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论史》评介吴学先一部系统介绍、阐发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和历史演变的大书───《西方文论史》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特别是西方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文艺理论界空前活跃,对西方...  相似文献   

2.
理查德.哈兰德的《西方文论简史》(又译《从柏拉图到巴特的文学理论》)是一部在当下西方文论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作为该书的中文译者,本文作者从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与结构思想出发,对当下文学理论的状况尤其是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书写“结论”与“结构”问题进行了学理性的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史中,"问题意识"有一种专门的含义。这个含义是由法国的阿尔都塞赋予的。阿尔都塞在谈及"问题"时没有使用question,而使用problme,前者具有意识形态色彩,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路径。阿尔都塞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史的"问题意识",把对马克思思想的"总问题"以及"总问题"提出方式作为研究重点,从而寻觅一种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模式。西马文论史的不同阶段是由不同"总问题"的问题意识形成的。他的探索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他的研究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长达30多年之久,至今依然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思想资源。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意识,不能不重读阿尔都塞。  相似文献   

4.
一 大家知道,师专没有分门别类的文论选修课,师专的文学理论以一门课程总摄文学基本原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诸项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这个角度说,师专文学理论教学的关键,乃是要在一门课程之内正确而科学地处理文学基本原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是,师专现行文学理论教材的核心构架和主体内容是文学基本原理。在教材中,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都不以体系形态分章分节交织,而只在具体的专题层次上关联。因此我  相似文献   

5.
考察已出的几种文学理论批评史,或采用通史的办法,按上古、中古、近古等分期;或参照通行的文学史,大体按历史朝代分期;或一般径直按年代先后,以文学理论批评家的姓名为章目,而不标明分期。在本人看来,由于作者的见地和用意不同而在分期问题上分别采取不同办法,自然都应当容许,但是上述几种情况均未能显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本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本人对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新的划分,即分别以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金  相似文献   

6.
简析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及形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 《海外英语》2011,(7):269+271
文学理论是文学实践的概括、总结和对文学发展的希望和预言,反过来又指导和影响文学实践活动。研究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理论,该文通过对各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简述,对西方文论发展历程及形态转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杨冬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一次以一位中国学人的独特视角,将西方批评史进行了全面、细致、以批评家为纲的梳理与述评。从这部厚重的西方文论通史中,也可见出作者杨冬本人的文学观与批评观。  相似文献   

8.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已出现了五次大转向: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已从19世纪中叶的"文学理论"演变成为20世纪中叶的"批评理论",进而在本世纪初蜕变成为"品评天下"的"理论",出现了高度哲学化和去文学化的倾向。西方文论的历史蜕变是西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时,应吸取西方文论历史蜕变的经验教训,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走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考察已出的几种文学理论批评史,或采用通史的办法,按上古、中古、近古等分期;或参照通行的文学史,大体按历史朝代分期;或一般径直按年代先后,以文学理论批评家的姓名为章目,而不标明分期.在本人看来,由于作者的见地和用意不同而在分期问题上分别采取不同办法,自然都应当容许,但是上述几种情况均未能显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本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本人对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新的划分,即分别以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代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期、演进期、自觉期、发展期、成熟期和革  相似文献   

10.
由黄曼君教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2 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立项选题 ,是在《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 1 895—— 1 990》一书的基础上 ,经过大幅度的调整、增删最后修订而成。与原书相比 ,新编本有着较大的变化 :一是篇幅缩短了 ,由  相似文献   

