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从 1 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从此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形成 ,我国通过的《中国 2 1世纪议程》表达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可持续发展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目的 ,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地理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在公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尤其是地理教育的人文价值日益显得重要。因为 ,它与提高境界、陶冶情操、规范行为 ,协调关系等人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生态系指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其它子系统以及自然界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经济原生态、经济内生态以及经济外生态的科学论断,内蕴着丰富的经济生态思想;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马克思的经济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和务实经济-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生态、经济-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伦理生态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发展问题,并且是持续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是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生态可持续为条件,以社会可持续为目的 ,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确实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才能正真实现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性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区持续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内容;山区持续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以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态动力是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主体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构成,其中政府生态规制是主要推力、企业生态创新是基本动力、社会公众生态消费是重要拉力;相应地,分别形成了生态规制主导、生态创新主导和生态消费主导三类动力机制结构模式,并具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根据上述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生态动力主体建设的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与社会生态及社会生态空间存在着互通与契合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社会生态空间是社会生态的秩序存在,其所包含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心理生态等要素与层次能够影响到包括公民身份、公众心理、公共理性等在内的公民社会关系的重构;另一方面,公民社会也需要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生态觉悟、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实践都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同时,公民社会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臣民社会,也不同于西方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建构所要面对的社会环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互影响制约的生态存在。"人-社会-自然"之辩证统一的生态发展是公民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目标从经济一维系统向经济、社会、生态三维系统转变.三维系统视角中的发展目标分别是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两型社会,因此应当以新的指标取代GDP并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成效的标准.政府工作导向应当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综合衡量指标以及确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两型社会三大建设目标这两个途径来寻求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要正确处理三维系统中的矛盾,尤其是经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是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非农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持续扩大,给耕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重大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特殊生态环境等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使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必须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保护生态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回顾了城市建设生态观的发展,以本溪市为例,分析自然生态条件,探讨在山水资源利用、旧城改造以及绿地系统建设方面可采用的生态指导思想和作法。  相似文献   

11.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在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高校是一个集自然-社会-环境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本文在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建立了高校生态系统生态位重叠和分离模型和高校生态系统生态位扩展模型,详细分析了高校生态位重叠现状,并针对不同类别高校的生态位分离措施.对高校来讲,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扩充资源、扩大规模来发展,而需要把三种扩展模型有效的结合起来,找到不同时期最适合自我发展的切入点,不断扩充生态位,提高高校竞争力,促进高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经济是最基本的辩证关系,生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是最高级的表现形态。本文从历史与未来、宏观与微观的多维角度,对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模式框架、作用机理及其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程背景(一)社会发展的呼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儿童,小学生理应自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生态环保理念,并持续不断加入为地球增添绿色的  相似文献   

16.
高效生态经济将传统发展模式中难以调和的"高效益"与"生态化"两种发展诉求有机统一,其根本发展策略在于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经济系统内各经济、非经济主体通过深度的分工和精密的协作组成繁复、有序、功能强大的经济网络,使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得以良性循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新的知识得以源源不断的整合到整个资源流动过程中,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内部机制运行持续的低成本高效益。整个系统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重目标。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四个统一":高效与生态的统一、分工与协作的统一、知识与资源的统一以及创新与改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而生态经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应强化生态经济研究,培养科技教育队伍;强化生态经济科教,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注重科技经济转化,促进生态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将福建省诏安县白洋乡土地整理项目区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考察其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项目层的评价分值均得到提高,景观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由12.866增加到21.124,整理前生态环境为一般,整理后项目区生态环境变为较优.土地总体景观生态效应得到改善,满足人类社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但土地整理中忽略了水塘等的生态维护功能,今后更多地需要从生态角度进行土地整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文明模式形成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有着内在的发展规律,技术创新与经济制度之间的互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缺少自然资本支撑的工业发展模式进入内在矛盾和发展停滞期,引发严重生态危机,对"技术-经济"范式演化提出新的要求。"基于自然资本的生态技术与绿色经济"范式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转向的,其内在结构是由绿色知识的科学主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目标、自然资本的价值附着物、生态经济产业的技术载体和生态环保的技术共同体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