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想要充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有必要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基于此,为提升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探究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解决路径。在明确教育整体性原则、人文精神价值观、素质教育理念、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四方面学理支撑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融合满足“三全育人”的教学方针,可以促进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三观,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针对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度较低、缺少有效的融合方法、教育资源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需改进等融合课程思政与武术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融合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的解决路径。以期通过此次研究,为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完美融合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何雪芹 《武当》2023,(1):62-64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学和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从而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推动武术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意义重大。对高校武术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价值进行阐述,深入剖析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为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出台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中小学武术教育凸显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校武术教育要做好育人功能的教学设计,要挖掘中国武术的思政内涵,在思政理念下提高武术课程的趣味性,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金峰  马祯  吉伟 《武当》2024,(1):70-72
武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当中的选修课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高职武术教学当中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武术课程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实现武术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具有较强的“育人”属性,同时也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将“学思融合”的育人属性与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融合发展成为现代高校武术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学思融合”和“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尝试对高校武术教学课程开展重构设计,具体体现为:(1)拓学创思,描绘高校武术教学故事情景、生活展现情景和音乐渲染情景;(2)研精致思,实施差异化教学和“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综合运用;(3)好学深思,引入“吾尔多”和“攻防对抗”方法的科学性;(4)群学辩思,构建现代化高校武术教学评价体系。“学思融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发展的方式有助于共同构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主轴线。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贯穿于高校公共武术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武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全程育人理念来分析高校公体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思路,深入挖掘武术课程所含思政元素,旨在形成武术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应,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王静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88-188,190
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各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武术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的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挖掘武术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武术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武术项目作为中华传统运动项目,武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但有助于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也有助于促进中学生道德素养与品格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武术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的重要意义,之后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学武术教学中蕴涵的育人元素,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究武术教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武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武术教学课程思政更好实施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将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会贯通,将立德树人注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知识的传授能与能力的培养、价值的引领有机结合,为将来国家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敖拉 《灌篮》2021,(3):85-86
随着我国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身上的教学担子也逐渐加重。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就慢慢加深。要求学生发展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为了顺应现在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政教学,将学生的思想提升上去。也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将思政教学理念正确融入教学当中去。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武术教学的革新策略研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武术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结果:武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的合理设计有助于武术课程思政的开展。加强武术课程思政意识的引导、深挖武术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式有助于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周昂 《中华武术》2022,(3):18-20
体育课程思政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将实践技能性课程与思想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一文,旨在发挥教师队伍这个“主力军”、课程建设这个“主战场”、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所有高等院校、所有教师群体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鉴于此,本文就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构的同向性与实践路径进行有益探讨,旨在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期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进而提升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视域下,所有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基于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探寻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开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思政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别从强化武术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基于课程思政对武术教学目标进行优化,重视武术教学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创设良好的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求思政与武术教育的契合点以及融合的有效措施。结果显示: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要坚持以课程为“育人”的载体,让学生不断受到教育与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德树人”理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持为人处事原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确立完善的武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促进武德与思政内涵的协同育人,更好地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化解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局,针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见解。得出:“回归技击,弘扬文化”已成武术教学改革的共识,但存在“打练并进”和“打练结合”的学校武术发展模式之辩,出现了“淡化”“优化”“强化”武术套路的教学定位之争。认为:(1)“打练并进”符合未来学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打练结合”可以改变武术套路教学的枯燥性;(2)将武术散打引入教学体系,实现“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共存的教学模式,才可以实现“武术技击价值”的真正回归;(3)武术“技击性”教学需要充分保障其开展的“安全性”,应依据“禁止重击”的理念进行技术修订。  相似文献   

16.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高”院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双高”院校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双高”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要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体育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育,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体育课程作为“双高”院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思政教育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双高”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要想在“双高”院校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就要在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传播思政理念、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思政要求、在教学评价上定好思政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于磊 《拳击与格斗》2020,(3):106-106
现代教育行业面向多样化,很多学校除了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还增加了武术课程教学。中华武术自古就形成各种派别分类,中学学习武术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都是以引导为主,将探究式学习融入到武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通过武术学习,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对其他学科也能有积极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高教版《武术》教材为研究蓝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挖掘提炼了其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结论如下: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人为本8个方面;在武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在武术的概念及分类章节解析武术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学校武术开展方面提供近邻日本、韩国武道的国际视野,在武术的内容及特点章节阐释武术技术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武术与传统文化章节讲解学校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武术的评判与欣赏章节剖析武术比赛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在对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包含行为、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课前、课中、课后、比赛四种学习,以及课堂常规、运动规则、职业素养、班纪班规、中华体育精神五类育人的“三四五”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进行教学。研究结果:与传统排球教学相比,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改善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并且课程目标总达成度为0.78,达成率较好,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形成排球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学校各项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共同促进的抓手之一。身心健康素质的培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基于“课程思政”对体育课堂教学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