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高雅得体的着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表现,反映出个人的文明程度。只有真正了解了着装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才能达到服装与人的和谐美,所以我们应该将服饰美的有关知识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着装水平,从而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正确的对待师生的仪表美1.正确地对待教师的仪表美。所谓仪表美指的是一个人的着装、发型、配饰高度和谐,给人一种高雅优美的感觉。反映的不光是一个人的外在美,还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观、价值观等。着装者基本上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着装,准确…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2013,(3X):26-26
<正>网友:我发现,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样合理吗?专家(李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该不该对学生的着装和发型进行统一规范和严格限制,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和看法目前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我们认为,此举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学校也应注意把握好其中的"度"与方法,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着装规范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吴岚 《文学教育(上)》2008,(22):144-145
一、引言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不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吸收。教师得体的着装搭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还会营造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把握好着装的环境和着装的尺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是每个教师都应该为之去努力的事情,而端庄、大方的着装形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形象素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传播美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正确传授知识外,还要尽量成为美的体现者,多给学生一些美。 一、形象气质的美 首先,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着装要朴素、大方、得体、整洁,尽量少雕琢、浓艳、浮华,使学生感到一种自然的美。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广泛汲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不断加强品德修养,要形成高尚峻洁的人格;春蚕吐丝,甘作人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备  相似文献   

6.
教师着装的艺术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副校长吉通海教师着装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着装得体、格调高雅、富有朝气的教师形象,会使学生潜在地产生一种愉悦和崇敬心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起到“亲其师,信其道”、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师着装要与环...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一切的载体。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生物学知识大量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真正做到用知识呵护生命。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授材料背景知识能帮助听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传统的教学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了解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有助于提高听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应该是听力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缺失的现状,建议在语言教学中从课堂内外加强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常常忽视背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用英语交际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互相交流与协作。英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尤其是一些涉及欧美国家文化的背景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课文,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成功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跨文化的认知水平.因而,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应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解、学习英美文化的契机,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而中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阶段,作为教者,传授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涉及、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催化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们都喜欢去翻书、喜欢去读书(课外的书),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4):81-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不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我们应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重知识"而"轻文化"的现象,提出对学生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指导,通过进入情境,深入文本,古今对照,迁移拓展,归纳整理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增强文化意识,继承深厚文化传统,提高古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我们只有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了文化融入,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对人进行德育教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弟子规》对孩子着装有明确的规范。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应增强礼仪教育的内容,增加《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课时,尤其注重着装礼仪教育。学生穿着要符合身份符合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通过着装礼仪教育,使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导向和为人处事等方面发生积极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着装是一门艺术其实也是一种技术,需要有简单的原理与知识做基础,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可以说占着装技巧的第一位。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带着特定的色彩,那就是自己的肤色。如果肤色和服装的颜色搭配恰当,就会令自身形象锦上添花。所以本期我们要给大家上一堂"各色美女的基  相似文献   

17.
曹军辉 《学周刊C版》2014,(6):144-144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研究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直注重传统文化的运用,这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传统文化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改变政治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形象。本文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利用传统文化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研究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直注重传统文化的运用,这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传统文化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改变政治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形象。本文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利用传统文化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传承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学知识当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当中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教学当中开展国学知识教育,不仅能够让当代初中生了解到我们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对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涵养其人格,陶冶其情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学知识对当代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的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总结,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初中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词汇的掌握除了读音、拼写和词义,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词汇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必须上升高度,适当渗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适当渗透词汇的文化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词汇,应用词汇到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词汇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的问题.一、用作不同词性的同一词语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