学生心智,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升其语言表达水平、思维能力。因此,诵读经典,建设书香班级,在小学显得尤为重要。其途径是: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经典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好书推荐;利用主题队会,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教育活动;亲子共读经典,家校同飘书香;教师自己也要诵读,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诵读。诵读中华经典,更是书香班级建设的动力和源泉,让每一位学生与经典为友,与美文同行,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3.
诵读经典美文,可启迪学生心智,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升其语言表达水平、思维能力。因此,诵读经典,建设书香班级,在小学显得尤为重要。其途径是: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经典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好书推荐;利用主题队会,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教育活动;亲子共读经典,家校同飘书香;教师自己也要诵读,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诵读。诵读中华经典,更是书香班级建设的动力和源泉,让每一位学生与经典为友,与美文同行,在溢满书香的班级和校园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传统文化建设的力度,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的学习热潮。同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切实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以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对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广大教学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诵读经典,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作为语文教师,我尝试通过促生产生兴趣、名家诵读引路、置身经典海洋、诵读展现精华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底蕴滋养学生的灵魂,让经典融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6.
古文经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经典诵读中如何提高学生诵读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诵经典、塑人格"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任务,古文经典诵读是学校语文教学中严肃而又生动的重要一环,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感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要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经典诵读环节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是学生开始全面学习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通过语文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经典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的措施分析为重点,并对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出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经典教育,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道德的建设、人文精神的重构.文章着重从经典诵读与学生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上进行探讨,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获得启迪和感悟,从而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有利于打造文化班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融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经典诵读、趣味活动与主题实践等途径,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渐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重拾经典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学习风潮。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应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从经典诵读现状入手,对以经典诵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展开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渐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重拾经典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学习风潮。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应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从经典诵读现状入手,对以经典诵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展开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诵读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经典诵读和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学素养,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育人培养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效课堂的建设。对此,本文简要分析经典诵读给小学语文课带来的魅力,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升华智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开发系统化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在抄、绘、悟、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读、悟、习、展水平,用才艺展示、写字教育、班级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正>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班级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1.1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国学经典原文,就连有些老师读起来都会望而却步,更何况是我们七  相似文献   

16.
近期,我校有幸承接了国家级A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我们根据各个班级的实情,紧紧围绕"凸显班级个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为浓郁,质量一流"的书香学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走进校门,耳畔传来了阵阵稚嫩而又清脆的读书声.这是我校的学生在热情地诵读《弟子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早上早操前,学生们都在诵读,而且每节课前都会诵读一小段.我们让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经典诵读承载着中华文明,是思想智慧的结晶。诵读教学是继承和弘扬经典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经典的使命。经典诵读旨在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获得正能量。教师开展个性化经典诵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诵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识记能力,提升学生解析、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诵读国学经典,感悟传统文化,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诵读国学经典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者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诵读国学经典不可停留于肤浅的表层,应深入探析,体悟深藏的国学内涵[1]。因此,有必要明晰诵读国学经典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