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政治课应有的德育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重视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伟 《湖南教育》2005,(16):34-35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这一目标同样是可以通过德育课程去实现的。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具备这一特征的课程有两类,即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指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公民课等,是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课表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以及道德、情感、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隐性德育课…  相似文献   

3.
关心德育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首先提出关心伦理学,作为对公正伦理学的补充,之后以内尔·诺丁斯为首的关心伦理学家发展了关心伦理学,并把它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形成了关心德育模式,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其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想令人耳目一新,本文拟对其课程思想作一梳理并探讨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一、关心德育模式的课程思想(一)考虑多元智能、活动和动机的课程计划1.引导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加登纳(Gardner)的七种智能在教学上至少可以有两种运用形式:一种是按七种智能的内容分别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德育源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近年来,德育"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的推崇,并逐步推广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德育专家认为,德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基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所谓的德育问题;所有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基于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有效的德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洲  谭琦 《教育探索》2008,(10):122-123
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因其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显示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优化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主要有:制定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民主、宽松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同。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的不同,倡导的思想政治信念、价值观、传统化知识等人观念各异,课程的内容轩轾分明。我国与西方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学校的德育课程在政治方向和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传授的马列主义科学理论。它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点,焕发出真理的光辉,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世界的思想武器和先进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综观张敷荣的德育、课程和教学思想,可以看出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是:1.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石;2.批判地吸收、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统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一;4.坚持“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学德育课程以显性德育课程为主。其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价值无可否认,但是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德育成效不高。隐性课程最初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提出,他认为: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独特的学校气氛,构成了潜在课程.其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关心德育模式在课程方面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现在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课程内涵、课程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探究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功能,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欧洲近代学校分科课程的出现,学校道德教育究竟怎样进行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主张通过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来进行道德教育,其教育性教学和教学性教育的思想对今天我国的道德教育以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罗轿重环境德育论思想是其以血性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重视利用自然物质环境,也重视营造学校人文心理环境、社区环境,以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环境为基础,强化学生德育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的早期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中 ,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社会格局。针对国民体质斯文委弱的状况 ,他号召民众锻炼体魄 ,以执干戈而卫社稷。在其发起组织的安徽爱国会中设体操会 ,并倡导“办团练兵”,利用西方近代体育手段 ,以达到反清灭洋的革命目的。他揭露了旧式书院教育的弊端 ,力主办新学 ,强调体操的重要性 ,主张改良教育 ,提倡学校教育要德、体、智三育兼备  相似文献   

14.
赫胥黎是科学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人的培养;在教育对象上,不分种族、贫富和男女,所有的民众都应该受到教育。赫胥黎主张把科学教育引入一切学校,并为其设置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十分重视德育 ,提出了“以公民道德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观、学习观、世界观、爱国为公思想等方面。他强调德育重在实施 ,主张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中 ,并重视德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这些都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浅析陈序经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求知;高水平的教授是办好大学的关键;良好的环境是大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学习西方的先进化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办学实践中,陈序经力求贯彻底这些思想,不但为当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李竹 《中学教育》2009,(6):52-56
小学教育最为重要的教育使命,就是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学生掌握知识,从而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本的道德水平。为达此目的,必须在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渗透或保障启慧教育。  相似文献   

18.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9.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子出于对个人生命意义的真正关爱 ,主张无为自化、不言之教。他的主张蕴涵着很深刻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老子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终极关怀。老子提倡教师要有“常善救人”、“常善救物”的品行修养 ,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位“大智若愚”的人 ,通过自己的无为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潜能 ,让学生成为自知、自觉、自悟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