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阳春  胡芹 《新闻前哨》2011,(11):28-29
楚天金报在2009年"两会"前后推出大型系列策划报道"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从2月16日到3月23日,系列报道分五期先后推出,分别围绕零售、食品饮料、旅游休闲、汽车、房地产五大主要消费相关行业进行深入报道。报道持续时间长,稿件总量多,前后共计投入16个版面,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4月16日.十堰晚报推出中国首份3D报纸。这份3D报纸一经推出.赢得了读者“大胆创新”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3.
2月2日-9日.楚天金报派出4名记者,分赴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温州、宁波、绍兴、义乌8个城市.调查农民工就业情况.在江城媒体中率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陆续推出了8个整版的专题报道。报道从为赴省外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引导农民工理性外出求职,做好服务,取得好的宣传效果。报道推出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省有关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充分肯定,中宣部新闻局第112期《新闻阅评》以《满腔热情服务积极进行引导楚天金报“赴沿海看求职”报道服务农民工》为题,专题予以表扬。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奥运召开前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重庆各大报媒纷纷拿出大量版面予以报道。其中,重庆晚报的奥运特刊显示了鲜明的特色。现以8月11日——17日这一周的该报为例,对特刊推出的“热赛”、“热度”、“热猜”、“热评”、“热图”等突出奥运热的专版予以剖析。总的说来,上述专版办得浓墨重彩,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深受读者欢迎。具体说来,重晚奥运特刊专版具有下列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旭 《新闻导刊》2006,(1):12-13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政二届四次会议于1月11日先后开幕,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闭幕。本次“两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两会”,胜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重庆晨报》对此次“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领导亲自抓策划、抓部署,组织了报道小组.从1月9日到17日,在要闻版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任何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报社旗下的中国军网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从4月20日至30日.共发布抗震救灾稿件7861篇.其中自采文字稿1046篇、图片676组(幅)、视频63条,推出“芦山大救援”大型网络专题、“子弟兵驰援芦山”视频专题、“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图片专题和“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工作”知识性专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彰显了军队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29日,《新京报》刊发普通人逝世新闻的版面“逝者”版.被称为中国讣闻报道的突破。其突破点是把目光从名人和官阶,延伸到普通百姓.并由简单介绍生平,转化到特色和亮点的生动报道。之后。一些有影响的大报相继推出了这样的版面。2006年2月24日.《牡丹江晨报》推出“逝者”版面。这不能不说是地市级报纸在这一报道领域的一次探索。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庄正 《军事记者》2008,(11):22-22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军工报》今年新闻宣传的又一“重头戏”。该报打破常规,于9月26日、27日和30日,浓墨重彩地推出了3期共16个版的“神舟七号特刊”,对“神七”飞天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的报道,大气磅礴,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9,(2):31-32
最早提出“云安全”这一概念的是趋势科技,2008年5月,趋势科技在美国正式推出了“云安全”技术。“云安全”的概念一经推出,很快就受到业界热捧,而对于国内杀毒软件行业来说,自然也是不能放过这一概念。很快,在2008年7月16日,瑞星正式推出“瑞星卡卡6.0”时,也放出了其“云安全”计划。  相似文献   

10.
王玉  乔武涛 《新闻前哨》2013,(10):84-86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6月11日起,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推出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别报道。在“神十”接下来15天的飞行里.通过媒体的报道观众了解到它出色完成了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从“神一”到“神十”,中国在不断刷新太空探索的新高度。而每一次媒体的报道.也体现出我国新闻报道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11月28日到今年2月16日(即今年的除夕),《平顶山晚报》推出了一组“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连续报道,这组报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走近农民工”系列和第二阶段的“讨薪进行时”系列。报道历时两个多月,共发稿30余篇。两个阶段的报道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前者是后者的情感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可以说是一组较为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18日至20日.湖北日报一板推出“武汉南部新经济带描画”系列报道。与传统系列报道不同的是,这组报道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短小精悍.3篇合计2100字,仅相当于某些长篇系列报道中的一篇,甚至比一篇更短。报道甫一见报,即赢得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这是一组开眼界的报道。”“好看好读,我们面前是一幅幅画面。”“原来系列报道可以这样写。”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重阳节前后,楚天快报率先推出了“大学生休学侍母”的报道,迅速引起全省全国各媒体的广泛报道,程威“孝心感天、爱心感天”的故事,成为这个深秋初冬时节最温暖人心、打动国人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4.
一槌定音─—“乌拉圭回合”专版出台前后陈特安,果永毅去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国际版以钱外长的专论为开篇,推出年终报道。第二天一即以专版形式突出报道了乌拉圭回合结束的前前后后。乌拉圭回会谈判的结束时间原定为日内瓦时间12月15日17时左右,即北京时间...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8,(12):16-16
4月8日至5月6日,《江淮时报》连续推出11篇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之争”系列报道,就宿州市灵璧县和蚌埠市固镇县对“垓下古战场”的属地之争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引起蚌埠、宿州两市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有关部门“如何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迹”的深入思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最近制足一项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合作计划。两大媒体已于1”8年9月16日分别在各自的名牌栏目“社会周刊”与“焦点访谈”中同时推出了关于江西省抚州检察分院反贪局非法收取办案费及私自截留赃款的报道。有关部11与检察机关已表示将严肃处理。这是新闻舆论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在兄弟媒体联合进行重点新闻采访报道的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过去,新闻单位对一些重大的典型报道互相团结协作,共同调查采访.写出了许多有深度、影响大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但在舆论监督上兄弟新闻单位有计划地联手报道却不多…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延安,并重点考察了苹果产业。2022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大型主题报道专栏,开篇刊发通讯《延安苹果红了》,同日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推出整版报道《延安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前后呼应,聚合发力,  相似文献   

18.
赵晴 《新闻实践》2002,(6):10-11
成就报道是党报每年报道的“重头戏”之一。为了搞好成就报道,《杭州日报》及《下午版》近年来一般选择在国庆或岁末年初成组进行连续报道,以形成一定的声势。如近年来每年国庆前后、市“两会”前后,或在“九五”末、“十五”初、建党8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等都集中推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成就报道,设立专门栏目,刊登在一版醒目位置。在内容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两会”期间.重庆晚报一共推出了40余个“‘两会’特别报道”专版。围绕“两会”议程.组织了一系列准确精彩的报道.在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间.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充分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充分报道了“两会”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6日,楚天都市报独家重点推出的“良心债”系列报道,以生动鲜活的事例,书写出一部彰显道德张力、净化心灵、明辨荣辱、促进和谐的优美篇章,在全国尤其是鄂豫两地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和心灵共振。 这组报道缘于一封读者来信。这封署名“校正”的来信,道出了一个埋藏19年的秘密。这封信深深打动了楚天都市报记者。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决定,不但要帮“校正”完成为母还债的心愿,还要通过报道,打动更多的读者,触动更多的心灵。 从2月16日至3月4日。楚天都市报以重要版面和充分的篇幅,以“19年前的良心债”为栏题,先后刊发了《被截留19年的汇款寻找主人》、《多方寻找,收款人乔云霞“现声”》、《市民热议“良心债”》、《一次良心、宽容和感恩的洗礼》等图文报道40余篇(幅),并配发省文明办主任蒋南平、伦理学专家杨清荣、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黄来女、赵传宇以及读者、网友对此事的评价.记者、编辑的感悟和言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