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下了“狼、狗、枭——‘天马’”这个题目,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说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贾雨村这个人物是颇有深意的。从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闽秀”起,到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止,作者把他作为一个开场和收场人物,除了含有  相似文献   

2.
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而《红楼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切合人物身份,更是作者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有些诗词完全融于小说故事的情节中,如作者喜欢欲先隐写人物的未来命运,于是,这些诗词往往具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可以说,读懂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中一共写了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皇室成员128人,各族起义将领67人,三教九流109人。《水浒传》中姓名俱全的577人,有名无姓的9人,有姓无名的99人,未直接出场的102人,共计787人。《红楼梦》中一共写了975人,姓名俱全的732人,无姓有称谓的243人。分别是:宁荣两府本支和贾家本旗119人,贾府  相似文献   

4.
刘锴 《课外阅读》2012,(6):30-31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舞台上占有着翘楚的位置,书中一些人物带有隐喻的姓名,让人叹服不已。据红学家统计,《红楼梦》全书共描写了975个人物,其中有姓名的为732人。  相似文献   

5.
王开元 《文教资料》2012,(32):60-62
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中人名命定及寓意的解读,是《红楼梦》人物姓名研究的重点。评点派最早对《红楼梦》中人名的命定进行探究;索隐派大多依据《红楼梦》中的人名,推测小说中的人物是影射历史人物的;改革开放之后,对小说中人名的研究开发出新的领域。另外,也有学者注意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字号、改名等问题。目前来看,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文化的研究已较深入,但也具有尚可开拓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宋元时代的戏曲和话本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店小二"这个称谓。"店小二"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汉语大词典》的释文说:旧称客店、饭馆、酒店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按照《汉大》的说法,"店小二"所指包括两种人:其一是客店、酒店等的店主;其二是由店主雇用的伙计。但是,"店主"和"伙计"这两种人为什么全叫"店小二"呢?《汉大》没有说。我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写高考作文,要强调"中心明确"呢?我们读《红楼梦》,能概括出这样一个中心吗?鲁迅不是说,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为什么考生就应该写一个"中心明确"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究竟写了多少人物,许多人作过统计。清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448人。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本《红楼梦人谱》,人各为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人,后妇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人,每人略考其生平及传说。连上二者合计,共收983人。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写好"叙事写人"类作文呢?本单元所选几篇文章可以作为很好的范文来做例子。首先,要抓取典型事件写人物。人物不是孤立的,他们是鲜活而且有魅力的。《散步》中,散步本身就是典型事例,急于散步这个典型场景的铺排,"我们"一家子的和睦温馨相处得到呈现。《秋天的怀念》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里,秦可卿出场不久就去世了。可以说是惊鸿一瞥。书中说,秦可卿长得袅娜纤巧,行事温柔平和,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所以,她的死牵动了太多人的心。著名作家刘心武说,打开《红楼梦》迷宫,最重要的钥匙,就是秦可卿这个人物。可见她的不同寻常。在作者笔下,这么一个人见人爱又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何在故事开场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呢?  相似文献   

11.
李享银 《课外阅读》2010,(8):137-139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它们之间的称谓也异彩纷呈。其所描写的场面及人物故事情节大都在荣府这个大家庭当中展开,但每个人物之间都较少使用严格意义上的亲属称谓,而是以社会称谓取代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便是封建等级制度。在等级社会中,决定使用何种称谓的主要因素就是尊卑等级。由于中国是封建宗法社会和纲常礼教强大的社会,称谓更是具体地反映了这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红楼梦》中所使用的种种称谓正是这种等级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滋味     
“请问书为何味?”——“百味”!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会品出不同的味道。就拿《红楼梦》说吧,有人品出“宝黛之间甜蜜的爱”,有人品出“凤姐”刺鼻的辛辣,也有人品出“树倒猢狲散”的凄苦,也有人品出“外强中空”的贾府的辛酸……红楼上下几百号人,各有各的故事,真实反映了百味的人生。不同的书,同一个人去读,同样会品出各样的滋味。曾经夜读《红楼梦》,我哭湿了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皆具深意,本文联系脂评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通过分析贾姓,贾府五代男主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以及其他人物的姓名,说明《红楼梦》人物姓名的寓意。  相似文献   

14.
称谓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称谓跟社会结构、政治背景、传统观念密切相关,也跟具体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之间的称谓情况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出于这一目的,我们调查了巨著《红楼梦》人物的称谓情况,并且进行整理和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所及荣宁二府人口四百多人,加上亲戚、同僚、朋友、熟人、街坊等府外人物,全书人物五百以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交际场合千变万化.作品写于18世纪40年代中期,作者曹雪芹、高鹗是旗籍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大都是“正邪交赋”、“善恶相兼”的,写好人也写其短处,而坏人也不是一坏到底。他不是根据“好人”、“坏人”的抽象概念去简单地描写,而是在写人物的主要特征时,还注意到他们的复杂性。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大都是活生生的,有立体感的人。薛宝钗便是曹雪芹笔下的这样一个人。所以在《红楼梦》问世的同时,对薛宝钗就有不同的争论,甚至老友之间“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红楼梦》里对书中人数是怎样说的:(一)第五回里,宝玉对警幻仙姑说:“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儿呢。”(二)第六回里,作者写道:“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三)第六十七回里,风姐丫环对尤二姐说的一段话里,提要荣府中“上下几百男女”。(四)可是第五十二回里,麝月对坠儿娘说了一句“家里上千的人”,这是人口众多的成语比喻。  相似文献   

17.
<正>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有人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也有人跟我说《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刘心武潜心红学,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了红学中的“秦学”分支。他曾这样说:“我通过秦可卿入手来研究《红楼梦》,又因为我前面很多讲都是讲秦可卿,所以有的人就误会了,以为我就是研究秦可卿那么一个人物,其实不是的。《红楼梦》是一个艺术宝库,一个思想宝库,一个文化宝库,一座巍峨的宫殿,我从哪个窗口往里望更好呢?我迈过哪一道门槛走进去更好呢?我个人先选择了秦可卿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据统计,全书共写了大大小小975个人物。作者在给人物命名时,将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等结合起来,使人物的姓名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颇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名著《红楼梦》第八回,对红楼故事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红楼梦》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写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社会生活现象,是通过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具体讲是“黛死钗嫁,宝玉出走”这样一条情节贯穿线来展开和表现的。《红楼梦》第八回是书中这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次集中活动,是“木石姻缘、金玉良缘”矛盾冲突和力量消长的第一次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争取周围支持的不同前景的第一次显露,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发展走向和结局的第一次暗示。因此,第八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