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题再现:(安徽卷第23题)如图1,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O).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今年笔者有幸参与2011年马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的批阅工作.掩卷之余,一位同事受压轴题(见题1)条件“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的启发,提出了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见题2).  相似文献   

3.
一、中考试题统计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合计平均分海淀s分(2题)选l6分9.7分北京4分(l题)4分上海2分(一题)7分(1题)9分天津6分(l题)6分重庆4分(一题)12分(l题)16分辽宁3分(l题)12分(l题)l5分吉林3分(1题)2分(l题)6分(l题)n分黑龙江3分(l题)7分(1题)l0分河北8分(l题)8分河南7分(1题)7分山西8分(l题)选18分陕西8分(l题)选l8分兰州、3分(l题)2分(l题)6分(l题)ll分安徽4分(l题)选l12分(l题)16分四川4分(l题)选13分(1题)7分江西4分(l题)3分(l题)7分青岛3分(l题)6分(l题)9分南京5分(l题)选l5分武汉3分(l题)选l6分(l题)ll分长沙5分(l题)选l5分泉…  相似文献   

4.
一、中考试题分类统计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合计平均分海淀4分(1题)4分7.5分北京5分(I题)5分上海4分(2题)选27分(一题)ll分天津3分(1题)8分(1题)选lll分重庆4分(l题)选15分(1题)9分辽宁s分(x题)8分吉林8分(l题)选18分黑龙江3分(1题)3分河南6分(2题)2分(l题)选18分山西2分(l题)一2分陕西3分(一题)3分兰州、3分(z题)选互‘2分(l题)8分(l题)6分(1题)19分四川4分(1题)选l3分(l题)选16分(l题)6分(1题)19分‘江西3分(l题)选l3分(l题)石分青岛3分(1题)选l6分(1题)选19分南京2分(1题)6分(I题)8分长沙3分(l题)选13分泉州8分(l题)选l8分杭州3…  相似文献   

5.
一、中考试题分类统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证明题解答题琳二香升体平均分北京4分(1题)4分‘- 8.4分·、与{t上海.3分(l题)选12分(1题)选15分天津3分(1题)3分刚七’3分(l题)3分(l题)5分‘陕西3分(1题)选l3分(l题)选l6分兰州2分(1题)9分(1题)11分安徽9分〔1题)选r9分四川4分(l题)选l4分江西8分(1题)选18分青岛16分(2题)选.1通2分南 示2分(1题)选l7分(l’题厂9分武汉3分(l题)选1」飞叹3分长沙3分(1题)选I飞0分(1题)选1l3分泉州13分(l题)13分南宁 之10分(1题)10分广东’7分(l题)选-7分西宁2分(1题)选1 ,‘1、全_冬’二;.、2分贵阳4分(1题)选1 .~…  相似文献   

6.
、夕一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图1为地球绕日公转情况,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 EFG为晨昏线。读图1,回答1~2题。 情况。读图3,回答5一8题。 生产成本 ‘相对t, 圈燃料 口原料 口其它 l,格林威治时间是() A3时B.9时  相似文献   

7.
错在哪里     
题圆台上、下底面积各为π、9π(面积单位),中截面面积等于圆台的侧面积,则圆台的母线长等于1。解S_(中截面)=4π,S_(圆台侧)=1/2(2π 6π)l=4π,∴母线l=1。此题错了!错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中考试题统计革选题‘多选题_‘一填空题-判断题「,谬题.证明冠合计-严均夯_.海烤7分份铆J-二『一;6分(子柳__ (8分(1题)21分即.4分 护‘‘;八C卒子 }·.‘、厂几 JL卜_介丫‘扮( ‘!一.介七!l .l 一{‘{」丈r孰 ‘一卜f.岔}一‘;人一‘北京16分(4题)选4「匕4分〔弄题江1口卜_曰一r,.冲,,,120分「上海一,二3分(1、题) 与-10分(l题)13分 天津6努(2题)选1 z6分(②题)选18分(l题)选l加分(l题)30分“」重庆、8分担题)选1飞军分(l题)逸了12娜1题) ·“一吵辽宁1盼扭旬选1}一、川、 一15分咬3题)透328分(2题)10分(l题)选l65分二企分去十口jl/.、…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题目1(四川卷理11)如图示,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直线,l1与l2间的距离是1,l2与l3间的距离是2,正三角形ABC的三顶点分别在l1、l2、l3上,则△ABC的边长是()A.23B.436C.3417D.2321题目2(全国卷Ⅰ理16)已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这是一对开放、创新的“姐妹题”,题1是在二维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线上放置一个正三角形,而题2是在三维空间内的三条平行线(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放置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题2是题1的拓展与延伸.这两道…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处理课本习题时往往满足于会做,而不去深入思考该题的内涵、外延,挖掘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对于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仅就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大家共读.《数学(第二册)》(下A)习题9.6第6题:二面角α-l-β内一点P分别向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引垂线PA、PB,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互补.图1证明:如图1,过P、A、B作l的垂面交l于点C,连AC、BC.则AC⊥l,BC⊥l.∴∠BCA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又∠A=∠B=90°∴A、B、C、P四点共圆从而∠P ∠BCA=180°即结论成立.变题1(1)若点P…  相似文献   

