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比受学生欢迎更令人惬意、更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喜爱、欢迎,教师的亲和力是很重要的。所谓“亲和力”,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是指与人交往时保持亲密关系,和睦相处的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讲:"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具有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提高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相反,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呢?一、真诚的爱  相似文献   

3.
《江西教育》2012,(26):25
●保持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以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励学生更爱课堂,更爱学习,更爱生活。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的工作细致而烦琐,是学校与家庭教育连接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严谨、认真,是人们对班主任的刻板印象.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拥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会更受学生们的欢迎.相对而言,工作风格比较硬朗的班主任,学生往往对其敬畏有余、亲近不足.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们无一例外,内在必定有一颗仁心.卢梭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亲和力,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主动亲近学生的能力,二是教师吸引学生并使学生积极亲近的魅力。从本质上说,教师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和民主平等的思想,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唐娴 《甘肃教育》2006,(8B):27-27
新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以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励学生更爱课堂,更爱学习,更爱生活。  相似文献   

8.
“亲和力”原是化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在这里借用一下,指教师赢得学生亲近、信赖、尊敬和爱戴,从而形成师生密切配合和谐共振的能力,这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亲和力呢?首先,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心中没有学生,对学生缺乏热情,注定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田。有的教师也热爱学生,但这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这种爱的方式不易被学生接受。爱学生,就应该表现在平时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以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励学生更爱课堂,更爱学习,更爱生活。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中教师教学智慧、口语技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适度、精彩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在此,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评价语言应准确、得体,富于指导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你所亲近或尊敬的人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成语"爱屋及乌"亦是此意。因此,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用真情和真心爱学生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教师必须以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贵州教育》2010,(11):26-26
一、建构以“情”为核心的亲和力 亲和力出自情,情出自对学生的爱,这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情和爱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是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教师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亲和力的强弱,学生刚到一个陌生的学校里,教师是他们唯一的亲人,所以对学生讲话要亲切,  相似文献   

12.
任玉芳 《成才之路》2011,(25):54-55
教师亲和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能,是强化师生关系的粘合剂,它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提高。由于初中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工作中更加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亲和力;应当从把握好学生主体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锤炼教学语言艺术以及教学评价中多使用鼓励等方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师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爱是指教师施予学生之爱。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它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的新话语,而教师的亲和力则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通过其人格魅力和关心、爱护、帮助、信任学生等带有感情倾向的行为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能力.具体地讲,“亲“就是热爱之情,体现为爱、关心、温暖、支持、信任、帮助等,“和“就是指协调、和谐,体现在师生关系的适度与合理上,实际上,教师的亲和行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的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的新话语,而教师的亲和力则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通过其人格魅力和关心、爱护、帮助、信任学生等带有感情倾向的行为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能力.具体地讲,"亲"就是热爱之情,体现为爱、关心、温暖、支持、信任、帮助等,"和"就是指协调、和谐,体现在师生关系的适度与合理上,实际上,教师的亲和行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的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教育爱是指教师施予学生之爱.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它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向、激励、调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教学面临挑战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教育亲和力。增强思政课教育亲和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科研意识、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让学生乐学、爱学,以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备,有的教师上课学生爱听,教学效果好;但有的教师就遭遇到学生的冷淡,甚至抵触。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教师的亲和力问题。《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哪里是教师亲和力的秘密源泉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只要教师把爱倾注在笔尖,评语就会在本上升华,极具启发性、诱导性、示范性又不乏亲和力的感性评语,似一滴滴露珠,滋润学生渴望赏识的心田;又如一座桥梁,通向学生盼望启迪的心灵;更像一盏明灯,引导学生走向文学的殿堂,生活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亲和力,是指人们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表现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是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接纳程度的反映。“亲其师,信其道。”缺乏亲和力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疏远,即使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不会轻易接纳、喜欢。而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会散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容易被学生尊敬和爱戴,也为成功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因此,亲和力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