11.
在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中,文学理论教材作为文艺学思想转化及传播的文本形式,在中国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材是经过反复研究的历史积淀,是普遍达成共识的学科的精华,代表着学科的主流。新时期之初,指“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1984年),即,从“文革”十年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六年时间,这期间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体现出如下时代特色:第一,由于“解放思想”的渗透,抛开了对政治话语的依附,在文学理论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开始复苏,使得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中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得到真正关注。第二,在思想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文学理论界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典型”、“形象思维”和“共同美”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反映在文论教材的编写上,主要是从狭隘的、机械的反映论走向能动的、审美的反映论。第三,对西方文论思想的借鉴也大有收获,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结构框架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本身带有浓重的过渡时期的色彩,与新时期开放的文学语境不大和谐。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论话语在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时期,一般性文学理论实际上可以区分为“古代文论型”和“西方文论型”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的、包容中西的文学理论体系,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的批评方法融合在一起,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中西方文论之所以只能整合,不能融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异质性的。“重建”不应该是推倒重来。“古代文论型”与“西方文论型”两种文学理论可以并行存世。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程──兼评《西方文论史》吴学先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程─—这是一个迄今为上还不曾有人触及的领域,也是一个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在填补国内空白的《西方文论史》出版之际,我想在评介此书之前先勾勒一下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  相似文献   

14.
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文学理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生存方式与发育方向,已成为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深化的迫切命题。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文艺学,应积极涵养“复调意识”,力求在多元对话中有所推进;而处于学术发育失街状态之中的我国文论,应大力加强文学理论核心命题研究,力求在深度开采中有所建构。既要开放胸怀,拓展眼界,从一个国度一个地区的框架中走出去,从那种不是“言必称希腊”就是“言必称罗马”非此即彼择一而从的思维定势中走出去;又要烙守阵地,坚守本位,既抵抗一味“载道”的“亚文论”对文学之自主自立自律的践踏,也抵抗一味“行道”的“大文论”对文学理论核心命题的疏离。这就需要对文学理论本身的发育状况也加以批判性思考,需要对文论史上各种形态的文论在文学本体研究中的重要建树与主要局限加以系统清理,需要对文学理论轴心环节的思想成果加以深度检阅。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起源分别始于先秦和古希腊,先秦文论中提出“诗言志”,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表现,古希腊文论中则提出“摹仿说”,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再现;先秦文论中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认识是附着在文学的政治功用上的,认为审美价值存在,但最终是为政治教化服务,古希腊文论则是系统地对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在相当长时间内割断了与中国古代文论的优良传统,断绝了与西方文论的正常关系,也从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科学的马列文论。因而,它在前80年基本上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实用功利型文学理论,只是从70年代末才开始向社会———审美型文学理论转化。后20年是本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随着西方对非西方殖民奴役的启动,西方便将编纂其历史的方法论带入非西方。非洲作为深受西方奴役的国度,在自主性被剥夺的同时,沦为了由西方编纂历史的被动体。非洲独立主权的获得,颠覆了西方视时间为线性和进步的传统观念;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使西方看到有必要扬弃对象的给定性,并重新塑造。随着国际政治局势朝着有利于非洲的转变,西方对非洲史的编纂。由此转向了对其社会和文化史的突出,并在世界史或全球史中给非洲留出位置。西方对非洲历史文化的发展性探索,证明了非洲确是世界史或全球史进程中的重要构成,新史学理念由之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部推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全国各高校都纷纷投入到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教改方案,出版了许多新教材。这些方案和教材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触及到文论教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时期文论教学的主要思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高校文科文学理论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改革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用一句政治上的话说,还须“与时俱进”。为此,本文就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一孔之见,求教于文论教学的行家。一、当前高校文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写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文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葛兆光先生关于思想史写法的讨论,可为重写文学批评史提供启示。罗宗强先生关于"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亦可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和重写文学批评史提供借鉴。重写文学批评史和重建中国文学理论,应重视新材料之采集和研究,作者以为:今日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其可作为研究之新材料,并足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的,是学者不曾重视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资料和边省地方文献中的文论材料。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更值得重视的是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中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7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文化批评已经逐渐成为核心,西马文论的这一文化转向与当代文化研究的崛起关系密切。西马文论的文化取向不仅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丰富了西马文论的内涵,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具活力,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