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他在作品中刻画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女性。回顾这些女性人物,我们不难发现,曹禺描写了大量的女性悲剧命运。本文从曹禺早期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中的女性悲剧命运进行解读,来分析曹禺是如何通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描述,来深度探究悲剧形成的根源,对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思想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
曹禺通过对一个个女性悲剧命运的描述,揭示出在新旧社会交替时刻,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繁漪的疯狂、陈白露的自杀、愫方的出走。这些美好的女性的毁灭引起我们对她们悲剧命运的深思。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力被剥夺,经济上的不能独立,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沦为男性的附属物,几乎无力抵抗其强大的异化力量。这一切,注定了她们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对个人的爱情、自由、人生、幸福的追求,只能是悲剧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三十年代,戏剧大师曹禺又为世界女性画廊增添了三个奇异的形象.她们中有虽为人妻、人母,却不守妇道,犯有“通奸”乱伦”之罪的神经质女人;有玩世不恭,享有“大众情人”之称的高级交际花;有背着丈夫、婆婆偷野汉子的“狐狸精”.这三位女性形象分别出现在曹禺早期创作的戏剧《雷雨》、《日出》和《原野》中,她们是繁漪、陈白露和金子.她们都是全剧的“灵魂”所在.曹禺通过三位具有不同身份,地位,处于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那个罪恶的旧社会腐朽没落、必将崩溃的本质,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命运探索戏剧大师曹禺创作道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曹禺在<雷雨>、<日出>、 <原野>、 (<北京人>等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而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悲剧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对女性的绞杀和践踏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女性的悲剧说明一个必然:这是性别的悲剧,是生活在男权世界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5.
曹禺在前期剧作中,塑造出了周蘩漪、陈白露、花金子、瑞珏和愫方等现代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女性系列形象。在这些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气禀美丽的女主人公“金丝鸟”般处境尴尬的命运寓言里,寄寓着作者对女性原罪意识和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的女性人生命运及个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思索,升腾着作者迥异于其他作家的强烈深刻、宗教般的悲剧命运感以及对整个人类命运进行审美关注的人文情怀,从而使得曹禺的戏剧蕴含更为深远、丰实。  相似文献   

6.
曹禺的四部悲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揭示了触目惊心的性别之间的压迫。恩格斯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①中国封建社会主要通过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对妇女进行统治压迫。 曹禺四部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就其阶级地位而言,并不属于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繁漪是个有人服侍的资本家太太。金子、瑞贞、愫方也都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即便是出卖肉体的陈白露,也不是翠喜那样的下层妓女所能比的。繁漪等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们没有被当时上乘的物质生活和合法的妻子地位所迷惑,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家庭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残害。繁漪“是统治阶级营垒中的一员,但在周宅这座牢狱里,  相似文献   

7.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在他的话剧艺术画廊里,无论是三十年代自由奔放、浓厚强烈的《雷雨》、《日出》和《原野》,还是四十年代素淡深远的《北京人》、《家》,曹禺的大部分创作中都塑造了触发矛盾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女性形象,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和瑞珏等。但她们是两类近乎极端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论曹禺的女性审美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938年为界 ,曹禺的女性形象塑造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对洋溢着生命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女性的赞美转向讴歌更具古典美的传统类型的女性。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对女性的态度由“审美的”变为“功利的” ,由对“人”的生活关注 ,转向了对男性自我生活的关注。这一转向是曹禺在家事和国事的双重困扰下做出的 ,它已经逸出了纯粹创作风格的范畴 ,标志着作家在文化立场、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诸方面的转向。它意味着曹禺正在悄悄地收拾起“反传统”的旗帜 ,返身向“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9.
提起悲剧和喜剧,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著名命题:“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每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都有多方面的造诣,但创作个性决定他总是擅长于某几个方面并有杰出成就。曹禺有悲剧、喜剧、正剧,而他的悲剧艺术最令人赞叹。悲剧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类型,悲剧特殊的美感力量使它比其它戏剧类  相似文献   

10.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家庭环境、学习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走上自己的戏剧创作道路,并以一系列杰出的悲剧创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建筑在对人的本质力量,尤其是对女性人性美深刻感悟的基础之上,给予生存在传统和现代文明夹缝中的女性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并展现出她们个性的觉醒和反抗悲剧命运的自觉力量。  相似文献   

11.
曹禺同情女性、赞美女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是站在男性立场上进行的,女性悲剧被渲染成了男性梦想的神话,展示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坦露的是男性自我关照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曹禺剧作中的悲剧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及下层民众;第二类是统治阶级营垒中遭压抑、受毒化的人。通过这两类人物,曹禺既表现人的对于生命价值和起码生存权利的追求,更着重表现心灵的欲望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无论是“肉”的要求还是“灵”的追求,在黑暗现实的巨轮碾压下都遭到摧残和扼杀,被无情地毁灭了。“走向极端”的大悲大恸是曹禺对悲剧艺术的特定追求,他的悲剧往往着力表现具有深刻和普遍意义的大冲突和剧烈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具有极端尖锐、不可调和和折衷的性质,呈现出“雷雨”式暴烈激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本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这其中也有驰名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象的构画与塑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煜煜闪光的明珠。 遗憾的是曹禺在《北京人》之后创作水准便趋  相似文献   

14.
曹禺作为剧作家,始终对人的生存境遇充满深切关怀.他从人性化的角度,通过对繁漪、陈白露和愫芳的生存困境的形成及挣脱羁绊的描述,揭示了人物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表明曹禺对人的生存处境和情感痛苦有着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曹禺笔下的痛苦人生--兼论曹禺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她们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画廊里的经典人物,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曹禺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充满同情与欣赏?相反,我们在他的笔下却找不出真正完美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都是赢弱、无能、痛苦、不能自救的男人,是在人类的进化链条中被否定的人物。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痛苦的哀叹。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女剧作家及其悲剧剧本来看,女性是悲剧性别,现代女性悲剧往往以作为家庭叛逆的女主人公死亡或出走为结局,演绎着由生活而学的悲剧。现代女性戏剧中的“家”,既没有使女性们成为独立意义上的人,也没有让她们摆脱被男性伤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旧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被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统治着。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依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仍然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人身自由仍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曹禺是个旧社会的反抗者和暴露者,是个悲剧感很强的作家,他给文坛带来繁漪、陈白露、金子三个典型的光辉女性形象。他不仅把妇女问题放置于封建传统中去讨论,更深化了五四时期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从他的作品中的这些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妇女解放要获得成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曹禺作为剧作家,始终对人的生存境遇充满深切关怀。他从人性化的角度,通过对繁漪、陈白露和愫芳的生存困境的形成及挣脱羁绊的描述,揭示了人物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表明曹禺对人的生存处境和情感痛苦有着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曹禺后期戏剧深受契诃夫影响。迄今,学界对曹禺受契诃夫戏剧影响的研究,角度多元,成果显著,但对人物研究甚少,更不用说具有相似特点的女性形象研究。契诃夫与曹禺都对女性有独特的见解,从男性视角思考着处于困境中女性的选择之路。虽然两人都看到了新旧世界之交的先进女性,但依然带有男权思想。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对现今戏剧中女性形象分析与心理剖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塑造了众多的知识女性形象,如蘩漪、陈白露、愫方,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女性解放道路的一波三折与步履维艰。从蘩漪仅局限于个人生活范围的初具女性解放意识的挣扎到陈白露在社会这一舞台上为女性解放而作出的抗争,最后到愫方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出走。中国知识女性在女性解放这条道路上用她们的血和泪,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