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十分强调个性教育,而个性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将讨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充分认识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有许多教学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有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长期以来把考试,特别是书面的闭卷考试来视为最规范的评价形式。过分重视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忽略对学生教学活动中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察,评价只是教师根据学生考试结果对其分类,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要实现创新首先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思想范畴的独立性,因此在这样的时代,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大放异彩。让学生学会创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是时代的需要,让学校教育沐浴在人文的光辉中是时代付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一对于教师尤其是职校教师而言,能否正确地认识学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冯契认为自我意识构成了自我的同一性 ,真正的个性是自由的个性 ,是精神主体才具有的。同时 ,他强调自我是身与心的统一、自我意识与自我存在的统一。自由的个性是有血有肉的个性 ,并在价值的创造中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人文价值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体现,强调教育实践中人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拔尖人才;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自我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辩证关系,主张“心物合一”,始终保持人的主体性和超超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体验性,它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身体性参与,“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重过程而非重结论的学习万法,旨在改娈以往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具备终生自我学习、教育的能力,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恩惠 《教育与职业》2006,(36):184-185
文章分析了美术专业基础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摆正教师身份,塑造学生个性”、“强调以情入画,表现自我感受”两方面八手,强调树立符合艺术本质特征与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塑造学生的审美个性,培齐“以情入画”的良好的学习心态,使美术专业教育走出误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个性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缺乏个性的人才可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本文从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个性发挥,从而使每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并使语文课堂活动呈现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十分强调个性教育,而个性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将讨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充分认识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了高扬的个性,才能有理想和信念,才能有创造热情、创新精神,才能充分地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只有关注社会,富有责任感,才能真正实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只有具备了这种理想人格的人,才能不趋时、不媚俗,真正地张扬个性,真正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下,"教学"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教学内容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新课改下的备课,也应与传统接轨,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的自身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对知识的自我获得,强调学习在合作的理想空间中成长,强调学习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创新,更主张用主体取向的评价、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引领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备课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育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存在着重视社会功能忽视自我价值、突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应用、强调行为规范漠视个性发展、追求智育忽视全面素质提升等弊病,需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探索创造教育模式,营造个性发展氛围,建构多元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大纲强调个性的观念,要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主体性和参与性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本方式,作文教学实践欲走创新之路,就要求教师以学定教,诱发学生主体的内因作用,自主地感受作文实践的全过程,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而主体参与式作文教学模式有其现实意义。其创新策略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0):13-13
新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全程成功教育遵循人本主义的认识过程,以学生为本,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承认并切实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个性心理学强调个性的核心是自我,要关注个性,要善于发现个体的差异,立足个性的可能发展,激发个体个性的  相似文献   

1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关于人的素质的观念。社会生产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就要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人。然而,分析表明,“个性为本”教育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确立,遭遇到来自于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异、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的传统文化的阻滞。因此,教育要培养有个性的人,必须从文化更新入手,改造思想,树立以个性为本的文化观念;变革实践,构建以个性为本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张扬学生个性、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