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体育中考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目标是通过"以考促练"推进素质教育,以"撬动效应"来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体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以来,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体育,体育学科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从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体质测试指标并没有得到显性改善,不仅如此,一些地区的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教学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作为中考科目,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是推动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训练的举措。应该说有了体育中考,从学校到体育教师再到家长和学生,都对体育学科有了一定的重视,这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既然是中考,那么考试的内容是否合理,评分的标准是否公平,实施的过程是否严谨关系到每一名考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对教育的认可与否。笔者经历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2017年吉林省松原市首次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了中考总分。通过参考其他省市中考体育学科测试项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男生必考项目为1000m跑和立定跳远;选考项目三选一(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女生必考项目为800m跑和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意见》指出,要将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从无到有,从试点到计入总分,再到作为录取计分科目,体育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重要性越来越彰显。一方面说明,党和国家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  相似文献   

5.
国家之所以实施"体育中考"制度,是希望能借助政策杠杆的调整来唤醒学校、学生及家长对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的重视。其目的是想借助这种特殊形式,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追求、达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并为学校全面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现在各个省市中招考试都有体育考试,但是具体的执行办法却不尽相同,考试项目也就不相同。本刊已经介绍了北京市2010年中考改革,在以往30分体育现场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了过程性考核成绩10分。本刊将陆续关注其他省市的中考体育改革,把改革的经验的推广和介绍。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考体育改革应逐渐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而考试的最终目的是强化考生自觉锻炼、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使考试真正纳入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对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评制度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使考试内容、方法、标准更具科学性,势必进一步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关心和重视。如何在新的体育中考方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探索的问题。一、体育中考考试方案的新变化(一)考试分值有了新构成由原来统一考试"一锤定音"变成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5):29-31
<正>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多次强调:"体质测试的结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学生的体质是最好的,这要归功于这些年一直坚持的中考体育加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这是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及“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基础之上,对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这一消息引起体育在线学术论坛(tiyuol.com)网友的强烈关切并进行讨论,体育纳入高考能否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能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能否保证实施的公平和公正,成为大家集中探讨的问题现选择部分文稿予以刊载,版面所限,部分文稿刊登.  相似文献   

9.
我们江苏省苏州市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至今已有四年了。四年来,从开始阶段的只计体育合格、不合格,到前年的以30分计入中考总分和去年的以45分计入中考中分,体育考试的试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体育作为中招考试的一门学科,作为考试体育的主要对象──初三学生及其家长对此规定是怎样看的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对本校初三年级的174名学生及参加初三学生家长会的128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有822%的学生及789%的学生家长对体育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科目,是持拥护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一、研讨背景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体育考试确定为中考科目,2000年,要求全国各地全面实施中考体育考试。多年来,体育中考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一直颇具争议,焦点是体育考试"考什么与怎么考"。浙江省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加快《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也一直把体育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在实施体育中考的十几年来,陆续对中考体育策略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改革,逐渐使体育中考实施方案、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正>1987年9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体育考试确定为中考科目;2000年要求全国各地全面实施体育中考。体育中考被赋予了"促进社会对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等目的,自此体育中考成了各地初中学段(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点,贯穿在整个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其对学校体育及教学工作的促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中考体育获得满堂喝彩……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一起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成为体育纳入升学考试体系的重大进步,也是学校体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个别学校(上海崇明中学)试点起,至今经历了近40年,教育部先后就中考体育出台了11份政策文件。体育中考,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普及、从局部到全国,再到"体育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充分体现了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体育中考推行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学校、家庭、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然而,面临考试压力的体育教学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校、体育教师或许追求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家长追求的是孩子体育中考的分数,不让体育中考拖了文化课的后腿。一、考什么教什么,体育中考的"包袱"误导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作为学生中考的一门考试科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使体育课的认可度得到加强,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各地都对体育中考制度进行改革,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各  相似文献   

15.
2020年秋季学期,从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开始,云南省体育中考成绩由原来的三年一考改为三年六考,分值由原来的50分提高至100分,本次体育中考改革史无前例地把体育放在和语、数、英三大主科同等重要的地位。改革后的考试导向更注重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是一种从政策上引导学生进行可持续性体育锻炼的鼓励,学校体育工作一定要本着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人,由学校体育带动社会体育,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使国民健康水平与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评价的特点 1.体育评价的局限性 当前体育考试不是高考科目也不是中考科目,曾经轰轰烈烈的中考体育加试在许多地方逐渐被取消,体育本身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就存在着一些偏见,中考加试的取消就更加重了他们对体育的轻视,认为只要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学好学坏无关紧要.体育成绩的重视程度也就相应的降低,甚至有些学生觉得体育成绩要不要都行,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等级评定是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的,也就起不到评价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森 《体育师友》2010,33(2):62-63
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体育加试分值的增加对引导学生多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改变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对体育态度是非常好的途径,是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还需要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中考是我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崇明中学最先尝试开始,历经我国部分省市的不断努力和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随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和《体育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中考工作在全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而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地将体育逐步列入中考的考查项目之后,在赞同之余,各界对此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中考的考查内容和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对身体条件差的学生是否公平?体育课列为考试科目,这不是又走了应试教育之路?针对这些声音,笔者谈谈自己的浮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最近时常听说许多县市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把体育考试从中考考试科目行列中清除出去,不再算分数了,不再计入总分了。采取把学生的体育成绩以等级制的形式表示,也就是说将学生初中三个学年六学期的体育成绩计入到综合素质评价表中;把学生的最后一次体育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测验综合起来计算,从而得出过程得分等等。但是近来,笔者作为2006年连云港市体育中考方案制订的参与者,在调研过程中听到了许多体育教师的呼声,大家对“把体育考试从中考考试科目行列中清除出去”的做法非常不满,所有体育教师都在大声疾呼:“体育中考制度不能丢!”一、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