11.
对于94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4题,考生议论较多,认为此题未知数太多,列出了方程组真难解下去,……等等.同学们的有关议论引起了我们对此题的一些思考,并得到了若干其他解法,现提供于下:原题24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A(-1,0)和点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和抛物线C的方程.思考一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两对称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及点在曲线上的意义,得如下解法.解法1在直角坐标系中,设A、B关于l的对称点分别为A’(x_1,y_1),B’(x_2…  相似文献   

12.
许兵 《考试周刊》2014,(59):1-2
<正>1.原题分析及解答2013年湖北理科卷第21题原题如下:如图,已知椭圆C1与C2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长轴均为MN且在x轴上,短轴长分别为2m,2n(m>n),过原点且不与x轴重合的直线l与C1、C2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大到小依次为A、B、C、D,记λ=mn,△BDM和△ABN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I)当直线l与y轴重合时,若S1=λS2,求λ的值;(Ⅱ)当λ变化时,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  相似文献   

13.
错在哪里     
1 江苏泰州刁铺中学 周淦利(邮编:225300) 题 求证:无论λ为何实数,点P(-2,-1)到直线l:(1+3λ)x+(1+2λ)y-2-5λ=0的距离小于√13。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湖南高考理科19题(文科21题第1问题同):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直线l:y=e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AM→=λAB→。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6裸时)三J四刻式魔和应用短(10裸时)四则送算和运算顺序(l一4题)四则应用题(5一9题)典型应用题(10一14题)和、差、积、商的变化(15一ZU谓)非十进复名数(21一24题)侧阶二、公制度量衡(咚裸时)1.公制单位的韶款 公制长度单位的韶数(1一了题) 公制重量单位的豁歉(8一13题) 公制齐量单位的爵欲(14一18题)2.公制的化法和聚法 公制单仪的化法(例1;1一5题) 公制单位的聚法(例2;6一10题)3.公制复名数的加法和减法四期式题及一般应用题(1一4舰)按此例分配的应用题(第二类)(例1;6一10题)同向运动的应用题(同时不同地出发的)(例2;11一15越)…  相似文献   

16.
一、解法探讨 解1设圆台的母线长为2l,由题设知上、下两个圆台的母线长均为l,又知中截面半径为1/2(R+5),故上、下两个圆台侧面积之比为πl(5+1/2(R+5)]/πl[1/2(R+5)+R]=1/2.解得R=25,故选择(D).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1在下列关于直线l1,l2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若l1<β且α⊥β,则l1⊥α.(B)若l1⊥β且α∥β,则l1⊥α.(C)若l1⊥β且α⊥β,则l1∥α.(D)若α∩β=l2,且l1∥l2,则l1∥α.(第2题)2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AA1,∠ABC=90°,点D、E分别是棱  相似文献   

18.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个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择译俄罗斯2011—2012学年度9—11年级平面几何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解答,其中笔者也给出另外的解答,以供交流. 题1(9年级)圆w1和w2相互外切于点P.由圆w1的圆心作圆w2的切线l1,类似地,由w2的圆心作w1的切线l2,l1与l2不平行.证明:点P在直线l1与l2夹角之一的平分线上.  相似文献   

20.
一、原题呈现苏科版教材八(上)第38页习题第9题:例1如图,点A,B在直线l同侧,点B′是点B关于l的对称点,AB′交l于点P.(1)AB′与AP+PB相等吗?为什么?(2)在l上再取一点Q,并连接AQ和QB,比较AQ+QB与AP+P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本题就是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一个经典的几何最值问题,实际上是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直线l的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