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封闭、单一、专营等弊端也阻碍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推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民,必须采取重魇改革措施:破除高等师范教育的专营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师范专业性与学科专业性双长;构建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连贯一体遥新型高等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发展的理念引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新的教师发展理念,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群体专业化两个维度,兼具职业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围绕教师专业化的这两个维度、两种属性,我国政府以政策作为支持和引领,对高等师范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体现在宏观体制的调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师地位、待遇的提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苏联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有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他们的一些特点。在纪念十月革命七十周年之际,本文旨在回顾苏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道路,分析其当前改革的方向,试图找出一些可供发展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所借鉴的东西. 一、十月革命后苏联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在收回教育领导权的同时,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高等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是促进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而对于基础教育,教育科研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不相融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发展,于是,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科研合作模式以促进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双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的一种办学思路,也是高等师范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竞争的新优势,是未来高等师范教育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必须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需要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和办学思路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由此可看出,本科师范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基础教育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现在的素质化教育。加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非专业师范的蜂拥而至,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在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便成了当前高等师范教育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本科师范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特别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依托,研究如何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 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是数量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统一,它不仅包括高等师范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包括了高等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自身办学条件的改善。因此,研究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及其对策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师范教育质量,从宏观上说它是高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微观上说它是高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人力资本的提升为支撑,要提高人力资本必须以发展教育为前提,而提高人力资本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更要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不仅需要大力发展正规高等师范教育,也要大力发展非正规高等师范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系统中还显得比较滞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区域型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还很不乐观。本文根据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其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培养教师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管窥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面临着生源质量不高、师范性不足且教育实习环节薄弱、就业前景不乐观等问题。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时刻保持极高的敏感性,适应政策调整和社会发展,从而改革其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创造有利于高等师范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对高等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巨大需求,以及师范院校内外部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都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也必将受到新技术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教育以及现行师范教育自身体制的影响。因此,21世纪的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