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学教育体制的确立,成为近代乡村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它导致了乡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单程流动,且在职业的流向上由单向变为多向,而广大农民因贫困等原因,无力将新学教育作为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流动对于社会发展极具重要性,故将废除科举和辛亥革命这两个历史事件关联研究.1905年,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突遭废除,导致了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终止、代际流动的中断和结构性流动迸发等现象的发生,而这些现象又共同作用造成了知识分子阶层与清廷的离心离德,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代乡村职业分化不充分,使农民缺乏向其他职业中谋求发展的机会;城市就业不足和收入低下,限制了农民经由离村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城市中缺乏出路的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家副业萎缩,农家经济状况恶化,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同样难以创造向上流动的机遇。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并未给渴望向上流动的广大农民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从长时段的发展轨迹上来看,晚清直隶农村的社会垂直流动折射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科举是隋唐以来国家与社会联系的关键性纽带.科举的国家性及内蕴的社会、文化渗透力,可直接标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偌大中国,政区各异,对科举进行制度"一律"下特征各异的考察,能从特殊透视一般,从而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在国家与地方互动中,作为科举具体的教育功能和特殊意义.贵州明代科举及第者来源的结构及变迁案例,表征出科举作为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流动栽体,所依托的教育母体,深刻受制于国家与地方整合中的结构性制约;反过来,又以制度性产出(后果)的影响力制约着国家与地方社会的结构性特点,从而形成差序结构拓展与整合的社会变迁平台,卫学参与构建国家--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举兴起对于学校发展起到了某种制约和导向的重要作用;科举时代的特殊产物——"绅士"更积极参与了"大一统"皇权下基层社会教化的实际治理;以公平参与为前提的科举考试加速并活化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而科举背后的教育价值取向厘定和士子人格的实际素养提升也为封建社会统治注入了生机活力。凡此种种,均极大地稳固了专制主义中央皇权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高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已逐渐成为向上流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高校招生收费过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对社会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说明,在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社会流动的公平性:为了使社会流动更加公平,高校招生收费一定不能过高。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从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至今--2005年,中国废止科举制度已有100年。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具体制度中,科举实行之早、历时之久和影响之大是独一无二的。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它打破社会分层,使寒门子弟有了向上流动的可能,这种自致性分层比西方先赋性分层有积极的意义。科举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也就产生了研究科举的"科举学"。"科举学"以整体的观点,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对科举进行科学的研究,熔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各方面的科举研究于一冶,是一门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的学问。"科举学"必将成为一门专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阐述中国近代留学问题的史著,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留学史》提供了从清朝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1870~1926年)近六十年来实为详尽的宝贵资料,从留学创议、制度、章程到赴欧美、东洋等国留学情况。因此,《近代中国留学史》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奠定了中国留学史研究的根基。它可说是研究有关中国留学历史的必读参考书目之一,而且也成为日后书写中国留学教育史的基本典范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语言、科学技术和文化政治思想都逐渐传播到了中国,并对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潮、学校体制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等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教会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清朝的新式学堂、留学教育、翻译机构对西方书籍的翻译等几个途径对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着一致的目标追求,都成为其时政治统治权威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标尺。但目前的高考又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再像科举那样仅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成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入门考试,但高中生经高考进入大学也不是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对待高考及其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必须维护高考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则应该理性地对待高考,去除一些过度看重高考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科举之人才观、考试观及其现实影响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的人才观和考试观是支配其考试活动的灵魂, 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构成了当今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制度建设的传统文化资源。公选考试对科举的人才观和考试观既有借取和继承,亦有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从唐末到明清,中国古代地方官学与科举制长期并存,深受科举考试的影响。科举考试使地方官学培养目标与科举选才直接对接,进而在学校科举合流后,又成为促进地方官学发展和普及的基础与力量。特别是地方官学兼有的培养人才和推广教化功能,对促进地方文教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创建于清代,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乡试复试制度的建立与会试复试制度的建立,其时间与过程是不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建立的原因是保证取士公平、笼络士心、查明实际情况及维护科举制度,这也是科举复试制度的作用所在。科举复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同时保证了取士质量;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复试制度不可能根除科场的弊端。研究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对于我们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隋朝以前,两者各自走着一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路;隋唐五代时期,两者相须相资,相互依辅,结伴而行;宋元明清时期,两者结成了过于紧密的关系,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失却了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功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最严重的恶果,是人才标准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人才模式的强制性以及学校教育对这种单一性人才培养的依从。众多的社会因素都对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的关系产生了影响,要理顺二者的关系,显然不能囿于这两个因素,而有必要由全社会来承载。  相似文献   

16.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废除科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何看待旧科举考试,及其兴衰成败,自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但重新审视科举考试,会给现代考试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俞启定 《教育学报》2005,1(5):68-74,81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对封建时代的文学有多方面的影响,唐诗宋文的繁荣,八股、策论的兴盛等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笔记、话本、戏剧、传奇等文学形式的题材、体裁、内容也深受科举制的浸润。科举制还与士林结缘,在士子心中形成浓重的科第情结。  相似文献   

19.
发轫于我国隋代的科举制度,到清末废除,前后持续了约1300年之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众参与、公平竞争、前程美好以及举业官学化4方面,这些因素一起构筑了科举制度难以动摇的基础。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程度很高,以致长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取代,说明这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其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进一步完备,但其弊端也空前暴露。科举制度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故明代的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导向下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