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理解学习者MOOC课程学习的体验和需求,是促进MOOC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学习者评论数据挖掘,可以揭示学习者情感体验与课程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分析不同学科课程的差异提供有效支持,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此,开展了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首先以文本挖掘技术为基础,客观地从MOOC课程学习者评论数据中提取出课程管理、课程设计、学习平台、学习任务、学习材料、课程教师、课程内容及学习体验八个课程质量影响因素。其次,构建了基于学习者满意度和关注度的KANO分类模型,以评估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并对两类课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对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人文社科类和自然课程类课程的评价在课程设计、学习材料、课程教师、课程内容及学习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学习任务在两类课程中的评价均为最低;并且通过可视化揭示了不同类别课程的KANO模型分类结果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提出课程优化建议,对MOOC课程质量的改进与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调查,找出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对所学专业的系统了解,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矛盾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突出表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法的改革等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突显,因此,计算机类课程已成为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扎实的专业功底,文章着重探讨项目带动和任务驱动两种教学方法,力求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测量指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应用"实验课程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教学效能"、"学习态度"、"设备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行为"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5大主要影响因子,为公共管理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及今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件工程思想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中的贯彻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工程已成为国内各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由于在低年级的计算机语言类等相关课程中没有能够始终贯彻软件工程思想,导致学生出现学习的负迁移,极大地影响了后期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阐明软件工程思想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怎样贯彻软件工程思想,做到软件工程思想四年教学不断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对人们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文科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文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类课程中为什么会感到力不从心?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对大学文科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数学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文章结合鲁东大学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数学类课程,进行了数学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核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明确了计算机专业数学类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并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离散数学4门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专业培养、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后续计算机类相关课程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离散数学课程的学习有许多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独有特色.作者在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五点建议,较好地解决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离散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建议,对于同类型的其它课程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综合实验教学课程设置能够合理利用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各课程的内在联系,该课程设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巩固计算机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使教师具备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以软件应用、编程能力、试验验证等为主要教学目的,要求安排较多的实验。实验环节直接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针对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化的实验指导与测评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把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和学习者的思考、操作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一部可操作的活的实验指导书,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改革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科研学习活动之中已经成为新技术环境下研究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趋势。通过对当前影响研究生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科研学习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影响研究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学习的成效的核心因素主要有5个,即个人信息素养、学习动机、教师支持、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和信息技术软件资源。通过信度分析表明,该因素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构建这5大核心因素的结构模型,发现研究生个人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浙江省2018级高中生为例,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选考调查数据。首先在浙江省四个市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场随机抽取244名2018届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而后对调查数据的现状进行统计检验,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选考的影响因素,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信息技术高考分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逐渐转换为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是中学里一门新兴而又重要的课程。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特殊的教与学的方法。文章从教师、学生与教学方法三个角度谈谈该课程的教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信息经济学的历史回顾,论述了信息经济学的内容,对信息经济学作了分类,阐述了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构筑信息经济学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1+1"的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屏幕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媒体教学、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忽视对学科具体内容及特点的研究、模拟实验代替分组实验训练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是手段,课程的有效实施才是目的,二者的整合是长期的过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需要体现在教师培训的课程与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质是构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是各学科、所有学习环境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对信息素养的探索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现代信息环境下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针对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进行优化,以应变现代信息环境的变化,使信息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得更为广泛、深入和系统。  相似文献   

19.
如何学习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人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面临诸多困境,如学习路径的迷失、个体知识积累的动摇,学习效率不高等,从信息价值键的视角来破解这一难题是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基于信息价值链的网络学习模式由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4个元素构成,贯穿于不同的学习过程与阶段,这一模式能够合理地解释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过程,即如何有效促进由数据与信息量的积累到知识与智慧质的跃迁。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 ,它将会使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师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效率、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