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弱化、空泛、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引入逻辑层次理论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逻辑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驱力。民族地区高校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思政课教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疏离大学生实际、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新时代要以教师为引导,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引领保障;以学生为主体,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工作加以落实;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教育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生的课程,必须通过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新媒体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教学科研水平精湛、师德师风高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指出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群团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是最常见但同时也是很多学校最头疼的一门课,因为除个别思政专业的学生之外,几乎少有学生会对思政课感兴趣。本文从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但是"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育人模式、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应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朋辈榜样作用、规范网络行为、构建多元化校园文化等维度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获得感"是对获得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是一种正向性、肯定性、积极性的评价。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大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1]。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是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满足成长发展需求是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唐伟优 《文教资料》2013,(12):150-151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微博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思政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运用"微博课堂"这一新载体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理想信念现代价值的认识,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池秋平 《文教资料》2012,(7):116-117
本文以胡锦涛"讲话精神"为指导,提出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担当起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神圣职责;二是明确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思政课的教育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从加强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提升教师素养四个维度,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握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与大学生党建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旗帜的原则,使高校思政理论课、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成为加强“中国梦”教育的五大平台和方法途径,增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论述了把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客观性,教育途径的实效性。特别强调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进行强化渗透和自我熏陶是教育的极好方法。同时,总结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极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思政”格局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的辅助作用,加强和学校思政工作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碱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等本土资源,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兴趣,提高了对思政理论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投身伟大事业,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指引学生确定奋斗目标。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以理想信念、伟大复兴、伟大斗争、人民至上为切入点,将知识性、价值性、情感性的因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大学生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高校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以网络为载体,创新理想信念教育;以先进形象为典型,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与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方法相吻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互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文章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现状,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互动的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和社会客观现实的要求出发,阐明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括了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论述了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引导;引导大学生党员自主性探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政治文化;培养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激发大学生党员政治参与的热情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高校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用党史知识帮助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