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情境"的选择,是教学组织的基础和开端,它会对教学活动的方式和进程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还会对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情境"的军队任职院校教学组织模式强调教学情境与工作的联系,强调学员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强调物理情境与心理情境的相互协调,强调注意各种教学情境的适用条件和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皮亚杰创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可能的、可持续的和负责的教学是提供激励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强调要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入情境。“情境导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创设和运用适宜的教学情境,实施“双主”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如何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来组织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可见,合理创设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这里的情境创设不能仅局限于教学媒体.而应包括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人员(教师、学生).环境.活动、现实生活等都可以为情境创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强调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对科学教学情境的认识所谓创设科学教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启迪思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节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并能使学习者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具有多种特性的网络通讯技术被引入课堂,具有Internet性质的网络多媒体电子教室在各校初步建成。以上这些,为最终打破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崭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充实的物质保障。那么如何利用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呢?一、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6.
朱艳芸 《教师》2010,(28):54-54
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情境”为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意义协商、情感交流的方式来习得语言。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营造、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情境。那么又如何组织情境教学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朱亚萍 《文教资料》2006,(13):100-101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强调书本知识,而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利用建构主义重“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而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模拟教学、发现教学、情境探究教学、开放教学、合作教学等模式,能使教学的重心逐步由“教”向“学”转移,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情景、境地,这个词显然强调的是主体存在的现场感。在化学教学中预设教学情境,因“境”生“情”,由“情”入“境”,而由此开始的教学以及因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远在教学者的预设之外。也就是说,“情境教学”不仅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更强调在特定的情境设置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活动的要素分为学习、刺激情境、从学习的记忆中重新恢复的内容、反应。在这四个要素中刺激情境无疑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对刺激情境的教学的任务加涅又进一步指出:“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这就是说,需要安排外培情境,以支持、推动和维持组成每一学习活动的内部加工”。加涅又把教学视为一个过程,并把它划分为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乙、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加涅都强调通过一定的情境对学习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汪爱民 《小学生》2012,(8):38-3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换言之,“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当前,语文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核心正体现了“知识的自我建构”,它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感染力,关键是创设化学知识与教学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理论要素与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教学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教师以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习者主动协作,使学习者养成自觉的语音意识,使其真正成为语音知识和目的语语音系统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强调情境教学。从教学论角度看,其合法性在于“教”的情境性、“学”的情境性以及“知识”的情境性。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过程的体验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但是,在实践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却出现了一些偏差,致使情境教学只有热闹的情境而没有数学,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无所适从,这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所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导致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创建的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将是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状况。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学的重心是“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分析,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7.
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学是“去情境”化的,把知识作简单化处理,以便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抽象、概括的知识。去情境化的教学常常会脱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的知识教条化、僵化而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迁移,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强调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挂起钩来,让学生解决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辅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问题,将其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生物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与创作中的真实情感密切相关,强调带有感情的“环境”;建构主义强调的“情境教学”主张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通过模拟情境吸引学生,使其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9.
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没有受到外界刺激时是处于平衡的静止状态的,是在受到外部教学条件的刺激,它才会由潜伏状态转化积极的活跃状态,任何有效学习蕴含着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外部学习条件主要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媒休的使用、教学情境的创设等,这里,仅讨沦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激发其强烈的物理学习冲动和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亮 《今日教育》2023,(3):58-59
<正>20世纪90年代,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或意义的获得是与情境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实践活动和具体情境脉络中建构形成的。将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则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受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写作教学不应是文章学的知识告知,其最终的结果会出现众多应试性的“小文人语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