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跃东 《江苏教育》2023,(26):21-22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在专业建设中落实产业、专业、人才、创新“四链融合”育人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智慧”教学资源,打造“三合”课堂生态,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为幼儿园足球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传统幼儿园足球教育面临课程资源不足、课程组织形式单一、师资配备缺乏专业性、保障条件配套不足等挑战。数字技术为幼儿足球运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幼儿园足球运动的数字化、创新化、精准化和便捷化提供了可能性。为助推幼儿园足球运动高质量发展,建议顺应数字时代趋势,整合开发足球课程资源;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构建科学幼儿足球运动体系;深化数字化教研,强化幼儿园足球师资保障;多元主体深度互联,推动数字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以构建数字时代幼儿园足球运动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应产业变革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就必须要与当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数字化思维能力、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数字化服务能力都是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校企协同育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坚持不懈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坚实推进数字经济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变革新导向,探索更加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可以推进数字教育理念变革,提高职业教育学生数字信息素养;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数字教育内涵发展,培育职业教育数字工匠人才。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要求以及产业结构变革下人才结构的调整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与态势,彰显出创新性、生态性、适应性等特征。数字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为:以优化数字要素配置为主线,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闭环培养生态系统;以数字资源集聚驱动产教深度融合为依托,健全智能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统筹推进数字化新基建为牵引,打造政校行企人才培养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校企协同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我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平台下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探索从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建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共建共享特色教学资源、双导师制班级管理、校企联合打造双导师教学团队、共同制定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不仅是当前“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背景,更为协同多方思政育人力量、整合多渠道思政育人资源、打造多种类思政育人平台提供了新机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数字化赋能思政育人新模式,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下,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与专业教学需求相结合,深入挖掘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从而有效解决实验实训设施不足、设备落后以及实验实训安全性不强等问题。通过现实教学课程与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相结合,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整体提升,为社会培养高精尖人才。将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平台中,成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研究中心,并进行大量实证及调试,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为技术推广提供基础。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使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平台共同参与到研发中。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能够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整体创新,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谢阳越 《科教导刊》2023,(17):51-54
为更好地促进数字贸易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分析当前高职数字贸易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产教融合理念对学生数字化技能的新要求,提出对应的策略:校企协同完善以“数字化”技能为重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数字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行、校、政、企”协同育人资源库平台、深化构建产教融合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以培养具有数字化经营理念、数字化技能水平高、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强的数字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225-229
鉴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开放·延伸·互融"理念,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课内外一体化、多学科交叉、校企联合、境内外协同等多种方式,在构建协同环境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高水平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共享平台,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构建了一个共享平台并对其模块进行了分析,以期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数字校园是指一种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的支撑,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数字校园并不只是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后简单地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和设计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整体管理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实践来看,数字校园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基本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第二代是数字资源和业务整合建设,第三代是丰富数字资源和高度整合建设,第四代是面向服务,构建业务流畅、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数字校园是指一种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的支撑,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数字校园并不只是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后简单地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和设计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整体管理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实践来看,数字校园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基本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第二代是数字资源和业务整合建设,第三代是丰富数字资源和高度整合建设,第四代是面向服务,构建业务流畅、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共享平台,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现状,构建了一个共享平台并对其模块进行了分析,以期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学校形态、育人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流程再造。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遵循“数字儿童”的内在需求,从学校层面探索在线教育的系统化运作,构建了校本云端学校体系,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塑造了“全链条”互联网育人新生态,推动了学校整体性、系统性变革,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建筑学专业能力需求的新趋势,然后分析了以校企协同应对专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接着提出了基于“数字赋能教学”理念的建筑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及路径,最后论述了基于“数字赋能教学”理念的建筑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推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主要抓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植根于社会网络中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往总是被打上了各种社会的烙印。校企合作育人困境是由校企合作育人非对称的资源依赖结构、双方对合作的合法性判断、校企之间“协商性交换”的过程以及校企合作规则的构建过程等因素决定。对这些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校企合作育人困境生成机理,寻求校企合作育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苏圣辉 《江苏教育》2022,(68):42-47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各级教育部门协同提供体系化、普惠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推动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数字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符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响应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依托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整合省内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而打造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平台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服务,开创江苏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艰辛改革建设的历史见证与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内核和优质育人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赋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契合学生惯习养成需求、数字教育融合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红色资源数字化融入面临的教育空间局限、资源转化利用率低以及数字化育人模式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从多方协同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数字赋能立体化育人生态体系构建以及育人模式和评价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破解困境,优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教育要素中的教育主体从学校外延到企业。但因企业与学校之间协同效应不足,课程思政在实现三全育人过程中面临着校企协同育人片面追求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育人步调不统一、课程思政校企双元育人双向反馈不及时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模式特征,探讨企业和学校共生关系,提出建立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平台、健全课程思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企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达到德技并修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