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①,万条垂下绿丝绦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①碧玉:柳树像玉石一样碧绿。②绦(tao):用丝编成的带子,这里比喻柳条。[译文]一棵像用碧玉石装扮成的柳树,千千万万条柳枝像绿色的丝带一般下垂着。这绿丝带又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啊,原来是二月  相似文献   

2.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碧玉:绿色玉石。丝绦:比喻柳条像丝带一样。看拼音读古诗  相似文献   

3.
孙风歧  邱贵芹 《现代语文》2006,(12):105-105
在唐诗中,咏柳的诗句很多,最名的莫过于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纤柔的春柳之干,似用碧玉妆砌而成,那袅袅披拂的柳条,似少女身上所佩带的绿色丝绦,那细细匀称的柳叶是借巧妇之手裁出的吧?不,是清新活泼的二月春风剪成的,多么美妙的意境啊,自然地传达出诗人对柳树的无限情爱和对美好春天的热情讴歌,难怪后人形容女子的美丽就求助于柳树了寨像写林黛玉,就有“行动处如弱柳扶风”之句。此外,还常用柳叶来比喻女子弯弯的长长的黛眉——“柳叶眉”,这是古代美人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正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戊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一抹春天的鹅黄据说,最早感受到春光的是柳树。在那冬春交汇之际,当许多树木还在蒙眬休眠之中,柳树已经将排排新芽抽成万缕烟丝。那一抹春天的鹅黄,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赋予了柳树感  相似文献   

5.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贺知章4月5日晴一棵唐朝的柳树,栽插在世人心中,那随风飘荡的柳枝,莫不是历史的钟摆。时光流逝,柳枝常绿,就像脍炙人口的唐代绝句,被春风反复吟咏。柳枝顺时,历史显露出繁荣和安详;柳枝乱时,江南塞北都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这是一棵会思考的柳树.是诗人不曾拈断的胡须,它历经千年的凄风苦雨,仍把美丽的春天赞颂。  相似文献   

6.
齐国凤 《山东教育》2004,(16):32-3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在教学这首诗时,学生向我提出了“碧玉”是玉石还是美人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课下我和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柳树     
看了这个标题,你也许会想:柳树有什么稀奇呀,公园里多着呢!是呀,这种树谁都认识,随处可见,而且,关于它的诗句太多太多了,比如脍炙人口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们喜欢柳树,因为它的生命力强.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描写柳树的文章常常和春天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留下的千古绝句,写的正是初春时节的柳树。  相似文献   

9.
垂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留下的千古绝句,写的正是初春时节的柳树。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落差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吟咏的柳树,在早春发出嫩绿的新芽,好比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是二月的春风为她裁剪了绿色的裙带,让她变得风姿绰约。同是柳树,因为生长环境的  相似文献   

11.
柳条飘飘     
外婆家三面都是水塘。柳树就生长在塘边碧草如茵的小道上。春风染绿了柳条,柳条在风中更显得柔情。古人有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见柳给  相似文献   

1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华夏这个诗的国度里,柳树是诗人的爱物,而杨花柳絮,自然也常牵动骚人墨客的心肠.  相似文献   

13.
咏柳     
一树 一‘.. .J r石1绿丝绦。谁裁出,春风似剪刀的柳树,翠绿晶莹,就像用碧玉装饰过一样,于扰如绿色的丝带一样低垂飘荡着不知这细细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岁护,汽咏柳@贺知章 @青池  相似文献   

14.
余闻婧 《江西教育》2002,(12):26-26
一、比较法比较,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区别,辨认异同,区分差别。古诗《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用“碧玉”喻春柳的颜色美,用“丝绦”喻下垂的轻柔美。但仅仅靠理解诗中字词很难深切感受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课前,我先引导学生抓住柳树的特点观察,再写下来。(有位学生写道:“柳树的枝条是翠绿色的,又细又长又软。”)课上,又将学生写的句子与诗中的比喻句相比较,让学生围绕探究题(1.两个句子相比较,都抓住了柳枝的哪些特点写?2.诗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3.试着修改同学描写…  相似文献   

15.
春天来了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又与我们相逢了。出土的草儿、绽开的花儿、低飞的燕子、丁冬的山泉让同学们为之欢欣为之鼓舞,当然也勾起了不少同学的写作欲望。不过,别急,我们先来看看古今文人笔下的春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前半句中的“绿”字在这里是吹绿之意。这就把草木与春风的关系形象确切地表达出来了,写活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赞美美好的春…  相似文献   

16.
春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吟诵着这首美妙的诗,眼前便呈现出贺知章诗中赞美早春时节的景象。寒冬默默无声地走远了,春天随之悄悄地来了。当柔柔  相似文献   

17.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柳树     
春天来了,春姑娘早早地就给柳树换上了美丽的新衣。你看,那棵大柳树,正沐浴着明媚的春光点头微笑呢。远处遥望,那青青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摆着身子,真像小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似乎在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走近细看,春雨过后的那棵柳树,吸饱了滴滴春雨的乳汁,享受着太阳公公的温暖,更精神了。站到柳树下,随手摸着下垂的柳枝,更激发了我的敬佩之情:不论在什么地方,你都能顽强地把根扎下,使劲地往上长。在河边,你为人们护堤;在路…  相似文献   

19.
春柳遐想     
走在上班的路上,不经意间一抬头,见路边的柳树已抽出了新芽,鹅黄嫩绿的,在春风里婀娜地轻舞着,迷人眼目,动人情思。望着风中摇曳的柳树,我一下子想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那首著名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笔下的春柳多么令人遐想,令人心旷神怡。柳树最早为人们送来春的气息,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希冀,柳树已然成了万物复苏的"先驱"和温暖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用还原的方法,首先就要问,"二月春风"原来是不是"剪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